第388章 步步緊逼的世界革命階段(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88章 步步緊逼的世界革命階段
哈裡.奧本海默扔掉電話,狠狠地一巴掌拍在大班桌上,手掌傳來的痛楚,他似乎毫無所覺,巨大的憤怒讓他幾乎要失去理智。
他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好一會才平靜下來。但人平靜了,就開始變得頹然,他坐回大班椅,感覺著自己的筋疲力盡。
公司在奈米比亞和波札那的一切努力都完了,gc黨根本不吃他熟悉的那一套。
哈裡.奧本海默是主宰戴比爾斯公司的奧本海默家族的第二代掌門人,這個戴比爾斯公司為世人所熟悉,原時空著名的“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語,就是這個哈裡在被他父親派去紐約的時候,與著名的4a廣告公司智威湯遜一起,為戴比爾斯打造出來的經典名句,這句宣傳語在原時空,曾經被評為20世紀最成功的廣告文案。
奧本海默家族經營戴比爾斯公司的一貫策略,就是試圖壟斷鑽石市場,透過控制産量達成物以稀為貴,從而高價出售鑽石牟取暴利。一度他們家族也接近成功,因為家族控制了南非、奈米比亞與波札那的鑽石主要産量。
他們的策略是,囤積大量鑽石,但僅少量出售,一旦市場上出現競爭者,就大量傾銷打爆競爭者。這種策略曾經很有效,戴比爾斯一度控制了全球90的鑽石市場。
但自從中國人來到非洲,這種格局就被永久改變了。非洲其實很多國家都有鑽石,天然鑽石並不是什麼稀罕品,不過是被戴比爾斯炒作出來的罷了。所以中國人推動那些非洲社會主義國家開採後,鑽石的市場和價格都被改變了。
非洲天然鑽石成為了一種普通寶石類的珠寶,經過中國物價局的審核後,可以在中國出售,價格自然要比戴比爾斯試圖維持的高價,要低幾十倍,因為産量並不小嘛。
戴比爾斯以往的鑽石霸主地位,在這個新的市場體系面前,可以說是屁用都沒有。這些國家以國家力量開採,銷往中國,無論是哪個方面,都不關戴比爾斯的事情,奧本海默家族也根本無法插手,赤色gc的中國人,怎麼會看得起他一個猶太商人?
這本來就造成了戴比爾斯巨大的危機,因為隨著非洲社會主義國家鑽石生産量的擴大,“中國系”的鑽石開始在西方市場出現,並逐漸被西方市場接受,這使得戴比爾斯根本無法維持高價,而且包括蘇聯在內,也開始大量開採鑽石。哈裡只有眼看著,戴比爾斯苦心維持多年的鑽石高價市場,被這些野蠻人打得落花流水。
他曾經努力在西方市場上抹黑這些“中國系”的非洲鑽石,結果卻被中國人暗中警告:你一個商人,做你的生意沒關系,但是用這樣的黑暗伎倆,難道是活膩了不曾?這使得他不得不收手,此後只敢宣傳戴比爾斯的精湛工藝等,創造了高度的真正的美麗與永恆,但鑽石價格仍然逐漸下降。
家族苦苦支撐,沒想到中國人在非洲的擴張野心,還沒有滿足,新一輪的非洲社會主義國家擴張,居然在1985年初來到了,為了保住奈米比亞和波札那的家族財産,他動足了腦筋,試圖讓新生的奈米比亞和波札那人民共和國,能夠承認他家族的投資,結果卻被毫不猶豫地拒絕,說奧本海默家族做了無數孽,是典型地依靠掠奪非洲資源和剝削鑽石礦工的血汗發展起來的,當然要沒收資産,沒有直接找到奧本海默家族並槍斃掉,已經是兩國尊重南非主權的緣故了,還敢來主動討死嗎?
非洲的一切都改變了,家族何去何從呢?哈裡陷入了苦惱之之中。
導致奧本海默家族巨變的,正是中國在非洲推動的最後一輪革命。重點就是南部非洲的4個國家:莫三比克、奈米比亞、波札那,以及辛巴威。這4個國家的面積不小,總面積高達約260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2千萬,而只有莫三比克和辛巴威人口較多,分別有1100萬和600萬左右,其餘兩國人口很少。
而原來蘇聯路線的安哥拉,其“人民運動”政府在非洲全面“中國模式化”的背景下,加上來自蘇聯的援助減少,在內部鬥爭後進行全面改組,與中國支援的安哥拉gc黨重新融合,轉變為中國模式,與其餘非洲社會主義國家一體化。安哥拉很大,有124.67萬平方公裡,人口1020萬左右。
在安哥拉政府改組後,多個非洲社會主義國家組織的“志願軍”進入安哥拉,迅速消滅了美國支援的“安盟”,恢複了安哥拉的全面和平,使得這個國家可以開始經濟建設和發展。
因此經過此輪革命擴張後,整個非洲大陸,除了北非的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北蘇丹、南蘇丹7國,以及南部非洲的南非1國,還有3個島國即馬達加斯加、塞席爾和毛裡求斯以外,其餘近40個非洲國家,全部按照中國模式“赤化”,在全球人的心目中,非洲大陸已經是一個“紅色中國赤化的大陸”。
這些社會主義國家,總面積超過2180萬平方公裡,佔了非洲總面積的2億人,人口規模大約也是非洲的23左右。
基本上中國推動的非洲革命,到此為止。放棄北非7國的原因,是
因為宗教和歐洲影響兩個因素,使得這7國如果要進行從社會底層的變革,難度太大,所謂的“價效比”太低。
南非此前驚慌失措,不過在中國特使與當政的國民黨政府密談之後,南非白人政府基本算是穩定了下來,因為他們從中國特使那裡得到了保證,中國不會推動非洲社會主義國家進攻南非,但南非也應該保持對其餘南部非洲4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沉默,不得敵對和派遣人員搗亂,這就是一種交換。
放棄南非,自然是因為代價太大,這個時代的南非,算得上一個中型強國,拿到歐洲去,大約也只遜色於英、德、法、意、西這前幾位的西方國家。
南非白人政權,不是沒有想過武裝幹涉南部非洲4國的“赤化”,但面對中國在非洲的30多萬陸軍,大量的空中力量,以及已經在南非附近海域集結的中國4個航母艦隊,最後還是慫了。畢竟在南非向美國和英國求援後,這兩國雖然口頭一片支援之聲,但說到出兵,都是顧左右而言他。
難道單靠南非去對抗無比強大的中國嗎?一旦惹怒了中國,南非這個國家可能都不會存在了,美英的慫恿,無非是“戰鬥到最後一個南非白人”而已,那個年代,美英可不像原時空2020年那樣,已經滲透控制了西方各國的國政客群體。新時空的南非白人政權,可是要為自己的利益考慮的。
而且此時的南非,已經進入了“黑人民權”運動最激烈的時刻,白人政權的種族歧視,開始有點搖搖欲墜。國內一屁股屎,白人政權都懷疑一旦自己戰敗,恐怕國內黑人造反,就必不可免,怎麼可能考慮對中國開戰呢?
南非雖然最為恐懼,但事實上最失落的,當然還是撒切爾夫人當政的英國,南非非洲除了莫三比克歸葡萄牙殖民以外,原來可都是英國的禁臠,但現在算是徹底失去了,對阿根廷可以打馬島戰爭,對中國根本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同樣失落的當然還有葡萄牙,他們更是連表面的抗議都不敢有。
在非洲國家內部,其實在1978年中國完成了“中部橫切”戰略之後,就算是“大勢已明”了,各國都明白,如果中國要在他們國家推動革命,那其他政治勢力,一點機會都沒有。而會不會推動某國的革命,只要看“xx國gc黨”有沒有成立就知道了。
所以一些機警的非洲政治人物,在那以後都開始了拼命的“跳船”,例如辛巴威著名的政治人物穆加貝,他領導的民盟在1980年選舉中獲勝。但他根本沒有就此領導下去,而是申請本人加入“辛巴威gc黨”,以和平方式交權,當時輿論大嘩,但最後西方也是無可奈何,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辛巴威的民盟最終解散,部分被審核的人員加入gc黨,整個政權變成了gc黨的新一黨執政。
西方的輿論,一片哀嚎,然而歷史的推進,並不會遵循他們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