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中蘇摩擦與抗日成果?

1939的1月,對於此時的中蘇邊境來說,是不平靜的,一共發生了117起中蘇軍隊之間的摩擦,頻率之高,大大出乎了政治局所有高層的預料,也包括李思華本人,而“邊民”之間的沖突,更是高達幾百起。

本來在12月的時候,政治局已經向蘇聯發出建交的正式邀請,然而迄今為止蘇聯一直保持沉默,這就很耐人尋味了,而1月份,明明是個冰天雪地的日子,不適合軍隊進行規模性的運動,蘇聯偏偏在這個時候挑事,更是耐人尋味。

其中最大的一起,接近於一場小型戰爭。發生的位置很有意思,正是李思華前世中,著名的1969年沖突的地點,黑龍江省虎林縣的珍寶島,烏蘇裡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一個0.74平方公裡的小島,實際上對面也本來是我們的領土,就是被割讓的外東北的一部分。

1月9日,蘇聯邊防軍3次出動50餘輛坦克、裝甲車和步兵200餘人,在遠端遠炮火支援下,向守衛珍寶島的國衛邊防分隊發起猛烈進攻,並用多種火炮轟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國衛部隊奮起反擊,在抗擊蘇軍約2個小時、犧牲了10餘人後,第10集團軍一個坦克營趕到,對蘇軍發起了反擊,在一輪快速的坦克戰後,蘇軍損失近30輛坦克後全面撤退。同時我軍的炮群毫不猶豫地攻擊了蘇軍的遠端炮群,壓制了他們的火力助攻。

這場“小戰役”中,蘇軍現役主力的t26坦克,當然完全不是已經屬於二戰主力水平的猛虎坦克的對手。t26是全重僅10.5噸的輕型坦克,重量幾乎僅相當於猛虎的13,其坦克炮是45h。在所有效能上都遠遠落後於32噸的中型猛虎,一場坦克戰幾乎在5分鐘之內就結束了,還在t26的射程之外,猛虎就已經紛紛開炮,並精準地命中t26,而這種輕型坦克是理所當然的“薄皮”,在猛虎的72穿甲彈之下,只要被命中一彈,幾乎肯定是完蛋。

就是因為這是邊境沖突,剩餘的t26才能逃回去。否則在猛虎追擊之下,慢速度的他們,沒有活命的機會。蘇軍傷亡已超過百人,部隊認為對他們的教訓已經足夠了。

對於類似的沖突,中央軍委經過詳細討論,還是認為這是蘇聯的一種測試。李思華就諷刺地說,蘇軍就是想讓我們見識一下強大的紅軍,好威懾我們尊重蘇聯的利益嘛。

所以最後政治局和中央軍委決定,對於蘇軍發起的挑釁,堅決回擊,並且透過此前的蘇聯領事館表示強烈抗議;外交上,我們已經表示了足夠的善意,無需再催促蘇方,讓他們決定對於新中國的態度,我們不在乎。如果蘇聯不公開宣傳,我們也對與蘇聯沖突的事情秘而不宣。

很快,到1月19日後,蘇聯的挑釁基本上全停了下來,邊境突然變得非常平靜,讓高度警惕的主力和國衛部隊,以及新組建的邊境民兵,都感到有點奇怪,老毛子怎麼不搞事了?

實際上,就是由於珍寶島沖突,使得蘇軍提前停止了“火力測試”。在珍寶島逃掉的蘇軍中,就有蘇軍專門派來觀察中華軍的“專家”,他們親眼目睹猛虎坦克的火力、裝甲和敏捷性後,幾乎都是震驚到無語,蘇軍此時的所有坦克完全不是敵手!

蘇軍此時使用的主要坦克還是輕型的t26,甚至還有更輕型的t27全重僅2.4噸),最新型27.8噸的t28,其實蘇軍自己都不滿意,非常笨拙,而且此時盡在蘇芬前線,裝備了兩個旅,遠東根本沒有。專家們相信,t28根本不可能是猛虎坦克的對手。

只能是使用重型坦克來對付猛虎。但是此時蘇軍也沒有能令人滿意的重型坦克。在t28基礎上放大的t35,重達52噸,火力是夠猛的,可是被稱為“放大的郵政列車”,笨拙到無語,車身高達3米,在戰場上簡直就是活耙子,看到猛虎,專家們就知道t35已經失敗。

所以環顧此時的蘇軍能夠使用的坦克,專家們赫然發現,蘇軍居然找不出一款能夠對抗猛虎的坦克!這個結論,讓整個蘇軍總參謀部,以及後貝加爾軍區和遠東軍區等,都大吃一驚!

與中華軍小型對抗的失敗,直接刺激了蘇軍研製t34坦克和kv1重型坦克等的決心,新的研製計劃出籠,蘇軍開始加速新一代坦克的研製。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蘇軍只能停下沖突,因為不可能贏,這種尷尬讓斯大林大發雷霆,但在他冷靜下來之後,發現自己確實暫時沒有辦法,此時讓蘇軍再去挑事,除了彼此棍棒之間的互毆,或者是大規模使用強擊機的戰役之外,小規模沖突擺明瞭就是蘇軍必然吃虧,幹嘛還要持續呢?自己找虐嗎?所以在蘇軍在坦克小規模對抗上有新裝備之前,只能停下。

所以斯大林雖然感到不滿,但他也意識到,這個時候威懾新中國,蘇軍在遠東還做不到。如果再擴大規模,兩國之間,就要真的轉入沖突和敵對了,到此為止可以了。蘇聯雖然沒有能夠達成威懾,但已經很清晰地表現出了蘇軍維護自己邊境利益的決心。

1月25日,蘇聯“熱情洋溢”地回複了

政治局,表示蘇聯熱烈地祝賀新中國的建立,將派遣莫洛托夫作為團長的代表團,前來中國參加新中國開國大典。同時蘇聯同意與新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這是兩個社會主義兄弟大國的友好關系,是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的重大進展和成就。蘇聯願意支援新中國的各方面建設和發展。同時表示斯大林同志個人對同志們的熱烈祝賀!

莫洛托夫將提前啟程,前來新中國安排建交事務,而蘇聯的一個外交工作團,將立即出發,安排蘇聯駐中國大使館的事務,並且邀請中國派遣代表團在蘇聯莫斯科進行同樣的安排,蘇聯外交部將提供一切方便和安排!

李思華看得哭笑不得,老毛子的臉皮真厚,好像才過去兩三週的邊境沖突完全不存在一樣。算了,邊境能暫時平靜下來就好,呵呵,讓我們3年之後,再看形勢會怎樣!

就在1月25日,納粹德國第一個公佈了將與新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的公告,而在1月28日,蘇聯同樣公告。兩個大國的承認,使得國際社會得以理解,新中國登上國際舞臺,已經是確立的事情。西方國家關於此事的輿論,轉向了美國和英國,美國外交部長赫爾的說法是,美國國會正在討論此事。英國則保持著冷淡的緘默,法國自然是追隨英國。

對於東北日軍殘餘的清理,一直到1月中旬才基本結束。而統計到1月30日,新中國終於發布了抗日戰爭的統計公告,公告宣稱:

從199年1月15日左右結束的抗日戰爭,中華軍共擊斃和俘虜日軍0架,摧毀日軍坦克和裝甲車輛117200多門。擊沉日海軍航母艘、重巡洋艦8艘,驅逐艦28艘,以及其它小艦52艘。毫無疑問,中華軍消滅了日本陸軍的主力,甚至包括其陸軍航空兵的主力,並重創了日本海軍。這是偉大的勝利!

中華軍自身,陸軍傷亡51萬多人,損失坦克和裝甲車輛1791輛,損失各類火炮8900多門,空軍損失戰機3076架,有1900多名飛行員以及其它空軍人員2300多人犧牲。中華軍以慘重的犧牲,贏得了民族解放、抵抗侵略的偉大勝利!

為了紀念包括抗日戰爭在內的所有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新中國在剛剛整修好的北平廣場上樹立“人民英雄紀念碑”,親自撰寫了正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並寫下了紀念碑文:

“兩年以來,在抗日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十八年以來,在人民解放鬥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碑文中所指的“十八年”,是從1921年建黨開始,到1939年建國為止的這18年。

新華社在抗日戰果公告的時候,公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設計劃以及的題詞。

抗日戰果的公佈,當然是全球的重大新聞,幾乎成為第二天即1月31日全球主要報紙和媒體的統一頭條。全球民眾驚詫於戰爭的殘酷,很多評論說這幾乎是一場小規模的“世界大戰”,戰爭的慘烈根本不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