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秦嶺烽火三)

這是怎樣的炮擊!包括張、楊在內,所有的軍官,看到空中密集劃過的流星群一樣的炮彈軌跡,幾乎都張大了嘴,震驚到失聲。

西華軍集中了超過1000門的34高射炮,先是一分鐘的急促射,在主陣地的大約1500米寬度,2000米深度這3平方公裡的地域內,投下了12萬發炮彈,平均一個房間大小50平米)就遭到了6發炮彈的打擊!

在這個區域內,所有的掩體、戰壕,雖然用了大木加固,但絕大多數還是被摧毀了,基本上,這個區域已經不存在有組織的抵抗了。

震驚於西華轟炸合炮擊的威力,只有少數人注意到,西華軍步兵早就已經低速地低頭小步快進,朝著炮擊區域沖鋒,當這一分鐘炮擊結束,他們距離主陣地,已經只有約400米左右。

1分鐘過後,炮擊的頻率降了下來,然而炮擊並未停止,而是在這個區域的兩邊,形成了兩道彈幕,猶如一堵鋼牆,讓58軍對陣地的增援,根本穿不過這道彈幕!

有軍官呻吟了一聲:“徐進彈幕……”,到這個時候,這些軍官都清楚了,在西華炮兵群的徐進彈幕掩護下,西華軍的步兵,得以撕開了58軍的主陣地,而寬達1500米的突破面,足以讓大部隊透過,他們會在這片區域建立陣地,甚至繼續向前突破,然後反捲,從後方打擊58軍的其它防禦陣地,戰役進展到此,已經非常危險了!

接下來的幾十分鐘,他們就木然地看到,西華軍迅速地沖鋒進入這塊區域,迅速在區域的東西兩邊設立陣地,準備守禦這個這塊將58軍陣地分割成兩塊的關鍵凸出部;而其它的西華軍,則迅速沖過這塊陣地,顯然會在後方反捲攻擊己方陣地。

他們也看到了,58軍組織了多次反擊,可是對方的炮彈彷彿長了眼睛,總是能比較精準地打擊到己方的突擊隊,顯然對方的炮兵偵查觀測組在進入陣地後,能夠提供更精準的炮擊座標。己方寥寥無幾的炮兵,每次一開炮,就會招來十倍以上的炮兵打擊,很快就沒有己方的炮擊了,即使沒有被摧毀,也再不敢發炮。

幾十分鐘過去,他們又看見對方的炮擊向東西兩邊和後方延伸,其它的防禦陣地也開始遭到密集的炮擊,而那種低沉的尖嘯聲又在響起,那些死神又回來了。這讓張學良再也忍受不了:“全面撤退!還打個屁!這都打得贏,那才是活見鬼了!”

旁邊的軍官們都在苦笑,還怎麼撤退?不要說炮擊還在繼續,馬上轟炸就要來。而且這個時候撤退,肯定馬上就是全線崩潰。

楊虎城也是內心滴血,他強忍住自己的情緒,對張學良說道:“前線,還是交給萬將軍和孫將軍吧。倒是我們該撤退了,不要被西華軍把我們高層都包了餃子。”

軍官們簇擁著像一個洩了氣的皮球一般的張學良以及楊虎城,趕緊撤退了。他們心裡都清楚,這場戰役,已經失敗了,無力迴天。

5個多小時後全部結束,大部分被殲被俘,只有一小部分人逃離。甚至萬福林這個東北軍元老,也負傷被俘,孫未如倒是及時地逃脫了。

陳賡和黃敬、楊晨吾登上柴關嶺,叉著手俯瞰著秦嶺北面的風景,還能隱約看到逃亡中的東北軍和西北軍。他笑著說:“主席的詩句,戰地黃花分外香,我們上來戰地,就只有硝煙味道囉。”

楊晨吾還是第一次指揮這樣的戰鬥,他咂舌說道:“不管是東北軍,還是西北軍,哪裡碰到過這樣的火力?不過就是耗費太大了,就這一場戰鬥,消耗的炮彈就超過60萬發。乖乖,以前想都不敢想。”

黃敬的體會最深,他接下話茬,說道:“這就是現代戰爭的樣式,所以李政委要拼命發展工業,尤其是煤鋼化産業,沒有這種大工業,誰打得起這樣的仗?有了這樣的大工業,打起民國這些軍閥來,那就是欺負小孩子。他們只能靠向外國帝國主義買武器,怎麼可能打得起?”

陳賡豪邁地一揮手,說道:“拿下了陝甘寧,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擴大工業的建設。李政委說過這裡的煤礦和鐵礦都不少,以後再打仗,就可以更加富餘了。”

接下來的西華軍仍然保持著沉穩的節奏,大致以每天15公裡左右的速度,不緊不慢地向著鳳縣酒奠梁進發,其實東北軍和西北軍已經放棄了對類似地形的酒奠梁和秦嶺頂的防守,將所有兵力都後撤,暫時部署在進入寶雞的最後一個險關即散關處,所以按照現在的速度,大約10~11天,在8月22日左右,西華軍將兵臨散關。

張、楊回到寶雞,楊虎城的秘書長南漢臣已經在寶雞等著他們,南漢臣實際上是員,楊虎城也知道這點。

南漢臣已經接到了中央密電,對張學良和楊虎城進行招降。他壓抑著內心的激動,走向楊虎城的臨時辦公室。

南漢臣是陝西人,與國民黨著名將領傅作億原為太原陸軍小學同窗,長期保持著聯系,堪稱“手足之交”。 在李思華前世的歷史上,他未來會是新中國首任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大家每天

使用的人民幣,就是誕生在他的任期上。

見到頹喪的楊虎城,南漢臣沒有馬上說話,而是將一封電文遞給了楊虎城。他接過來一看,是周恩來同志發給他的私信,勸他保全三秦大地的和平,對人民做有益的貢獻,不要再繼續與西華軍作戰了。西華軍是人民的軍隊,是未來對日作戰的主力,而保留陝西元氣,將對未來抗日戰爭具備充分的戰略意義,請楊公三思。

楊虎城的臉色陰晴不定,他放下電文,兩人默然品茗。

良久,楊虎城長嘆了一聲:“你們,這是真的要得天下了。”

南漢臣心裡一喜,楊虎城這是心態已經動搖了。他從容地說道:“近來有根據地的同志過來,我從他們那得到了西華發展工業建設的一些情況。”

楊虎城有些興趣:“喔,那說來聽聽。”

南漢臣告訴楊虎城了一些此前機密的關鍵情況,例如西華今年的鋼鐵産能即將達到600萬噸的規模,將是今年日本鋼鐵産量的1.5倍;例如西華的石油産量超過600萬噸,而日本主要依靠進口美國石油每年300多萬噸);西華已經建立了足夠自給主要兵器武備的軍工産業,每年能全副武裝數十個師,今年年底,西華的主力部隊就將達到90個師,平均每師1.6萬餘人,差不多150萬人的規模,而現在已經完成了70個師等等。

楊虎城開始還有點漫不經心,但越聽越仔細,不斷詢問細節,到最後已經是目瞪口呆,西華原來如此強大!

南漢臣最後告訴他,按照中央軍委規劃,今年剩下需要新組建的20個師部隊,全部會在陝甘組建,計劃擇優汰弱,吸納部分東北軍、西北軍計程車兵和基層軍官,高階軍官則會擇優挑選,經過教育培訓後使用。當然,這個計劃,首先取決於楊公與張學良等陝甘高層的自我選擇。

楊虎城嗖地站起來,繞著房間走了幾圈,然後斷然對南漢臣說:“我這幾天就和張學良商量,幾天後給你一個最後交待。”

南漢臣走後,楊虎城立即去見了張學良,將周恩來同步發給張學良的電文交給他,並向他轉述了南漢臣告訴他的西華情況,張學良同樣是目瞪口呆,與這樣強大的西華交戰,如何有勝機?

因為絕大部分高階軍官都在,第二天,東北軍與西北軍的聯席高階軍官會議就召開了,討論的就是是否投降的問題。

當楊虎城轉述了南漢臣提供的情況後,會場上像是開了鍋,有主張投降的,有不相信西華是如此強大的,有建議遠走寧夏或青海去搶佔馬家地盤的,還有很多神色陰晴不定的,整個就是亂哄哄的。

於學宗一直沉吟不語,手指輕輕地敲在桌子上。等到屋子裡稍稍安靜,張學良詢問他:“於公是什麼意見?”

於學宗冷靜地說:“投降吧,沒有其它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