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沈二叔看出他的沮喪,生硬地轉移了話題:“其實二叔這次來,也的確有東西要給你,來人——”

他話音落,後院便有兩人合力抬了一個狹長的寶匣過來,兩人只是走這幾步路,額頭便有薄汗,得了吩咐後,將寶匣放在了一邊的石桌上,匣子放下時發出響亮的聲音。

沈二叔笑眯眯地看著沈淩客,只說到:“子洲,你開啟看看?”

沈淩客開匣後,看見其中臥著一柄長劍,劍鞘通身如墨般漆黑,但有幾支白色的竹影旁支纏繞,劍柄處也有竹葉紋路,此劍古樸大氣,並非凡品,沈淩客單手便能將劍拿了起來。

沈二叔見勢贊嘆:“修士果真與我們肉體凡胎不同,這劍重約二百斤,是大工匠唐多令的封箱之作,他老人家鍛造了一輩子的劍,但這把他也不確信是否能找到主人——他是說這劍用了什麼冶煉工藝,足以將上百斤的玄鐵壓製成這樣。”

鍛造之事,二人都是外行,但賞劍、觀劍,卻的確是一個劍修的本能。

沈淩客從劍鞘中抽出劍來,這劍通體亦是黑色,但劍身之處卻是一輪明月饒雲。

沈二叔適時介紹:“唐工匠給這劍起名為出月劍,真是劍如其名。”

這劍比劍法概論課上用的重了不少,但對他而言,手感卻是正好,沈淩客握著這柄劍,曉得這劍的價值,更明白他二叔是真心實意勸他做個劍修,不要插手家中“不光彩的機密”。

他母親病逝,父親臥床不起,早就過了任性的年紀,沈淩客便說:“多謝二叔費心,這劍實在難得。”

沈二叔見他不再執著於他母親的死因,如釋重負地笑了,還打趣起來:“你這孩子,若是以後真能成為劍修,以後可要像一塵子大師那樣庇護我們,我可不是白白給你送劍來的。”

沈淩客也笑了,世家出來的修士與本家之間的關系向來如此,他雖覺得不妥,但也無法影響太多,山空寺的住持一塵子大師也是沈家人,修真之人比凡人長壽,做了佛修後,一塵子又想要與塵世斬斷因緣,對家中庇佑一年不如一年。

恐怕也正是因此,沈家對他這位劍修的培養很是花心思……

見他態度稍緩,沈二叔順勢問起了另一件事情:“崔家的那位小姐,你相看的如何?”

沈淩客就想到了“崔盛雪”,他頓了頓,鬼使神差地將冒名頂替一事隱瞞了下來,只回絕道:“她與我……性格不合,恐怕並非良緣。”

沈二叔就有些可惜,但也無妨:“如此,你便安安心心做劍修,若是需要其他支援,你隨時給我遞信便是。”

沈淩客便笑了笑,叔侄倆其樂融融地吃了頓飯,沈淩客便告辭返回青鶴劍派。

上山的路上,沈淩客手中握著出月劍,抬頭望著月光,在青鶴劍派的山腰間,做了個決定。

他若不能對母親的死因查個清楚,恐怕很難心無旁騖地去做個劍修。既如此,倒不如試試其他門路,比如念慈山那位前輩。

沈淩客望著手中出月劍,將其收入儲物戒中,這劍並非凡品,他雖喜愛,但留在大能手中,想必更合適。

他即便再不願割愛,也不得不走出這一步,母親的死因纏繞他多年,早已成了執念,若是查不清緣由,帶著執念走下去,這劍修的路當真能走遠麼?倒不如回去繼承沈家,還可以光明正大地繼續追查。

沈淩客嘆了口氣,在心中對自己承諾——只此一次。

青鶴尚不知道有人把主意打到她身上,這天晚上又帶著崔盛雪在唸慈山上下攀爬,她既然有心親自帶徒弟,那這徒弟就不能太過平平無奇,叢山風讓外門弟子們爬半山,晚上青鶴便帶著崔盛雪一夜上下山兩趟了。

崔盛雪身側一直有青鶴庇佑,當然沒有孔雀來驅逐她,非但如此,孔雀還會替他們保駕護航,兩人上下山常走的那條小徑,若是有人來,孔雀也會高亢以示警。

眼下就正是這個情況。

聽到孔雀叫時,青鶴也感到好奇,就讓氣喘籲籲的崔盛雪稍作休息,她過去檢視是什麼情況。

頂著月亮,青鶴輕盈地在林間行走,崔盛雪渾身是汗地累癱在地上,看著師父的背影,不由得感嘆真是仙人之姿,就強撐疲憊的身子盤腿打坐,按照青鶴教的方式吐納靈氣。

這廂青鶴趕到山中間的念慈亭,定睛一看,才發現大晚上勇闖念慈山的竟然是熟人沈淩客。

他大晚上不去作陪沈二當家,來念慈山幹什麼,不怕被孔雀揍麼……

青鶴皺著眉,正想看他有什麼意圖,那邊沈淩客卻主動說話了。

“前輩,是你嗎?”

青鶴心中驚奇,這小子竟能看透她的隱身決?當下主動現身,質問道:“你居然能看透我的隱身決?”

沈淩客眼前水紋蕩漾,隨後便看見那位前輩自水紋中出來,步伐輕快,這離得近了,他意外地發現她眉心竟然也有一粒紅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