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禦書房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蕭淵緊盯著那些彈劾蘇懷玉的奏章,雙眼似要噴出火來,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周身散發著冷冽的氣息。“砰”的一聲,他把奏章重重摔在龍案上,怒聲喝道:“簡直荒謬!”這一聲怒吼震得房樑上的灰塵簌簌落下,嚇得一旁侍奉的太監雙腿發軟,差點癱倒在地。

“傳朕旨意,讓大理寺卿即刻進宮,朕要他親自徹查此事,務必揪出幕後黑手!”蕭淵的語氣冰冷刺骨,不容有半分置疑。太監哪敢耽擱,哆哆嗦嗦地領命後,便像逃命一般匆匆退下。

與此同時,蘇懷玉在寢宮中也是如坐針氈。她在房間裡來回踱步,腳步聲急促而淩亂,每一步都踏在她焦慮不安的心上。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朝堂上那些大臣義憤填膺的模樣,他們的指責聲如魔音貫耳,讓她感到窒息。她深知,自己不過是後宮中一個普通嬪妃,卻因身世捲入這場政治漩渦,如今深陷其中,無力自拔。

“娘娘,您別太憂心了,陛下一定會護您周全的。”貼身宮女看著蘇懷玉憔悴的面容,心疼不已,忍不住出言安慰。

蘇懷玉苦笑著搖了搖頭,聲音帶著一絲哽咽:“我怎能不擔心,此事已關乎陛下的聲譽和朝堂的穩定,我不想成為陛下的累贅。若因為我,讓陛下為難,我……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而在朝堂之上,以宰相林鶴天為首的保守派大臣仍在不遺餘力地煽動輿論。他們私下聚會,地點選在林鶴天郊外一處隱蔽的別院裡。庭院中假山流水,花草繁盛,此刻卻被陰謀的陰霾所籠罩。

“此女身世特殊,若不加以懲處,恐怕會引起前朝舊部的異動,威脅我朝統治。”一位老臣憂心忡忡地說道,他手中的柺杖在地上輕輕敲擊,發出沉悶的聲響,彷彿在為這場陰謀敲響戰鼓。

林鶴天輕撫胡須,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不錯,我們必須藉此機會,給皇帝施壓,讓他明白,維護皇室尊嚴和朝廷穩定才是首要之事。哼,不過是個後宮女子,卻妄圖憑借身世攪亂局勢,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管。”

在他們的策劃下,民間也開始流傳起各種謠言。街頭巷尾,人們交頭接耳,說蘇懷玉是前朝餘孽,妄圖複闢,整個京城人心惶惶。那些謠言就像瘟疫一般迅速蔓延,使得原本平靜的京城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大理寺卿趙銘接到聖旨後,只覺壓力如山。他深知此事棘手,稍有不慎,便可能得罪朝中權貴,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但聖命難違,他只能硬著頭皮上。

趙銘首先傳訊了幾位帶頭上書的大臣,然而這些大臣早有準備,個個油滑得像泥鰍。他們坐在大理寺的審訊室裡,翹著二郎腿,一口咬定蘇懷玉身世可疑,對背後指使之事卻守口如瓶。無論趙銘如何旁敲側擊、厲聲質問,他們都不為所動,還反過來指責趙銘偏袒蘇懷玉。

趙銘無奈,只能從民間謠言入手,派出大量衙役,四處打聽訊息。衙役們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詢問每一個可能知情的人。他們在茶館、酒肆、集市中奔波,不放過任何一個蛛絲馬跡。

經過一番艱苦的排查,終於有了一絲線索。一個街頭混混酒後失言,透露出有人出錢讓他們在市井中散佈謠言。趙銘順藤摸瓜,發現這些錢來自一個神秘的錢莊,而錢莊的幕後老闆與林鶴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就在趙銘準備深入調查林鶴天時,卻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警告他不要再查下去,否則後果自負。信紙上沒有落款,只有一行用鮮血寫成的字,觸目驚心。趙銘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是聖命,違背聖意,他將犯下欺君之罪;一方面是未知的威脅,繼續查下去,他和家人的性命或許都難以保全。

蘇懷玉得知趙銘調查受阻後,決定主動出擊。她想起翠姨曾說過,柳如眉當年離開皇宮時,曾留下一些信物,或許這些信物能成為證明自己清白的關鍵。

於是,蘇懷玉和蕭淵再次秘密前往翠姨的住處。馬車在蜿蜒的小道上疾馳,馬蹄聲踏破了郊外的寧靜。翠姨看到他們到來,十分驚訝。

“姑娘,出什麼事了?”翠姨關切地問道,她看著蘇懷玉憔悴的面容,心中滿是擔憂。

蘇懷玉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翠姨。翠姨聽後,沉思片刻,說道:“當年小姐離開時,留下一個木盒,說若有朝一日她的後人遇到麻煩,可以開啟看看。”

說著,翠姨從床底下拿出一個陳舊的木盒,上面刻著精緻的梅花圖案。木盒上落滿了灰塵,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開啟木盒,裡面放著一封書信和一塊玉佩。書信是柳如眉寫給先皇的,字裡行間飽含深情,訴說著她對先皇的思念和對皇室的忠誠;玉佩則是先皇送給柳如眉的定情信物,上面刻著皇家的印記,在陽光下閃爍著溫潤的光芒。

蘇懷玉拿著這些信物,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回到皇宮後,蕭淵立即召集大臣,當眾展示了這些信物。

“諸位愛卿,蘇懷玉乃前朝忠臣之後,她的祖先對皇室忠心耿耿,何來謀逆之說?你們僅憑一些無端的謠言,就聯名彈劾,是何居心?”蕭淵的目光冷冷地掃過眾人,那眼神彷彿能穿透人心,讓一些心懷鬼胎的大臣不寒而慄。

林鶴天臉色微變,但仍強作鎮定,他向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這些信物也可能是偽造的,不可輕信。說不定是蘇懷玉為了脫罪,故意找人制作的。”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趙銘站了出來,他將調查到的線索一一呈上,直指林鶴天是幕後主使。

“宰相大人,您指使他人散佈謠言,擾亂朝綱,如今證據確鑿,您還有何話說?”趙銘義正言辭地說道,他挺直了腰桿,毫不畏懼地直視林鶴天的眼睛。

林鶴天見大勢已去,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陛下,臣一時糊塗,犯下大錯,請陛下恕罪。”他的聲音顫抖,額頭上滿是汗珠,原本威嚴的面容此刻變得無比狼狽。

蕭淵看著跪在地上的林鶴天,臉色鐵青,怒聲喝道:“林鶴天,你身為宰相,不思為國效力,卻為一己私利,妄圖陷害無辜,朕定要重重懲處!來人,將林鶴天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這場風波終於暫時平息,蘇懷玉也洗清了冤屈。但她知道,這後宮和朝堂,永遠不會真正平靜,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她和蕭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