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伊拉克的夜晚鬧哄哄(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12章 伊拉克的夜晚鬧哄哄
趙雲騰從伊朗邊境遠眺伊拉克境內,即使在這裡,也能偶爾聽到槍炮的響聲,他微微一笑,現在對美國的遊擊戰,在伊拉克全境,已經無所不在了。
他這一次來伊朗,是作為表面上一個訪問伊朗的“中事訪問團”的團長,但實質上,就是考察伊拉克對美軍的遊擊戰,來瞭解美軍現在的實力和戰法,以及不斷改進對遊擊隊的培訓和武器配備。
“趙中將,我們師長已經在等您了。”有點怪腔的中文響起來。
趙雲騰點點頭,放下了望遠鏡,轉身跟隨那個伊朗軍官上了車。
他到前線的考察,自然得到了伊朗軍隊的支援。伊朗現在除了親美派,無論是政府還是宗教力量,對於美國人都非常警惕,他們很擔心美國人如果在伊拉克立住了腳,那麼下一個目標,就是伊朗,伊朗可能成為美國與蘇聯的角逐地,單單這一種可能,就讓他們無比警惕。
所以對於中國,這個時候伊朗朝野的力量,都是歡迎的。畢竟中國與伊朗不接壤,不可能直接入侵伊朗,而他們對於接壤的蘇聯,其實和對美國一樣的警惕。
正因為如此,他們只允許蘇聯在伊朗開設了少數幾個遊擊訓練基地,蘇聯的重心,只能是放到了敘利亞等地。但中國的遊擊訓練基地,則得到了大力的支援,很多都是清真寺直接出面搞定的。
最近的十幾天,從伊拉克潛回的遊擊隊員一個接一個,在他們的彙報下,整個伊拉克戰局的最新變化,開始變得清晰起來。趙雲騰等人,也與密切觀察伊拉克戰局的伊朗軍官們,甚至是伊朗宗教界有關的一些人士,進行了多次的討論和研究。
按照趙雲騰的總結,美軍現在伊拉克的戰爭模式,發生了4個方向上的變化,或者說是4個特點:
第一個是“群島”戰術,除了在首都巴格達,是盡量試圖肅清遊擊隊以外,在其餘的城市和大型村莊即“島嶼”,試圖做到“圍而不殲、有效控制”,如果把整個戰爭涉及的地面戰場,看作是一片海洋,伊拉克的一個個城市就是其中的一個個島嶼。
什麼意思呢?因為遊擊隊的城市戰讓美軍的損失太大——各支遊擊隊,在伊拉克各大城市,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冷槍狙擊和巷戰等,這讓美國十分頭疼,因為城市戰多為混戰,街道縱橫,建築物林立,美軍的戰鬥車輛只能沿街道機動,重灌備不易發揮作用,多數情況下,要與遊擊隊進行逐巷逐樓的爭奪。加之城市作戰本身,就不便於戰鬥車輛機動,美軍士兵必須下車,這樣的傷亡太過慘重了。
所以美軍調整了戰術,他們承認自身無法佔領伊拉克的全部城市,那需要把美軍都調過來,沒有個200萬人是不可能的。但是美軍幹嘛要佔領全部的城市?美國來到伊拉克,第一是石油,第二是扶持一個聽美國話的傀儡政權,先穩住巴格達,然後恢複油田生産是正經。伊拉克這些其它城市,只要能控制住,不讓其對美軍造成大的困擾就可以。
第二個是“化整為散的城市戰”,雖然有群島戰術,但美軍仍然必須要打很多的城市戰,例如在巴格達就是非打不可的。所以美軍開始非常重視偵查和機動,在偵察機發現遊擊隊活動的端倪後,會派出精銳的特種小分隊,進行具體偵察,然後引導強火力部隊,對遊擊隊進行突擊圍剿。
在圍剿的時候,美軍會集中優勢兵力,以火力主導,包圍地點,逐巷逐樓地逐次逼近,爭取在降低美軍士兵傷亡的同時,用火力消滅遊擊隊,避免過多的短兵相接遭遇戰。
第三個是“突擊部隊的混合化”,例如美軍在城市戰中,已經很少使用單純的步兵,而是將很多兵種試圖整合到一起,發揮疊加的效力,例如步兵肯定會搭配噴火兵、還有輕炮、甚至還有直升機部隊掩護等,這應該算是美國人最早的“合成化”方向了,雖然還只是在最基層。
第四個是“文化中心戰”,美軍開始試圖淡化和降低普通伊拉克人對他們的仇視,說白了就是用物資收買和表現出親民。例如向民眾發糧食,向兒童發糖果,幫助建設村莊和城市建築,僱傭大量伊拉克人為美軍服務,以及在伊拉克透過各種模式的大量“民主和自由”宣傳,包括美國會組織伊拉克的民主選舉等等。
美軍的這些努力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少最近美軍每天的傷亡明顯下降,而圍繞著美軍基地和偽政府,“團結”了不少的普通伊拉克人,對他們來說能賺錢嘛,總比之前窮苦潦倒的好,愛國又不能當飯吃,何況伊拉克此前很多部族,對國家的意識本來就模糊,美軍重點就是拉攏這些部族的頭人和長老。美軍高層甚至強調:“這是一場全新的戰爭,不僅要扔炸彈,還要投食品、收音機、傳單和祈禱錄。戰爭不僅在戰場,也在電視螢幕、報紙和清真寺裡。”
所以在趙雲騰看來,美軍最厲害的策略,還是這個“文化中心戰”,這是和日本帝國主義完全不同的地方,因為美國經濟強大、物資豐富,無需直接掠奪伊拉克的普通人,不像以前日寇在中國,那是涸澤而漁,恨不得掠奪完任何一個中國的普通人。如果能付出一些物資的代價,
讓伊拉克恢複穩定,美國人肯定是願意的,他們的目標,可是石油財富。
敵變我變,針對美軍戰術的調整,在中國和蘇聯教官指導下,甚至有少數中國和蘇聯的人員直接參戰的各路遊擊隊,也開始調整策略,因為美軍並沒有能解決其最大的弱點——戰術理論發展嚴重落後于軍事裝備技術發展。目前看來,比較有效的對抗策略包括:
第一,是分割槽分散策略,中國和蘇聯兩國的軍事顧問團協商之後,對伊拉克全國進行了遊擊隊分割槽,說服各只遊擊隊分散部署,按照每有十萬民眾左右,就規劃一個遊擊區,或者每有一個城市就作為一個遊擊區的作法,來分散部署。
這樣的好處是,遊擊隊很快對於當地地形和民眾變得極其熟悉,而且還能進行一些長期化的遊擊基礎設施建設,例如大規模的地道和地下武器彈藥倉庫體系,這樣可以讓遊擊隊保持長期的戰鬥能力。
而且這樣就能夠實施中國建議的“群眾路線”,對每個遊擊區的老百姓,進行反美政治教育,結合對他們的糧食和其它物資補充,讓遊擊隊充分獲得民眾的支援,讓民眾變成了遊擊隊的眼睛和耳朵。朵
第二,是強化各種偽裝能力。例如在各個城市,現在遊擊隊平時就在不斷修築各種假工事、假堡壘、假地道,往往還和地雷戰和伏擊戰結合起來,讓美軍以為發現了遊擊隊,結果卻是偽裝的結果,而一旦有機可趁,遊擊隊再迅速對來圍剿的美軍,發動有準備的突然襲擊。
第三,是強化夜戰。夜晚仍然是對遊擊隊行動的最好掩護,美軍的技術優勢,例如夜視儀,並不能完全壓制掉遊擊隊的夜戰,大量的襲擊,總是發生在夜晚,而白天,則是遊擊隊的“工作和休息時間”,例如用來挖掘擴大地道系統。
到了夜晚,最大的襲擊目標,就是那些蜂擁而來的美國公司,他們試圖修複油田,開採石油。8.5k射程的107火箭炮,是最適合襲擊油田的武器,現在還有了配套的燃燒彈,一次12枚燃燒彈打入油田,往往能燒掉一大片油田的設施。這使得美軍在保護油田上,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兵力。
其次的襲擊目標,是美軍的軍營,除了107火箭炮,還包括各種無後座力炮的使用,也往往在這個時間段,對於美軍軍營採取打了就跑的策略,即使傷不到士兵,也讓他們一直處於神經高度緊張,休息不好。
所以現在伊拉克的夜晚是很熱鬧的,每個城市,幾乎在晚上都能間斷地看到劃破夜空的火光,還有槍炮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