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273章
詹海洋死死盯著前方不遠處,眼睛中的怒意幾乎要凝成火焰。
小山坡下的倭寇,似乎說了些什麼話,做了些什麼事。
他的身體彈了一下,又蟄伏回原處。
就像是他險些就要沖出去,卻又被強大的意識,定回了原處。
臺下的蔣兆年眼睛眯了眯,唇角微不可察地翹了起來。
這一段戲裡,詹海洋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都帶著種壓抑。
有力量的壓抑。
相較於其他演員在表演此段時,外露的憤怒和誇張地幾乎要跳起來的動作。
蔣兆年覺得,詹海洋這樣的壓抑更適合當時的戰場環境。
倭寇有狙擊手。
他們折磨鄧為邦,其實也是想激怒鄧勝利。
只要他暴露了,一顆子彈就能解決這個惱人的對手。
所以,當時情況下的鄧勝利,只能咬碎了牙齒和血吞下肚。
即使是我們自己人,站在自己的國土上。
可落後就要捱打!
無盡的痛苦和憤怒,是鼓舞著先輩們捨生忘死、前赴後繼的動力。
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堅實城牆,將這些喪心病狂的倭寇趕出去。
他們要為後人們守住這片土地,給他們安定祥和、富足安康。
即使,需要他們付出血肉生命的代價!
沒有刀槍,那他們就算用牙,都要在倭寇身上撕下一塊肉!
血債,就要他們用血肉來償!
對,就是詹海洋的這種眼神。
蔣兆年感受得到自己的心跳正在加速。
他很激動。
是的,他見過這樣堅定而又信念力量的眼神。
上個月,他帶著編劇去探訪了幾位,當年真正上過戰場的老戰士。
當那些老英雄們提起戰場,提起被倭寇殺害的戰友親人時,他們的眼神就是這樣的堅毅。
帶著在和平年代中生長的人,眼中所沒有的狠厲與堅定。
那是一種為了大義,不顧一切,勇毅前行的果決。
這樣的情緒,實在是很難光靠演員的感悟而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