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遵義會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88章 遵義會議
徐向前早在1月10日,已經趕回遵義準備參加會議。作為入川主將,他立即被等紅軍將領“圍攻”,他們對於西華軍入川的軍事行動,當然感興趣。不過,徐向前的口才可不太好,而且整個行動確實平淡,他的敘述,讓將領們不由得有點失望。不過他們轉眼就能想到,這種“平淡”的背後,是西華軍實在強大不過的軍事力量,以至於川軍無論如何變陣、組織、對攻,利用地形,各種“奇謀妙計”,但是在西華軍的絕對實力面前,都不堪一擊。
不由向彭總感嘆:“這就是李力勝同志的力勝之道呀,一堵銅牆鐵壁推上去,不管前面是什麼陣型,都被摧毀粉碎。不過,這樣的戰鬥,確實就有些無趣了。”
彭總瞥了他一眼,說道:“只要是讓我指揮,我也喜歡這樣無趣的戰鬥,戰士們犧牲會很少。這樣的仗,打起來多爽。”
點了點頭,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指揮這樣的“絕世強軍”,希望自己能有這樣的機會。
李思華這幾天,忙碌到飛起來,她不停地與中央蘇區的領導幹部們,或單獨、或幾個人,密切地協商各種議題、方向和決策。而蘇區的領導幹部們,彼此之間的討論和爭論,也非常激烈。
蘇區領導們,經過緬甸近一個月的參觀訪問,可謂是震撼到了靈魂。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從緬甸的例項中,他們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模型”和“概念”,農村的鄉寨體系、民兵體系、農場體系,種植+多元化副業的發展體系;城市的大工業體系、基建體系、民用工業體系、廠礦體系、商貿體系、大流通體系等等,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巍峨”的鋼鐵廠高爐、化工反應爐、合成氨大罐、各種工業産品生産出來的流水線,整個根據地永無休止的築路、修橋、建築,整個根據地火熱的大建設氛圍,都讓他們振奮不已,這就是社會主義的建設過程。
絕大多數的同志,在這種改變時代的偉力面前,迅速地轉變了思想,對於李思華的社會主義理論,認同度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即使是博古這樣從蘇聯留學回來的“死硬派”,內心也受到了極大的震動,緬甸根據地的建設程序,在他看來還超過了蘇聯,蘇聯也沒有如此大規模地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實際上,是因為他回國了,這幾年蘇聯的建設速度,可一點都不慢。
在這樣“現實案例”的幫助下,李思華說服同志們,就顯得相對輕松很多,思想轉變過來,其它就好說。
尤其是在1月12日,遵義會議前三天,李思華在包括主要的幾位領導人在場的一次討論上,正式提出,由主席擔任黨內領袖,她副之的任命,震動了所有的同志,本來大家都以為李力勝同志出任黨的領袖,是“自然”、“天然”的,人家成功地創立了西華並發展到如此強大的地步嘛,而中央蘇區前期一敗塗地,這不是明擺著嗎?但是李思華非常誠懇,她認為主席來坐這個位置,才是最合適的,既能團結大多數同志,又能發揮各自所長。
主席非常震動,他堅決推辭。李思華與他私下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溝通,反複說服,主席最後才勉強接受。這一事實,讓主席和蘇區領導們非常感動,認為李思華體現了革命者高度的革命自覺和高尚的人品,是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的表現。
其實李思華早就對這個問題反複思考。她還是認為,主席的能力遠在她之上,她只是“竊取”了歷史,而真正能夠擔負起對民族利益最高負責的,非主席莫屬。訊息傳出後,紅軍的將領們也非常震驚,對李力勝同志欽佩不已,不是誰都能抵禦住這種誘惑的。
經過充分的醞釀,1935年1月15日,李思華前世遵義會議的同日,這個時空的遵義會議也正式召開了。會議主要決議的內容是:
一、批判了博古、李得等人在王民人在蘇聯)遙控指揮下,對於我黨和原蘇區根據地的錯誤領導。解除博古的最高領導人職位,解除王民的駐共産國際代表的職務,另行安排。李得要對紅軍失敗導致的大量犧牲負責,其人堅持錯誤指揮,打擊鬥爭同志,不可饒恕,立即執行槍決。實際上,這是李思華給全黨的警告,也是表示對於共産國際決裂的決心。深一層的意思,也是讓李得負起前期失敗的主要責任,將其它同志的責任解脫出來。所以雖然周恩來等同志反複勸說,李思華還是決意槍斃掉這個家夥,以儆效尤。
二、將主席和李力勝同志的提出的戰略思想,確定為今後黨的方針路線和戰略設計的總路線。我黨將獨立於共産國際之外,獨立發展,為自己的民族負責,不再接受共産國際的領導。
三、組建中央政治局和中央軍委,主席擔任政治局主席、軍委主席和黨的總書記,李力勝擔任政治局第一副主席、軍委第一副主席和黨的第一副書記。組成新的“最高三人團”,即主席、李力勝和周恩來,三人團中,主席是對於指揮軍事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而李力勝是對政治、政府、建設、財政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周恩來同志主要負責各方面的協調和外交工作。
四、在抗戰爆發前,對外仍繼續使用“西華聯合民主政府”稱號,取消中央
蘇區,馮百駒仍任西華政府總理。
五、中央紅軍、以及未來的其它根據地的紅軍,統一納入“西華人民革命軍”序列。任命朱德為總司令,曹子卿為副總司令,李力勝為總政委,袁國屏為副總政委,劉伯承擔任總參謀長。
六、組建4只野戰方面軍。預計到5月,根據武器裝備的生産情況,在整編中央紅軍和川陝的紅四方面軍後,會有67個師。其中:
彭德懷任一野司令員,政委袁國屏,副司令員陳賡,參謀長左權,統領6個軍18個師,作為北上大西北的主要軍團。
李樸任二野司令員,政委黃安華,副司令員陳長浩,參謀長鄧平,統領7個軍21個師,作為緬甸的主要守備力量。
徐向前任三野司令員,政委聶榮臻,副司令員王樹深,參謀長彭雪峰,統領3個軍9個師,主要方向為面對桂系。
任四野司令員,政委羅榮桓,副司令員羅斌輝,參謀長熊豪,統領3個軍9個師,主要方向為面對湖南方向的湘軍和中央軍。
葉勇為海南獨立兵團司令員,政委夏複,統領5個師,鎮守海南。
其餘5個師,1個是中央警衛師。4個教導師,分駐雲貴川和緬甸。
以上總計62個師,未來幾個月新增的5個師,任命待定,不過主要的使用方向,可能還是補充入陝甘的大軍。
紅軍中大量後世著名的人物,李思華都根據記憶,將他們挑出來重用。此時中央紅軍的高階將領,大多數都擔任了要職,這讓蘇區的同志們非常感動。李力勝同志真的是風光霽月,坦坦蕩蕩,這使得她獲得了崇高的。
其實她也根據記憶,排斥了少數人,她厭惡他們後世歷史上的一些作為。
至於“山頭主義”,她是一點都不擔心的,誰的山頭再大,還能大得過她李思華嗎?她親手建立的軍隊,最大的山頭就是自己。這可不是前世,那時候的很多部隊,是一些重要同志自己發展出來的,因此山頭主義自有來頭。
七、中央駐地暫時選擇重慶,這不僅因為重慶是四川門戶,更因為是為了接下來的大西北攻略考慮。
八、中央蘇區7萬同志,川陝蘇區5萬多同志,預計將有約6萬同志進入西華軍各部或者重新編制,其餘6萬多同志充實地方。無論是參軍或者是到地方工作,都必須經過3個月的教育培訓,熟悉、理解和接受西華的各項政策方針、工作流程、工作邏輯等,方可入職。而湘西的紅二六軍團,也已聯系安排盡快到西華根據地進行改編。
在遵義會議前,已經聯絡上了川陝蘇區的張國燾等人,缺了徐向前,補上了王樹深,還是那隻熟悉的四方面軍。對於張國燾此人,她現在的感覺很複雜,有心拿下吧,暫時沒有理由,張國燾在川陝蘇區,至少現在還是做的不錯的,她也只有慢慢來了。不過,此人到川陝蘇區,曾經大量屠殺同志“肅反”,就這一條,她也不願意繼續重用他,先掛起來吧。
李思華從周恩來那裡,比較遺憾地知道,由於共産國際遠東局在上海的電臺,前期被國民黨特務破壞,目前與蘇聯和共産國際之間的聯系,已經中斷。李思華這裡當然有最先進的電臺,可是沒有與蘇聯建立新的電報密碼之前,是無法聯系的,總不能拍發明碼電報。
周恩來問她想幹什麼?她告訴周恩來,本來她準備直接電告斯大林遵義會議的決議。要狠狠地罵他一頓,只顧蘇聯的民族利益,將兄弟黨的同志性命,當成可以犧牲的籌碼,胡亂派人指揮。並且要通知斯大林,不要想著再利用我黨,我黨是獨立自主,為自己民族負責的黨,不是蘇聯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