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川陝公路上的李涯一)

相比於日本人,蔣介石政府 “滲入”西華搭建情報機構,顯得輕松很多。畢竟在外的西南四省只有西康比較少)的人很多,國民黨找出一些適合的青年人選,以仰慕西華回鄉的名義,很容易在西南落下腳來,西華才佔領西南不久,各地還有很多地頭蛇,適合特務們去勾結,所以一些情報網確實建立了起來,雖然層級都很低,得到的情報,也都不過是一些大路貨,有價值的很少。

李涯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是法西斯主義的擁護者,信仰“一個領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他也看不慣民國內部的和低效,也曾為此而苦惱和憂心。不過前幾年德國和義大利的法西斯主義開始流行,這讓他認為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諦,國民黨和民國的問題,如果能徹底地貫徹法西斯主義,就能得到解決。,顯然是法西斯主義的大敵,他們煽動無知的底層民眾,對抗國民黨中央,是民國的心腹大患。

他是特務處川北站潛伏組的組長,在軍統前身的這個組織內,他算得上是“高階知識分子”,因為他是青華土木工程系畢業的,幾年前懷著報國的心態,在親戚的介紹下,加入了力行社,接受了特工訓練,現在,他已經不折不扣,算得上是國民黨內的老特工了。

正因為他的文化水平高,所以特務處派遣他的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夠在西華內部,得到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從長計議,未來可以向特務處提供重要的情報。所以安排給他了一個十個人的潛伏組。

他內心也慶幸,正因為自己是潛伏組的,沒有太多活動,所以還比較安穩。據他知道,以煽動叛亂和暗殺為主的行動組,可就慘了,西華的報紙公開宣稱在各地都抓獲了一些國民黨特務,其中一次他還看到了川北站行動組組長王春峰的照片,照片裡的王春峰,垂頭喪氣地站著,背插木牌,就要被送往刑場槍決。當時讓他好一陣兔死狐悲。

現在特務處的川北站,還沒有發展到未來軍統完善時的體制,所謂普通組、潛伏組、行動組、策反組、隨軍組、防諜組等,實際上在川北站,就只有潛伏組和行動組,而按照李涯的估計,行動組十之,已經全部完蛋了,因此他不能不謹慎。

李涯是四川南充人,家裡算得上是書香門第,按照西華的階層分類,他父親屬於中等的地主,家裡土地也被沒收。西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每個人只能有3畝固定的土地,其它要看政府是否委託種植。而且還要分城區居民,還是鄉寨居民,如果決定安家在城區,那麼就不會分配農地。

所以他剛回家的時候,對西華政府殊為痛恨,幾個世代的世家傳承,毀於一旦,堅定了他為國民黨效命,對西華鬥爭的決心。

不過這段時間下來,他的內心其實又變得很彷徨,因為他這段時間的經歷有點“魔幻”。

他本來計劃是在南充先安定下來,然後尋找機會的。結果當他返家,很快偵緝民警,就找上門來與這個“進步青年”談話,知道他是青華土木建築畢業的後,非常欣喜。沒有幾天,他就被推薦到了川北公路指揮部,作為工程師參與川北公路的修築。

這讓他哭笑不得,他回家可不是想幹這個呀?他向找上門的川北公路指揮部人員解釋說,自己雖然是學土木建築的,但畢業有四五年了,其間為了謀生,並沒有做這方面的工作,實際上自己對於路橋建築,是很陌生的。但對方的“人事專員”笑著說,至少你還有一些知識背景,比起很多工程師,已經強了不少,而且你是青華的學生嘛,學習能力肯定強,在美國工程師的培訓下,你會很快合格的。這是組織對你的重用,建設川北公路,是建設我們國家,讓民族強盛的重要一步,你作為進步青年,應該努力參與嘛。

這讓他無可推脫,而且在聽到有美國工程師培訓,也讓他心裡一動,早就聽說西華與美國似乎有不一般的關系,也許透過參與這個工程,透過直接接觸美國人,可以瞭解到一些內幕。所以最終他還是接受了,不過就是有點擔心,來到西華,就進入了這種建築工程,都在荒郊野外,還怎麼建設和管理潛伏的情報網路?不過一時間,也沒有其它的選擇。

他安排了一個面目老實的組員,到他呆的工程部附近,做零食小生意,作為他的聯絡員,短期之內,他也只能這樣對外聯絡了,上級傳話過來,在“匪區”除了特別危急的情況,其它時候一律不得使用電臺,因為有多部電臺,都被西華破獲,判斷西華一定有美國最先進的無線電偵測和定位技術,使用電臺的風險很大。

就這樣,他在川北公路指揮部的工程部,呆了下來,已經三個多月了,現在他可以“自豪”地說一聲,自己已經是一名合格的路橋工程師了,早就以為遺忘了的書本知識,又逐漸地熟悉了起來,在美國技術人員的培訓和修築實踐中,逐漸融會貫通。不過這樣的結果,只能是讓他哭笑不得,難道就此變成了一名西華的路橋工程師,為西華滿天下修築路橋?

不過經過這段時間,他認為自己的收獲還是很大的,現在他對西華的瞭解,已經有些深入。

作為一名“讀書人”,他最近閱讀了在指揮部能夠看到

的大量西華的政策檔案,以及主席、李力勝等高層的理論和文章。這是第一手的,以前他在國統區,既找不到,又不能公開地看。

這使得他覺得了解了西華的思路和趨勢。讓他感觸最深的,是那個最神秘的領導李力勝的一篇文章,他認為透過這篇文章,解決了他心中最大的疑惑。

此前他的疑惑就是,為什麼對於類似他們家這樣的“富人階層”,雖然不是殺頭,也一定要沒收財産,搞得他們像那些窮棒子一樣?中國的歷史,就是官紳合作的歷史,皇權不下鄉,鄉村社會,一向都是依靠“鄉賢”來進行管理。把這個階層都幹掉,自己怎麼管呢?

李力勝的文章,在他看來冷靜又冷酷,原來在這些高層的視野裡,是兩個角度,一是底層人民的角度,二是資本的角度。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治理,相當於三個階層,皇權、紳權以及老百姓,紳權即構成了一個中間階層,從皇權的角度,就是必須付出中間費用,才能從老百姓那收稅,獲得資本。而紳權在提供皇朝中間服務的同時,不斷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蠶食老百姓的利益,甚至是皇權的利益,最終導致王朝衰敗,而老百姓窮苦,以致無法聊生。

王朝的300年週期律就是這樣來的,開國初年也不是因為啥政治清明,而是因為在戰爭中,無論是士紳還是老百姓,都大量死亡,開國時人口都比較少,人均耕地就比較多,而士紳對老百姓的盤剝,在皇權最強的時候,自然比較弱。但隨著皇朝延續,人口滋生,士紳對土地的豪取巧奪,又再次開始,於是新的迴圈又開始了。說白了,每個皇朝末年,都是支付不起士紳的中間費用了,因為這個中間費用的比例,已經高到了無法持續,既讓皇權無法再維持,也讓老百姓無法再承受。

號稱是底層人民的黨,所以他們要打破這個三層的結構,即消滅皇權,更要消滅這個中間的“剝削食利階層”,而他的家庭,很不幸,就被西華歸類為這個“剝削食利階層”。

西華未來的統治,也會形成一個兩層的社會結構,即國家成分的政府、組織、軍隊等國家機構,以及底層人民,仍然需要人民提供稅收,來形成有效的統治和治理,那就需要資本,資本從哪裡來?從消滅剝削食利階層獲得初始資本,而從人民收稅獲得持續資本,去掉了中間階層和中間費用,人民負擔的稅收和費用就比較低,就能夠改善生活。

這個邏輯他讀通了以後,出了一身冷汗。他對近期看到的西華各種的政策行為,覺得豁然開朗,理解了。

例如他已經知道西華從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到人口10民兵的三級軍事體系,他恐懼於這樣嚴密的體系,但又覺得是窮兵黷武。但他現在明白,既然去掉了紳權,西華就用現代的方式組織了一套新的體系,用這樣的體系深入最底層,建立起底層基礎而綿密的基層組織,將所有底層人民都納入到這個管理體系。在這樣的體系下,對於紳權,確實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