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做男生
章節報錯
誤做男生
9月5號,鳳城,明德大學開學的第一天。連日陰雨的天氣終於轉晴了,天空湛藍湛藍的,偶爾飄過幾朵白雲,給初秋的天氣增添了幾分清爽。
從清晨開始,明大校園裡就慢慢地熱鬧了起來,因為兩千多名大一新生陸續從全國各地來報到了。如果你這時候走在校園裡,肯定會聽到各種不同的方言,有的方言你也許能聽得懂一二,有的你可能連聽帶猜也不明白對方在講什麼,還以為他在講外語呢。
對大學生活的好奇,以及對未來的憧憬,使得每一個新生的臉上都洋溢著一種耀眼的快樂。學校裡其他人,似乎也感染了這種活力,因為這個時候,只要是從校園經過的人,腳步都輕快了許多,臉上也都露出幾許笑意。
大學校園的主人永遠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這大概也是大學能永遠保持年輕的秘籍。
從新生報到處領了宿舍入住證明後,陸雨晨便按照路牌指示,拎著行李向宿舍樓走去。誰知到了宿舍樓門口,她正要往裡走的時候,卻被站在門口的宿管阿姨攔住了。
宿管阿姨一口方言,嘰裡呱啦講了一堆。陸雨晨伸長了耳朵,卻一句也沒聽明白,她尷尬地撓了撓頭說:“阿姨,不好意思,你能慢點說麼,我沒有聽清楚你剛說了什麼。”
在數不清是第幾次問宿管阿姨為什麼不讓她進去時,有個從旁邊經過的女孩剛好聽到了宿管阿姨的話,她對陸雨晨說:“阿姨的意思是男生不能進女生宿舍,你要找誰,打電話在門口等就行了。”然後這個女孩上下打量了下陸雨晨,不確定地說:“阿姨估計是把你當做男生了。你是住這棟的麼?是的話,你把入住證明拿出來給她看下就行了。”
陸雨晨這才明白了過來,她一邊對幫忙解釋的女孩說了聲謝謝,一邊從身後拽過來揹包,把宿舍入住證明拿了出來,遞給宿管阿姨。
因為宿舍入住證明沒有照片,宿管阿姨看了後,還是一副不確定的樣子,陸雨晨只好趕緊又把身份證拿出來,一起遞過去。確認資訊無誤後,宿管阿姨終於放行,去宿管室取了鑰匙給她。
陸雨晨拿上鑰匙,便拉著行李直奔四樓的宿舍。臨出宿管房間的時候,她聽見阿姨似是自言自語地說:“好好的小姑娘,為什麼剪個男生的發型?”
阿姨的話一下把陸雨晨的回憶拉到了她十二歲那年,因為不想在家待著,她晚上都是在一個離家比較近的商場裡寫作業。寫完作業,回家的路上,要經過一個昏暗的小巷子,她每次都跑的飛快,生怕黑暗裡藏著讓她恐懼的東西。
可是再怎麼防備,在一個漆黑的晚上,陸雨晨還是被一個陌生的男人給拽住了,她記得那個男人手勁很大,她使出了全身的力氣也不能掙脫分毫。她很恐懼,想要喊叫,卻被捂住了嘴。她拼了命的掙紮,想要擺脫男人的鉗制,卻發現是自不量力。
那個男人以勝利者的姿態勸她乖乖聽話,還用手去解她的衣服,想要揉捏她的身體。那一刻陸雨晨幾乎奔潰了,她不顧一切地捶打、撕咬著男人,想為自己搏出一絲生機。就在這時候,遠遠地傳來了一陣腳步聲,男人遲疑了一下,很快鬆手,朝巷子另一端跑了。
這件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陸雨晨的噩夢,直到後來學了功夫,可以輕易打敗比自己強壯許多的師兄弟後,她才慢慢地擺脫了內心的恐懼。
也是從這時起,陸雨晨剪了短發,穿起了男生款式的衣服。她不知道是不是青春期身體的變化惹來了變態的關注,但是她想打扮成男生,可能就會不那麼惹眼,便能多保護自己幾分。
伴著對往事的回憶,陸雨晨來到了宿舍。推開宿舍門,一眼看進去,她很是驚喜,這個宿舍比想象中好太多了,完全不是學姐說的破舊沉悶,不過她想這應該也是自己的住宿費比學姐貴了一倍還多的原因。
宿舍一進門是一個小小的客廳,客廳裡有淺藍色的沙發,原木色的茶幾,看起來簡單又溫馨。
陸雨晨把行李放到客廳,便走到陽臺,準備開啟窗戶通通風,不曾想推開窗戶的一瞬間,她就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住了。只見窗外一排一排的楊樹挺著粗壯的身體,筆直的伸向空中,抬頭順著樹幹看過去,竟然看不到樹頂。風吹過時,樹葉嘩啦啦啦的響,好似在撩撥人的心絃。
客廳左邊是一間臥室,四張高低床兩兩對頭靠著牆邊放著。高低床是最普通的上下鋪,上鋪是床,下鋪是連成一體的書桌、書架和衣櫃。臥室裡傢俱的色調和客廳的一樣,原木色和淺藍色搭配,簡潔又柔和。
報道的時候,學姐說宿舍的床位是先到先選,沒有指定位置。因此,看其他人還沒有來,陸雨晨便先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她喜歡窗外的景色,也喜歡窗外照進來的陽光。
準備往桌子上放東西的時候,陸雨晨習慣性的先用手往桌子上抹了一下,看粘了一些灰後,她便決定給宿舍來個大掃除。
等打掃好衛生,整理好行李後,陸雨晨看時間還早,便想著做點兒什麼。這個時候,雖然樓道裡人來人往的,聲音嘈雜,但是她們宿舍卻很安靜,一直也沒有其他人來。於是,陸雨晨坐在書桌前,準備看一會兒書,可是在發現自己半天只看了一頁後,她便決定先去校園裡逛逛。
從小生活在北方的一個小縣城,陸雨晨幾乎沒有出過遠門,她對於大學的認知和了解都是從書本和老師的嘴裡得來的。在陸雨晨以往的想想裡,大學就是個人間樂園,漂亮的校園是必備的基本條件,課堂內外各種豐富的活動也數不勝數,學校裡老師們知識水平很高且和藹可親,學生們積極向上創造力十足。
如今走在校園的林蔭道上,想象過很多次的殿堂就在眼前,陸雨晨的心就像是一個被撥動的琴絃,興奮又帶有一絲拘謹。此時,不管是路上的人來人往,還是路旁的樹木花草,都讓她生出了幾分親切之感。
在教學區入口,仔細檢視了校園裡各院系的分佈圖後,陸雨晨就直奔坐落在校園最深處的建築學院而去。
教學區主幹道兩邊是一排整齊的法國梧桐,大概是有些年歲了,這些梧桐樹的樹幹很粗,一個人甚至環抱不過來。梧桐樹的樹枝在空中交錯伸展,遮天蔽日,卻並不顯的壓抑。從這條路上走過的時候,陸雨晨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感受著大學校園的美麗。
到了建築學院,陸雨晨看著外觀簡潔又充滿藝術氣息的教學樓,心裡不可遏制的湧起了一股熱流,這就是自己夢想中的殿堂,怎麼能不激動呢。
建築學院的這棟教學樓在同學們口中有個霸氣的名字“擎天”,未曾入學前,陸雨晨已經知道了這個名字,她本以為是樓的樣子與“擎天”有些聯想,卻沒想到“擎天”指的是土木人的理想和精神—在無邊曠野裡為身體和靈魂撐起一片天。
陸雨晨看著迎新欄裡關於“擎天”的介紹,陷入了沉思,她想起了自己為什麼要學建築設計。不過這要從她上小學的時候說起了,那時她還沒從家裡搬出來,天天忍受著繼母的苛待和責罵,她無數次想逃離卻又無處可去,只能咬牙忍耐。在過去每一個難熬的日子裡,她想如果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家就好了,也就是從那時起,她逐漸萌生了做建築師,親手給自己設計一個家的念頭。
教學樓裡有高年級的學長學姐在上課,陸雨晨在教學樓裡逛了一圈,走馬觀花地看了看,淺淺地感受了一下大學的學習氛圍,便就回宿舍了。
回宿舍的路上,經過一個報刊亭,陸雨晨看到亭子外面的海報上寫著明大校報在售,便有點兒好奇,明大竟然還有自己的校報,她想買一份看看。
電子資訊時代,雖然人們已經習慣從網路獲取資訊,但是明大還是保留了校報發行的傳統,像是為了保留一些即將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符號,也像是為那些還不願意順應潮流的人保留一片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