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在京城這片繁華之地,有個臭名昭著的貪官叫趙德柱。他整日滿腦子琢磨的都是如何討好權貴,將搜刮民脂民膏當成自己晉升路上的“墊腳石”。一旦聽聞哪位高官家中有婚喪嫁娶、生辰壽誕之類的大事,他便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瞬間興奮起來,整個人都投入到籌備厚禮的“大業”之中。

為了討好這些權貴,他簡直無所不用其極。不惜花費重金,派遣手下四處搜羅奇珍異寶。無論是遠在邊疆、歷經千難萬險才能尋得的稀有玉石,還是輾轉於各大收藏家之手、流傳千年的名家字畫,又或是那些只在傳說中出現、價值連城的古董文玩,只要能入權貴的眼,他都想盡一切辦法弄到手。

為了討好宰相大人,他得知對方喜愛瓷器,便耗費數月時間,踏遍大江南北,終於尋到一件宋代官窯的極品瓷器,那瓷器造型精美、釉色溫潤,為了將其安全運回京城,他專門僱了一支武藝高強的護衛隊,一路小心翼翼護送。而在權貴面前,他那張嘴更是如同抹了蜜,甜言蜜語不要錢似的往外冒,把權貴們哄得暈頭轉向。哪怕是最離譜、最肉麻的誇贊,他也能說得面不改色、理直氣壯,臉皮之厚,讓人望塵莫及。

為了填滿自己的貪欲和維持奢靡無度的生活,趙德柱把黑手無情地伸向了普通百姓。稅收在他的操控下隨意增加,原本百姓只需繳納微薄的賦稅,如今卻要多交數倍之多。這沉重的負擔壓得百姓們叫苦不疊,家中的壯勞力沒日沒夜地在田間勞作,在作坊裡辛苦做工,卻依舊難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老人們省吃儉用,一件衣服縫縫補補穿了又穿,捨不得買一點葷腥;孩子們眼巴巴地看著別家孩子有新玩具,只能默默嚥下口水。

而朝廷發放的救濟糧款,他也敢從中剋扣,將大部分裝進自己的腰包。有一年,京城周邊遭遇蝗災,鋪天蓋地的蝗蟲如烏雲般襲來,所到之處莊稼被啃食殆盡,百姓們食不果腹,餓殍遍野,生活陷入了絕境。可趙德柱卻絲毫沒有憐憫之心,用本該救濟百姓的錢,給自己建造了一座豪華無比的府邸。

府邸內的裝飾極其奢華,桌椅都是用上等的紅木打造,雕刻著精美的龍鳳呈祥、花開富貴等花紋,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他的貪婪;屋內擺放著各種珍貴的古玩和珠寶,翡翠擺件色澤翠綠、通透欲滴,珍珠項鏈顆顆圓潤、璀璨奪目,連牆上的壁畫都是請名家繪制,盡顯他的虛榮與張狂。

這日,趙德柱為了進一步討好皇帝蕭淵,在家中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他花了數月時間籌備,宛如籌備一場皇家慶典。從全國各地搜羅來珍稀食材,什麼南海的千年海龜、西域的雪豹肉、東北的熊掌等,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他專門開闢了一條加急運輸通道,動用了無數人力物力。還請來了京城最有名的廚師掌勺,這些廚師各個身懷絕技,為了做出一道讓皇帝滿意的菜餚,反複試驗、精心調配,力求每一道菜都做到極致。

宴會現場佈置得金碧輝煌,紅綢飄舞,燈籠高掛,地上鋪著厚厚的波斯地毯,踩上去軟綿綿的;四周擺放著珍貴的奇花異草,空氣中彌漫著馥郁的花香;樂隊在一旁演奏著悠揚的樂曲,為宴會增添了幾分高雅的氛圍。

蕭淵帶著蘇懷玉和鐵鍋應邀參加。宴會上,大臣們紛紛向趙德柱和皇帝獻媚,阿諛奉承之聲不絕於耳。蘇懷玉對這種虛偽的場面感到十分厭煩,便帶著鐵鍋在趙德柱家中四處閑逛。鐵鍋生性活潑,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一會兒歡快地啄啄地上嬌豔的花草,一會兒興奮地撲扇著翅膀追趕色彩斑斕的蝴蝶,嘴裡還不時發出“嘎嘎”的叫聲,為這略顯沉悶的府邸增添了幾分生氣。

走著走著,鐵鍋突然跑到了一處偏僻的後院。這裡有一座看似普通的倉庫,外牆斑駁,顯得有些陳舊,但門口卻有幾個家丁嚴密看守,他們手持長刀,眼神警惕,時不時地打量著四周,彷彿在守護著什麼重要的秘密。

鐵鍋對倉庫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它歪著腦袋,好奇地盯著倉庫,似乎在思考裡面藏著什麼寶貝。趁家丁們交談分神的瞬間,它靈活地從他們的縫隙中鑽了進去。蘇懷玉擔心鐵鍋出事,也急忙跟了上去。

進入倉庫後,蘇懷玉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倉庫裡堆滿了金銀財寶、綾羅綢緞,還有各種珍稀古玩和奇珍異寶,一箱箱的金銀錠子在昏暗的光線下閃爍著冰冷的光,一摞摞的絲綢錦緞散發著華貴的氣息,還有那數不清的翡翠、瑪瑙、珍珠等珠寶,隨意地擺放著,這些都是趙德柱貪汙受賄得來的贓物,每一件都沾滿了百姓的血汗。

蘇懷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她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眼神中透露出憤怒和震驚。她立刻帶著鐵鍋離開倉庫,匆匆找到了蕭淵,將看到的一切告訴了他。蕭淵聽後,臉色陰沉得可怕,原本明亮的雙眸此刻彷彿籠罩著一層寒霜,周身散發著讓人膽寒的威嚴氣息。他當即下令搜查趙德柱的府邸,一隊隊侍衛如潮水般湧來,迅速將府邸包圍,開始仔細地搜查每一個角落。

趙德柱得知訊息後,嚇得臉色蒼白如紙,雙腿發軟,像一灘爛泥般癱倒在地,想要逃跑卻被侍衛當場抓住。他的臉上寫滿了恐懼和絕望,往日裡的囂張跋扈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嘴裡不停地求饒,聲音顫抖,帶著哭腔:“陛下饒命啊,陛下饒命,是我鬼迷心竅,我再也不敢了。”但在鐵證面前,他的求饒顯得那麼蒼白無力,無法抵賴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

蕭淵怒聲說道:“趙德柱,你身為朝廷官員,不思為民謀福,卻大肆貪汙受賄,搜刮民脂民膏,所作所為令人發指,實在是罪大惡極!來人,將他打入大牢,等候發落!”聲音如洪鐘般在府邸上空回蕩,充滿了憤怒和威嚴。

這場由趙德柱精心策劃的討好宴會,最終成了他的落馬之地。而鐵鍋因為發現了重要線索,立下大功。蕭淵看著鐵鍋,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說道:“這只鵝可真是不簡單,為朝廷立了大功。朕決定,封它為‘鎮國神鵝’,以後享受皇家供奉,誰要是敢傷害它,就是與朕為敵!”

鐵鍋似乎聽懂了蕭淵的話,得意地嘎嘎叫著,撲扇著翅膀,在眾人面前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那模樣彷彿在向大家炫耀自己的功績。

百姓們聽聞此事後,紛紛拍手稱快,對鐵鍋充滿了感激和敬佩。從那以後,鐵鍋在皇宮裡過上了悠閑自在的生活,成為了眾人眼中的英雄,它的故事也在京城流傳開來,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每天,都有專門的太監為它準備新鮮的青草和幹淨的水,它可以在皇宮的花園裡自由地漫步,時不時地還會有大臣們前來逗弄它,享受著無盡的榮耀和寵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