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信用貨幣與功能貨幣(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67章 信用貨幣與功能貨幣
海南人民銀行的行長史政福走進了李思華的辦公室,海南當前的經濟大事之一,是發行人民幣,這是今天他與李思華討論的核心內容。
史政福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本來要留美的他,在美國被李思華親自招募。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海南,很快他被海南日新月異的大建設吸引了,原來國家還大有希望,這讓他心裡燃起了火焰,從而積極地投身到根據地的金融發展上。
史政福是獨身主義者,不過在美國見到李思華,交談之後,就不由得對這個奇女子很傾慕,甚至動搖了自身獨身主義的信念。但後來他知道了,李女士是那種徹底獻身革命的“狂人”,是不可能接受他的追求的。不過這不妨礙他心中的傾慕,能和她交談溝通,自然是史政福心中所願。
李思華微笑著和他握手,寒暄後兩人落座。兩人閑聊一陣後,話題逐漸步入正題。
李思華問:“史先生在美國留學,對於美國的貨幣體系自然比較熟悉,他們現在是黃金本位制。英鎊則已經放棄了金本位制,變成了一種國家信用的貨幣,而民國還是白銀本位制。您覺得,海南根據地,甚至是未來的新中國,貨幣應該以何為本?”
李思華的這個問題,當然就是發行貨幣的最最核心的要害,決定了貨幣的根本體制。
史政福沉吟了一下。這正是最近幾個月他反複思考,覺得困難重重的問題。他回答說:
“以我個人的意見,最好的貨幣體制,當然是黃金本位制,因為黃金是價值最穩定、最深入人心、最被廣泛接受的貴金屬,幾千年來它本身就是財富價值的等義詞。但是,黃金是有限的,而隨著各國經濟體量的不斷擴大,恐怕長期而言,難以為繼,世界上找不出那麼多的黃金來繼續作為貨幣之錨。而民國的白銀本位制,看似類似於黃金本位制,其實不然,白銀相比黃金,價值的穩定性相差百倍,中期看來,白銀價值的波動性過大,難以作為貨幣之錨。”
李思華點點頭,她覺得史政福還是很有遠見的。史政福繼續說:
“即使是美國,現在的金本位制持續下去,也會面臨黃金不足的問題。所以從未來看,恐怕英鎊這樣的國家信用貨幣,還是發展的主要方向。”
“但信用貨幣,貨幣的價值是錨定國家信用。這就使得大多數國家如果採用信用貨幣,其幣值必然不能穩定。”他進一步解釋:
“英國和美國能發行信用貨幣,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強和最穩定的國家,全球的民眾對他們的國力有信心,所以才對他們的貨幣有信心。當各國的民眾發現,他們使用美元或者英鎊,在全球各國都能被接受,而且可以自由兌換,那麼自然美元或英鎊,就會被大家當成類似黃金的硬通貨。”
“其次一等的,是法國法郎、瑞士法郎之類的信用貨幣,他們發行的信用貨幣,信用比不上英鎊或者美元,但在全球的接受度還算可以,也可以自由兌換,所以可以勉強發行信用貨幣。”
“至於其它的國家,實際上只能是強制發行法幣,即用法律強制國民使用。但這樣的信用貨幣,其實信用是不足的,基本上只能在國內使用,在國際上很難被接受,或者只能在小範圍內被接受。”
“海南根據地,目前只是一個幾百萬人的島嶼,經濟實力很有限。嚴格來說,是不具備發行信用貨幣的條件的。又沒有足夠的黃金,無法實施金本位制。”
“所以海南可以發行的貨幣,暫時只能是法律強制本區域內,必須使用的法幣。”這個時候史政福深深地看了李思華一眼,繼續說:
“我聽說,您曾經提出過以實物為錨。我個人認為,這具備一定的現實性和可行性,但弊端很多,後患不少。”
“以稻米等糧食、或者以橡膠等物資為錨,必然面臨的兩個問題是,這些糧食和物資的價格,其實在外界不具備穩定性,波動性恐怕比起白銀還大,因此對外界而言,這會是不穩定的貨幣,難以接受;其次,倉儲管理非常複雜,物資不可能儲存不動不用,人們對貨幣錨定的物資總量,信任度會是有限的。”
“所以,以實物為錨,可以提高在根據地內部的貨幣穩定性和信任度,但對於在對外貿易上使用,優勢是有限的。這可能只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
李思華點點頭,說道:
“確實,以實物為錨在當下的條件,其實很有限。除非商人們使用我們的貨幣,在根據地可以買得到任何外界需要的商品,而且價格合理,也許才說得通。但至少,在目前我們是無法提供這樣的條件的。”她接著說:
“那麼史先生有沒有想過,或者幹脆不發行貨幣呢?實行票證管理和以物易物呢?”
這個提法讓史政福嚇了一跳,他定了定神,說道:
“如果這樣做的話,那就是一種戰爭形態下的管制體系,不再是正常的經濟執行體系。”他有點欲言又止。
李思華接上話,說道:
“其實我理解貨幣的重要性。我認為道理其實很簡單,一個經濟組織要繁榮,其體制或者說産權結構上,
要實現兩條最基本的,一是能夠對資源有效配置,二是能夠讓交易成本或者說費用最小化。效率和成本,就是這兩條。”
“到目前人類社會實踐得到的經驗,要實現經濟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使用貨幣作為交易中介,是最經濟、最簡便的方法。”
她看著喃喃不語的史政福,莞爾一笑,說道:
“這個說法非常資本主義,是嗎?其實我們革命,建設社會主義,效率和成本當然也是核心的、重要的問題。”
“其實貨幣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貨幣賦予了國民一種,財富的創造和轉移效應。資産和財富被貨幣化,國民就有了對財富、富裕等概念的量化或者說具象化,這就能激發利己主義,透過讓他們去追逐財富,從而激發創造力和努力工作的積極性。這個說法更加資本主義,不是嗎?”
李思華看著有點尷尬的史政福,笑著繼續說:
“您不必對這些理論和概念感到尷尬,正確的經濟規律,對於資本主義或者社會主義都是一樣的。資本主義利用經濟規律,社會主義也是一樣,最多換個說法。”
“我們並不反對利己主義,我們反對的是完全的利己主義,例如兇惡的利己主義或者是精緻的利己主義。”
史政福點點頭,他讀過李思華對於利己主義的闡述文章。
李思華說道:
“所以從經濟規律出發,海南根據的發行貨幣,是必然的。這一點我們現在就可以肯定。”
“根據地發行怎樣的貨幣呢?就現在的實際情況看來,困難重重,所以暫時我的建議是,還是與實物捆綁,將貨幣與票證聯系在一起,貨幣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單獨使用,而對於某些重要的管控的工業或農業品,還必須附加票證才能形成提貨權。”
“我們現在不奢望外界商人,能馬上接受我們的貨幣,無論如何,紙幣是不能和直接的袁大頭銀元相比的。但是至少我們可以降低對銀元的內部需求,包括這些外部商人,他們購買我們的産品時候,就不必再使用銀元或外彙,而是可以直接使用我們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