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襲擊清瀾港(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0章 襲擊清瀾港
熊豪和劉爾崧兩眼開始冒光,是什麼樣的行動?李思華繼續說:
“我們已經與海南的劉武明、馮百駒、楊善中等同志聯絡上,並且共同規劃了行動計劃。很快我們將發起海南攻略,與海南的革命軍共同努力,爭取在海南建立革命根據地,將國民黨的反動勢力全部消滅,至少逐出海南。”
熊豪和劉爾崧都激動得站了起來,熊豪連忙追問:“什麼時候發動?”
李思華卻變得冷冷的,說:“行動時間是軍事絕密,我現在不能告訴你們。能說的就是我們之所以選擇海南,就是因為這是敵人一個明顯的薄弱地段。海南行動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對於你們計劃的廣州起義可謂毫無影響。”
熊豪頹然地坐下,是啊,有李思華的一個精銳團在,海南起義很可能成功,李思華可以實踐她農村根據地的思想。可是廣州起義,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成功的機會太渺然了。
李思華繼續說:“我部不可能出兵廣州,那是無謂犧牲。不過我們對海南根據地計劃的信心很強,如果你們在12月的起義失敗了,撤退的同志們可以考慮海南,我們肯定會佔領文昌地區。”
她強調說:“到起義前你們請通知香港的情報點,我會排出偵查部隊在廣州附近,接應撤退的同志。”
熊豪和劉爾崧對看了一樣,苦笑不已。李思華決心已下,不可動搖。也只能如此了。
送別了兩人,李思華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她也只能感慨,革命的“天道”就是這樣無情,成功需要無盡的鮮血祭祀。自己終究是沒能挽回這一場劫數。
實際上,當時的廣東省委負責人張太磊也在香港,他是到11月底才返回廣州,主持起義的。聽了熊豪和劉爾崧兩人的回報,他倒沒有生氣,反而是苦笑:“一群狗屁不通的書生嗎?”
過了一陣,張太磊的眼神又堅定了起來,是否愚蠢我不論,革命總要流血犧牲,不行就從我開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成敗何足論?就算失敗,希望我們的鮮血,能喚起更多的同志,壯大革命。他低聲吟道:“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這是譚嗣同的名句,張太磊以之,向熊豪等兩人表明了他的心意,他們和李思華的選擇不同,在革命的道路上策略不同,但都此心光明,堅定沿著各自認定的革命道路前行,夫複何言?
廣州起義是12月11日,而張太磊犧牲於1天後的12日。
李思華悶悶不樂了好幾天,總算把心情調節過來。她強迫自己不再去關心此事,而將注意力都轉移到了海南攻略上。
11月6日下午,接到特種大隊拍來的電報,他們順利完成潛入,已經和楊善中等人彙合。海南革命軍武器太差,且缺乏作戰訓練和經驗。因此,他們擬從1400多革命中,先選擇500人配合港口襲擊,沒有經驗的人太多可能反而誤事。其它人員還不如等待港口襲擊成功後,直接配合主力襲擊城區。
李思華回電同意了他們的意見。襲擊步驟具體安排為:
一、華海號會載運全團戰士,在11月10日上午6點前,抵達清瀾港,但暫不入港,等待特種大隊的訊號;
二、特種大隊170人和海南革命軍的500士兵,在上午6點準時對清瀾港發動襲擊,目標就是控制停泊區,驅散港區的人群,控制港務人員。為了自身安全,堅決對反抗力量鎮壓!並迅捷完成對文昌城區方向的警戒,防止文昌敵人的快速反撲。
三、控制停泊區後,華海號極速入港,卸下戰士和武器裝備,華海號會在進港前作簡單偽裝,例如遮掉船上的“華海”兩個大字。華海號完成裝卸後,即離港待命。
四、全部登陸後,部隊除留下少部人員控制清瀾港外,其餘大隊彙合海南革命軍,急行軍向文昌城區挺近,佔領文昌。預計將在文昌成立臨時黨政軍管理體系。清瀾港距離文昌城區,只有兩三公裡,所以要做到迅雷不及掩耳。
10日的淩晨,天開始矇矇亮。華海號已經到了清瀾港外,船長華明義有點焦灼。他感覺自己稍稍有點上了賊船的味道。
11月7日啟航的時候,他親眼目睹了全副服裝的大批精銳部隊登船,讓他當場目瞪口呆。他還從未見過如此英武的華軍,全副武裝,全都帶有鋼盔,連手上都是那種露出手指和部分手掌的“半手套”,顯然是為了避免操作槍支時的過多摩擦,用來保護手的。不談熱武器,每個人從背帶、匕首、揹包、水壺、綁腿、軍靴、手雷綁帶、子彈帶,全身上下,他就沒見過這樣的軍隊,簡直是武裝到了牙齒。
他知道李思華他們肯定是親共的,不僅在華海航運公司表現出來,其實他知道船員裡面肯定也有共黨,他都聽到過他們的宣傳。不過他自己遠離政治,也不願意招惹麻煩,對於這種事情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當李思華也是同樣的一身上到船上,華明義簡直是呆傻掉了,這個他和老袁心中的大小姐,此時完全是個英武的女軍官,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思華笑眯眯地向他打招呼:“明義兄,今天我們家族的軍隊出動去海南,為難你了哈,不過你放心,不會牽涉到你,我們心中有數的。”
華明義艱難地反應過來,勉強一笑,心裡在狂呼:“我信你個大頭鬼,家族的軍隊?的黨軍吧?”
李思華沒有繼續向他解釋,先讓他有時間自己冷靜下來,她心裡俏皮地想著:“上了我的賊船還想下來?明義兄,你就從了吧。”
華明義看著她瀟灑的背影,其實有點羨慕。當年他為什麼學海運?不也因為年少時,心中也有那種走遍七海四洋、見識世界之大的青春豪情嗎?
六點整。王紀和姚繼英、楊善中彼此對視一眼,大家點點頭。到時間了,為了控制時間,剛才有些行人撞到他們,都被槍指著頭押到了邊上。
王紀的駁殼槍“呯”地一聲清脆的槍響,“行動!”的喊聲立即響徹了真個港區,埋伏、化妝等各種方式的我軍立即向著港區沖鋒,為了避免誤傷群眾,都是向天開槍示警,讓他們趕緊跑開。遇到幾個持槍的港警,看到這樣的聲勢,都是嚇得臉色青白,誰敢繼續持槍?趕緊都把槍扔在地上,舉起了雙手。除了一個倒黴的因為嚇得手發抖,打出了一發流彈,從而引發了戰士的反應,被一槍打傷了大腿以外,其它的幸而沒有被傷。
港區的人群和乘客嚇得哭爹叫娘,一鬨而散,四方奔逃。少量戰士開始約束著他們,往出口跑去,不要跑錯了方向。而王紀率領的戰士則迅速控制了港務的所有人,先把他們鎖起來,同時發出了訊號彈,通知登陸可以進行了。
馮百駒等人則迅速找到了一些苦力工人,他簡單地動員他們,聽說是最近起事的革命軍,他們的心神紛紛定了下來,他們聽說過,那是窮人的隊伍,總不會要他們這些苦哈哈的命。
華海號側身緩緩靠近,下錨。船員們從船上丟下繩索,工人們把繩索繫到泊位上的專用柱子上,固定好。接著開始在泊位和船側的開門之間搭上木板,一切就緒。
然後他們就看到潮水般的軍隊湧動出來,頭戴鋼盔、全副武裝,登上泊位後,就整齊地跑步向前,滾滾鐵流,向前、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