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北平攻防戰的終結與河北備戰

7月12日,完成了佈局的羅楠揮13集團軍,一點都不耽誤時間,向20師團和109師團發起了全面進攻!

這個時候,已經有一些著名的西方和民國的記者,跑到了戰爭前線。最有名的莫過於紐約時報駐華的首席記者阿班。此人原來在美國報界已經做到了總編,卻突發奇想,來到民國,成為了紐約時報的駐華首席記者。他在民國交友廣泛,影響很大。他是那種具備“高層影響力”的特殊記者,其在華的居所,位於上海百老彙大廈的頂層,手下記者、助理與僕役成群,出行則由車夫駕駛最新款轎車,還有保鏢伴隨。國民政府高層及日、美、英、蘇等國在華的高層,無不將他奉為上賓。

而民國自己的著名記者,例如鄒濤奮、顧執宗等,均趕到了北平現場,他們就像阿班一樣,是站在西華一邊對戰爭進行採訪,西華與日軍慘烈的戰爭,透過這些記者的筆觸,傳向全國和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是那段時間全世界的熱點新聞之一。一

尤其是德國這個全民軍國化的國家,對於戰爭的關注度是最高的,而德軍,則是最關注西華與日軍之戰的軍隊,因為西華軍中準備了不少源於德國的武器,他們非常關注這些武器在實戰中的表現,試圖總結優勢劣勢,從而加以改進。更重要的當然是雙方使用的戰略戰術,這是對未來德軍的很好參考。

13集團軍的進攻,自然是他們採訪觀察的重點,而一些被日軍趕出來的武官,也懇求西華能夠允許他們觀戰,這一點被西華政治局同意了,現在西華擴大一些國際影響,也是應有之事。

13集團軍還沒有形成坦克裝甲力量,主要的重火力是重炮105以上的榴彈炮和重步兵炮等),每個師就達到了56門,9個師加上軍部,集團軍整體就擁有接近600門重炮。

在攻擊日軍4萬人的防線的時候,這些大炮被集中使用,所以記者們和一些武官就看到了令人目眩的一幕:接近600門重炮的連續打擊,空中燦爛的煙火,日軍陣地被掀翻的煙塵,到處的屍橫遍野,以及西華軍空中打擊力量的“死神呼嘯”,似乎是無限的火力,連續不斷地傾瀉在日軍的陣地上,到處都被炸翻了。

武官們的神情尤為嚴肅,他們知道,這才是西華的正規部隊,而其擁有的火力打擊水平,完全超過了歐洲此前的標準,他們以一戰的水平來衡量,這已經不知道超越了多少,讓他們大為震驚,很多武官聽自己國家的外交官說過西華的“桀驁不馴”,對列強嗤之以鼻、毫無尊重,當時他們還笑西華不知道天高地厚,但現在他們發現是自己才不知道天高地厚,擁有如此的武力,難怪西華根本不把列強放在眼裡。

在這樣的火力打擊下,20師團和109師團以及第1混成旅團為主的南向前沿防線,很快就灰飛煙滅。而在接下來的徐進彈幕的掩護下,西華的步兵開始沖鋒,從突破口一擁而入,迅速開始透過突破口,然後反捲分割包圍日軍,對頑抗的日軍進行四面合圍的全面打擊。

主要的幾個包圍點,西華的34高射炮群又佈置在附近進行連續的炮擊,日軍至少有34計程車兵,是死於炮擊。

按照西方武官們的觀察,如果是在歐洲,戰爭打到這個程度,守軍毫無疑問已經沒有希望,必須投降了。但是眼前的日軍毫無投降的意思,他們雖然被分割成若幹個小的據點,但是拼命反抗,而且不時還堅持反沖鋒,寧可死在敵人的槍下,也不投降,他們神情極其瘋狂,狂呼亂喊,拼命向西華軍反擊,沒有了子彈,也想沖上去拼刺刀。

各國的武官看了也不覺膽寒,德國武官就唸叨著:“這就是日本人的武士道嗎?”可是西華的戰士顯然毫不遜色,他們面對日軍的瘋狂,毫無懼色,而且更有章法,一個一個的三人小組非常有節奏地與日軍對攻,這種三三制讓武官們看得兩眼放光,自家的軍隊能否做到?恐怕並不容易,這需要人小組之間很好的默契,以及對彼此絕對的信任。

在西華毫不吝嗇的強悍火力打擊下,日軍的數量迅速減少,而且大部隊的集結,幾乎已經不存在,因為人多的地方,必然遭到西華重炮或者是轟炸機的打擊,一下子就會被打散,根本聚集不起來,所以最後在幾十平方公裡的一個“大面”之內,日軍被打散成為一小股一小股的兵力,仍然在負隅頑抗。

這個時候,西華軍的打法就顯得不急不躁,他們每發現一小股日軍,就是合圍,使得他們無法繼續流竄,或者是呼喚炮群先打擊,或者是密集的擲彈筒或火箭筒的打擊,最後才是三三制的小組步兵進攻,直到將日軍全部殺死。再進行對下一股敵人的絞殺,而日軍在大範圍之內顯然已經被合圍,基本跑不出去。所以西華寧可慢一點,也不願意增加士兵的損失。

這一場大戰,讓阿班等人目瞪口呆,對於阿班來說,他從來沒有想過戰爭是如此激烈、如此殘酷,兩軍士兵都毫無憐憫,全是你死我活,就沒有見到任何投降和俘虜,決死的決心都是如此堅決!這讓阿班感到膽寒,他敏感地想到,西方列強在遠東作威作福的日子已經結束,開玩笑,他從來沒有聽

說過如此頑強的西方軍隊!

民國的記者,鄒濤奮和顧執宗等同樣目瞪口呆,他們採訪過很多民國的軍閥,包括中央軍部隊,可是今天見到西華軍對戰日軍的酣暢淋漓和強悍無匹,才知道了真正的強軍是什麼樣子的。顧執宗長嘆一聲:“今天算是明白了,為什麼到過西華的人,有很多都稱贊西華是盛唐氣象。唐軍的強悍,不圖複現於今世。”

在場的民國記者們,都點頭稱是,就連中央社的記者,也是暗暗點頭。可不是嗎?這一場大戰,西華就像是盛唐之軍,以堂堂正正之優勢,壓得日軍抬不起頭來,一直到最後開始覆滅。而日軍像極了那些倒在盛唐之下的遊牧民族軍隊,看起來兇悍無匹,可是在強大的唐軍面前,最後還是灰飛煙滅。在場的民國記者們無不感到極為振奮,日寇的侵略,必然被我國擊敗,百年國恥,雪洗就在今朝!

到7月1集團軍和空降第1軍對日軍的合圍之戰,基本落下帷幕。

在這次戰役中,日軍前後投入第20師團、第109師團,第1混成旅一部,以及2個重炮旅團,全部兵力共計約7萬人,結果除了兩三千人逃掉外,絕大部分被殲滅,這是日軍現代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敗!

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率領的4野其餘3個集團軍45萬人,已經朝向日軍北進的大部隊,即包括5個主力師團在內的27萬人大兵團的方向席捲而去,他們沒有接近北平,而是直接從北平南郊轉而向南,兩軍很快就會發生空前的大碰撞!

在熱河方向,一野以粟裕第1集團軍與第2集團軍的裝甲部隊混編為前鋒,迅速向著日軍在熱河的主力部隊,即藤田進第3師團、中村正雄第15師團以及弘前第8師團席捲而去。粟裕軍的行進速度達到了驚人的個日軍在熱河的主力師團形成驚人的第一擊!

兩個集團軍的全機械化部隊,達到了6個師,超過10萬人,其中包括2個坦克師,接近1000輛坦克,裝甲運兵車約1500輛,而所有士兵都能被卡車載運,所有主戰武器都實現了自走化或者可以被卡車載運,這兩個集團軍的混編裝甲部隊,可謂是西華目前最強大的一隻拳頭!

在山西方向,三野從陽泉進攻河北,一舉攻克井徑煤礦,向著石家莊一路平推而去,日軍在河北側後的部隊驚覺,導致華北方面軍在黃驊和衡水的重兵,不得已向石家莊前出接戰。

日軍開始大為警覺,他們在河北的特務力量,在前期西華掃蕩中,沒有損失得像在北平天津那樣嚴重,此時已經警覺,西華兵力的規模遠遠超過了想象,雖然他們還不能判定是180萬部隊,但估計至少超過120萬是有的,這讓他們立即向大本營緊急彙報,西華動員的部隊並不低於日軍,此時日軍本來在河北和熱河兩地有40個師團,超過100萬人,但損失了7萬人之後,還有90多萬,他們至少已經知道了,苦戰在前!

“砰”的一聲,茶杯跳了起來,參謀本部的大本營會議上,氣惱的石原莞爾真是憤怒萬分,寺內和香月這一群馬鹿,破壞了他的10月計劃,果然招致了大敗——他現在把所有失敗的責任,都歸因於華北方面軍的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