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漫卷詩書喜欲狂?

11月27日,哈爾濱戰役首先結束。中華軍以傷亡高達8萬多人的代價,全部殲滅了日軍30多萬人的哈爾濱叢集。

哈爾濱被攻克後,日軍的大本營中幾乎所有的軍官,哪怕是最狂熱的,也終於沒有了“反敗為勝”的幻想。而在相關的禦前會議上,裕仁終於忍耐不住大家的“腹藝”,他根本沒有理會此前陸相杉山元對東北接下去防禦的彙報,直截了當地說:

“能否從東北撤回部分皇國忠勇的勇士們?本土的安全也需要考慮。”

群臣都知道裕仁的意思。就算他是天皇,在上層建築大家的意見比較統一之前,他可是不敢什麼真的“乾坤獨斷”的,日本人表面尊崇天皇,其實尊崇的是那個傳統的“統治秩序”,可不是尊崇的他裕仁個人,天皇還不是可以換個人做?

所以裕仁也不敢直接說在滿洲日本已經輸了,我們趕緊撤兵認輸吧。所以他現在的在說法就是一種委婉的提醒,如果滿洲完了,就要提前拯救日本的力量,不要都陷在滿洲之中——日本自己的日子,還是要過下去。

殊不知杉山元自己也是滿心的苦澀,他明白裕仁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可是他又能怎麼樣?日軍剩餘的主力兵團,已經在長春和沈陽全面陷入重圍,根本沒法撤退了,只能等待被消滅。他只能躬身回答裕仁說:

“是的,軍部已經命令原來在蘇聯邊境的十三萬忠勇的皇軍將士,提前轉進朝鮮。”

知道內幕的其它人都是心口發燜,日本的損失太大了。滿洲戰役,日本不僅將失去主要的陸軍力量,還有其它重大的附帶損失。例如這個原來滿洲國與蘇聯的邊境地區,從1934年起,關東軍從鄆春西到海拉爾和阿爾山的約5000公裡邊界上,修築了17座要塞,幾萬個永備工事,無論是軍事功能,還是建築規模,日軍都自詡遠遠超越了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可是現在,居然未經一戰,就要全部放棄了!

可是沒有辦法,如果中華軍攻克了3大城市,接下來對這些邊界防禦地帶的進攻,是反方向的,而且日軍兵力太少,只能是一個個地被中華軍逐次消滅,這十幾萬寶貴的兵力,就會死的毫無價值。

禦前會議透過的另一個決策,就是停止了向東北繼續輸送新兵,接下來所有的陸軍師團,都駐紮本土,按照杉山元的計劃,日軍在朝鮮有5個師團,而在國內要在原來1個師團的基礎上,恢複到11個師團,另外還有2個師團駐紮臺灣。這樣除了滿洲,日本還有18個師團。

這個計劃,毫無疑問地被透過了,與會的人都心知肚明,這是無奈的結果。戰爭失敗,日本也已破産,陸軍必須承擔責任,只能是重新變為一隻“小陸軍”了,就算朝鮮的5個師團,也可能隨時撤退。如果不是擔心中華軍的威脅,陸軍就連18個師團都保不住,日本的經濟太困難了。

當然,杉山元已經做好了個人準備,如果滿洲戰局徹底失敗,那麼他這個陸相就已經到頭了,他以及一批日軍的大將都必須退役,來代表日本陸軍承擔戰敗責任。

12月初的東北,大雪飄飄,天寒地凍,雖然部隊在戰前就已經進行了充分的防寒防凍準備,但還是給進攻增加了不少麻煩,當然,同樣讓日軍的防守,也出現了不少困難。

沈陽是中華軍攻下的第二個大城市,畢竟日軍可用的守軍太少了,還不到20萬人,偽軍和偽警察倒是不少,可是樹倒猢猻散,這個時候他們怎麼還可能努力為日軍“奮戰”?除了少數知道自己罪無可赦的鐵杆漢奸,其餘人,都是得到反正的機會就反正,而且都在尋找可以“立功贖罪”的機會,隨時對日軍反戈一擊。

所以很多偽軍和偽警察,反而成為了中華軍巷戰的帶路者,這讓日軍叫苦不疊,反而要分出人手,監控偽軍。這使得中華軍的進度大大加快。

所以在大雪之中,12月5日,中華軍終於徹底攻克了沈陽,在1931年918事變的7年之後,沈陽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飄飄的雪花,幾乎將一切戰鬥的血跡逐漸掩埋,“白茫茫一片大地好幹淨!”

長春成為了日軍堅守的孤城,中華軍用六野和四野兩個野戰兵團圍攻長春。一野提前全軍進駐東北中蘇邊境;而二野則撤退到內蒙和外蒙邊境地帶;三野退回華北,作為中央總預備隊。按照這個佈置,實際上就是用2個野戰軍120萬人以及其它一些部隊15萬人,總計135萬兵力,來構築對蘇聯的防禦。這只是陸軍,未來空軍還將有超過4000架戰機進駐,空軍的兵力也會有10多萬人,在這個方向,總計對蘇防禦,會高達150萬兵力。

至於新疆,沒有進駐主力部隊,那裡按照中華軍目前的條件,相對蘇聯處於劣勢,還無法支撐中華軍的大規模主力作戰。

六野和四野的狂暴進攻,終於打垮了日軍長春的防禦。中央軍委也是下了狠心,即使是全部打爛,到時我們重新建設新長春,現在也要盡快拿下長春,否則天氣越來越寒冷,長期作戰,殊為不利。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上,空中轟炸和重炮攻擊都打到了空前的程度,每天上萬架次的轟炸,百

萬發炮彈的轟擊,持續了六七天,這樣的攻擊強度,就算在未來歐洲二戰戰場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所以到12月19日,長春日軍最後還是被消滅了。偽滿洲國的“皇帝”傅義,及其家屬和主要“大臣”都很倒黴,多數在炮擊和轟炸的時候就完蛋了,而剩餘的被絕望的日軍軍官們“強制殉國”。中華軍找到他們的時候,屍骨都被燒成灰了,根本分不出來誰是誰,只能是將之一體入葬。

梅津美治郎死於轟炸,本莊繁等一些關東軍指揮部的軍官,倒是逃回了日本本土。

雖然日軍的抵抗意志堅決,不過幾場大戰下來,還是有六七萬的日軍俘虜,這些俘虜,暫時就被作為勞力,來清理幾座城市,東北重建的規模是巨大的。

佔領長春後,六野和四野繼續分頭出兵,佔領東北的其它重要城市,一直到1939年的1月中旬,中華軍才徹底清除了各地殘餘的日軍、偽軍和偽警察,光複了東北。

四野會留在東北,作為朝鮮方向的主要主力。而六野則返回華北,此後他們要駐紮西北,作為西北主力。這樣的格局下,東北暫時成為中華軍駐軍最重的地方,以一野、二野和四野三個野戰兵團為主,大約有200萬兵力。這自然是因為有蘇聯和日據朝鮮兩個戰略方向壓力的緣故。不過,這只是暫時的格局,近期總參謀部還會進行仔細的研究,並最後決定全隊的佈局。

1939年1月16日,中華臨時政府莊嚴宣告:中華軍徹底擊敗了日軍,驅逐了日本侵略者,全面光複了失陷了7年多的東北故土!

中華臨時政府,將在19月10日,隆重在北平舉行開國大典,建立新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中華大地唯一的合法中央政權!

新中國將以北平為臨時首都,並將在襄南盆地建設一個新的行政性首都,未來將正式定都於命名為“華京”的這個新城市。

公告頒布,訊息迅疾傳遍全球,轟動世界!

在中國內部,反響自然更加強烈,中華臨時政府並沒有關閉民間的報紙媒體,《新聞報》的著名記者顧執宗,在1月17日寫下了他的感慨:

“昨天晚上的上海街頭,號外聲,爆竹聲,鑼鼓聲,口號聲,響成一片,自動湧上街頭的遊行行列,彙成一股股洪流,上海人民盡情在狂歡!”

“是的,這是全民的狂歡!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侵略者壓迫中國和中國人的歷史被推倒了,中國的命運,從此掌握在中國人自己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