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緬甸第一次反圍剿三)

奧斯丁在軍官們的牽引下,跌跌撞撞地跑出了野炮團的陣地,向著步兵們的陣地低頭跑去。他的師部,在剛才敵軍炮群對野炮團的轟擊過程中,同樣完蛋了,現在只有先和步兵隊伍會和再說。

野炮團仍然在遭受轟擊,一輪、二輪、三輪,又是三輪轟擊,然後野炮團的陣地沉寂了下來,一公裡多步兵戰鬥的槍聲,似乎成為這個沉默下來、一片狼藉陣地的背景音。

步兵之間的交火槍聲,包括擲彈筒、機槍的聲音響成一片,直到快二十分鐘後,奧斯丁才和包括2個旅在內的步兵叢集會合。

根據兩位旅長的彙報,奧斯丁發現,步兵這裡也已喪失了至少半個旅計程車兵,他的總兵力,已經只有1個半旅了,大約5000多人。他痛苦地閉了一下眼睛,這場戰鬥,他的部隊已經失敗了。

更嚴重地是,敵軍已經從正面和兩側三面包圍,在這三面都出現了大批敵軍,總數按照偵查兵們的統計,估計要達到接近1萬人,而且三面都配備有重機槍,很難擊破。而剩下的一面,即返回曼德勒的公路,兩側則有敵軍的炮群和掩護部隊。實際上,他們已經被合圍,只是敵軍的包圍圈還沒有來得及收攏。

奧斯丁和兩位步兵旅長奧森和胡爾達商量,戰局失敗已經不可避免,必須馬上突圍。此時步兵叢集,仍有大量卡車,而觀察前期敵軍炮擊時,掩護部隊並不多,此時炮群可能正在前移準備圍攻英軍。往後跑雖然可能遭到炮擊,但還有一線生機。同時,讓通訊員立即電告威廉姆,他的部隊已經成為孤軍,必須立即向曼德勒撤退。當然還有通知左翼的一個旅,立即撤退。

命令下達,英軍在被包圍的三面都留了幾個步兵連,以阻擊追兵,大約總計有一千多人阻擊,這顯然是棄子。剩餘的不到4000人,急匆匆地或者在道路兩邊掩護,或者登上卡車,沿著公路,轉頭向曼德勒方面沖去,試圖突圍。

沖了不到500米,炮聲開始呼嘯,奧斯丁心頭一沉,對方反應還是非常快。其實剛才確實有一半的炮兵開始轉移,準備圍攻英軍的步兵叢集,這個時候還在轉運途中,看到敵軍突圍,正在手忙腳亂地重新佈置,大家的軍事經驗這個時候還是不足的。不過徐向前此前就留了個心眼,有一半炮群圍攻已經足夠,曼德勒方向也可能是敵軍突圍的方向,所以留了一半炮群作為後手,現在這留下的一半炮群,則開始對英軍突圍部隊炮擊,而掩護部隊也在炮群掩護下,向英軍進攻。

各種炮彈在英軍陣列中不斷爆炸,到處是人仰車翻,血肉橫飛。士兵們的隊伍開始混亂,大家都顧著自己逃命,已經沒有什麼軍隊的組織力了。

卡車副座上的奧斯丁,看著四周的慘景,神經都已經麻木了,這個時候他已經無法思考,也許幹脆讓炮彈擊中這輛卡車,直接去見上帝更好?

好幾分鐘,他才從情緒中醒過來,幸運的是,他乘坐的卡車並沒有被炮彈擊中,司機仍然在奮力地往前開,已經沖出了敵軍輕型炮的射程。他讓司機暫時停下來,試圖收攏身後的潰軍。

這個時候,他突然發現,敵軍的炮擊變得很稀疏,越來越稀疏,似乎要停止了。這讓他敏感地想到,會不會是敵人的炮彈儲量有限?

幾名高階軍官也會合過來,奧斯丁將自己的猜想和他們說了,接下來不斷接到潰軍,紛紛都說火炮的攻擊越來越少,很快就停了。奧斯丁開始相信,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這讓他有些振奮,可是看著自己手下,已經不足兩千人的潰軍,他又不由得苦笑一聲,無論如何都已經失敗了,即使敵人已經沒有炮彈。

敵人追擊的步兵已經追上來了,槍聲開始頻密,奧斯丁收拾心情,命令立即向曼德勒撤退,有著卡車幫忙,敵軍的這些純步兵是追不上的。

其實,逐漸稀疏地停止炮擊,本來就是曹子卿和徐向前的命令。這樣做,才符合事前我們對自己戰役目標的設定。

放跑了奧斯丁餘部,大部隊立即轉場,向威廉姆旅所在的瑞波方向席捲而去。

接到奧斯丁電報的威廉姆,如同被澆了一桶冰水。

他立即明白過來,自己遭遇的微弱抵抗,其實是對方對自己的誘敵深入。對方的主力部隊,既然能否擊破奧斯丁的主力,那對付更弱的自己,自然不在話下,必然是因為他們總的軍隊規模有限,當時要集中兵力對付奧斯丁,沒有多餘的軍隊應付自己。現在,他們打敗了奧斯丁,叛軍主力肯定會向馬圭旅進軍,試圖消滅自己。

威廉姆立即命令全軍轉向,向曼德勒方向撤退。馬圭旅是一個以“緬甸少數民族”為主要兵員的英緬旅,平時的訓練就不足,這個時候就開始有點慌亂。

撤退開始,威廉姆就覺得不對了,對方的火力追擊大為增強,而且出現了更多的部隊,在追擊他們,這讓他開始慌亂起來。他大聲地斥責著軍官們,努力約束撤退隊形。可是突然一顆子彈貫入他的頭顱,他就再無聲息了。

在他死後,馬圭旅就潰散了。

擊斃威廉姆的,是特種二團的狙擊手張利方,他早已注意到了這個主要的軍官。英軍

上校威廉姆,在他成為未來傳奇狙擊手的道路上,是第一名被他擊斃的高階軍官。

由於威廉姆的死亡,英軍的指揮有些混亂,被張利方所在的特種連和一個營牢牢地阻擊著,沒能逃脫。等到主力部隊趕來,很快就圍殲了這個旅。馬圭旅的本身訓練、裝備和戰力都比較弱,指揮環節還出了問題,後果就很殘酷了。最終成功逃跑的,不到1000人。

對馬圭旅抓了大量的俘虜。這些俘虜,都會被送到山區修路,勞動改造。

奧斯丁左翼的英軍旅長凱伊,接到電報後反應很迅速,他立即轉頭撤退,他的部隊本來就是落在最後,離開曼德勒的距離最短,裝備也比較好,卡車很多,所以撤退速度很快。

特種二團按照命令,是要放過這一部敵人的,因此在凱伊率軍撤退的時候,只是以冷槍和手雷,間斷進行突襲,讓凱伊撤退的初始二三十公裡,都處於時刻緊張的狀態。

等到戰鬥完全停止,凱伊發現,在撤退中有一百多人傷亡,他嘆了一口氣,這一次出征,其實他部隊的傷亡也不算小,加上前期進軍中一直被襲擊造成的損失,總共失去了300多名士兵和軍官。

他其實早就覺得有點不對。在他進軍的過程中,一直遭到冷槍的襲擊,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槍法很好,非常精準,所以傷亡率很高,對手絕非弱旅。

現在奧斯丁的電報,同樣讓他認為,這只叛軍人數有限,對於他左翼這一路,恐怕主要就是騷擾,沒有更多的主力部隊能夠被用來對付他。不過叛軍雖然人少,但非常精銳,恐怕並不次於自己的部隊,這是難纏的對手。

緬甸總督英尼斯坐在他辦公室的大班椅上,面沉如水,雪茄灰掉在他的衣服上,他也沒有注意到。

太糟糕了!他的心裡呻吟著,簡直是晴天霹靂。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什麼時候,緬甸的反英叛軍,已經成長到了這樣的程度?居然殲滅了英軍一個師的大部分主力,雖然這是英印師,不能完全和英國的本土部隊相比,但裝備和戰鬥力,也相差不了多少,第一次世界大戰時,150萬英印師,證明瞭他們的勇氣和能力。英緬二師,本身在英印師中也是常備師,並不是臨時湊數的。其實他選擇性地忘了,這150萬英印師,在歐洲的表現大多數時候,是很拉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