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章節報錯
第 95 章
在皇宮的日子,宛如一首悠揚舒緩的樂章,每一個音符都跳躍著溫馨與歡樂。蘇懷玉的小皇子景軒與楚蓮的孩子,恰似兩顆璀璨的星星,成為皇宮裡最耀眼、最活潑的存在。他們那純真無邪、天真爛漫的笑聲,在宮殿那長長的、雕樑畫棟的長廊中回蕩,在繁花似錦、綠樹成蔭的花園裡縈繞,給平日裡莊嚴肅穆、規矩森嚴的皇宮增添了許多靈動的生氣。
而在這一段段歡樂的時光裡,鐵鍋,這只曾經憑借一己之力拯救京城百姓於疫病肆虐之中的禦鵝,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兩個孩子最親密、最喜愛的玩伴。
鐵鍋,早已不再是當年那隻威風凜凜、意氣風發、活力四射的年輕禦鵝了。無情的歲月宛如一把刻刀,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淺淺、難以磨滅的痕跡。它身上的羽毛,不再像初入皇宮時那般潔白如雪,在時光的摩挲下,如今已略顯灰暗,失去了往日的光澤。
它的動作也變得遲緩而笨拙,每走一步,都帶著幾分蹣跚與艱難,彷彿在訴說著那些歷經的滄桑。但它看向兩個孩子的眼神,依舊是那般溫和而明亮,其中蘊含的喜愛與親暱絲毫未減,彷彿兩個孩子是它生命中最珍貴的寶物。
每天,只要一有空,孩子們就會像兩只歡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到禦花園那波光粼粼的池塘邊,滿心歡喜地去找鐵鍋玩耍。他們會小心翼翼地蹲在鐵鍋身邊,伸出稚嫩的小手,輕輕撫摸它那不再順滑的羽毛,動作輕柔得如同在撫摸世間最珍貴的寶物。
隨後,他們會從隨身帶著的小竹籃裡,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最鮮嫩的青草,遞到鐵鍋嘴邊。鐵鍋也總是親暱地蹭蹭他們的小手,喉嚨裡發出“嘎嘎”的叫聲,那聲音彷彿是在與孩子們輕聲交談,又像是在訴說著對他們的喜愛與依賴。
然而,蘇懷玉每次看到日漸衰老的鐵鍋,心中便會湧起無盡的感慨與深深的憐惜。她十分清楚,鐵鍋為皇宮、為京城的百姓付出了太多太多。曾經,在疫病橫行、百姓陷入絕望之時,是鐵鍋挺身而出,以它獨特的能力,引領眾人找到了救治的方法,拯救了無數鮮活的生命。
如今,它已步入暮年,身體和精力都大不如前,是時候讓它回歸自然,去過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了。經過深思熟慮,蘇懷玉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放鐵鍋回歸田園。
當蘇懷玉把這個決定告訴兩個孩子時,他們原本充滿笑意的眼睛裡,瞬間被不捨與難過填滿。小皇子景軒眼眶泛紅,晶瑩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他緊緊拉著蘇懷玉的手,帶著哭腔說道:“母妃,我們捨不得鐵鍋走,它走了誰陪我們玩呀。”說著,豆大的淚珠便滾落下來。
楚蓮的孩子也在一旁默默流淚,小小的身子微微顫抖,他緊緊抱著鐵鍋,彷彿只要抱得足夠緊,鐵鍋就不會離開。
蘇懷玉見狀,心疼地蹲下身,溫柔地撫摸著他們的頭,輕聲細語地說道:“孩子們,鐵鍋老了,它更適合在廣闊無垠的田園裡安享晚年。我們要多為它著想,讓它去過自己真正喜歡的生活。而且,田園才是它最初的家,那裡有它最熟悉的氣息和最自在的天地呀。”在蘇懷玉耐心又溫暖的開導下,孩子們雖然心中依舊被濃濃的不捨佔據,但也漸漸開始理解這個決定,只是那難過的情緒,依然在他們小小的心中揮之不去。
放歸的那天,陽光格外溫暖,宛如一層金色的薄紗,輕柔地灑在大地上。微風輕輕拂過,禦花園裡的花朵輕輕搖曳,紅的、粉的、紫的花瓣相互交織,彷彿在跳著一支憂傷的送別之舞,似乎也在為鐵鍋送行。
蘇懷玉身著華服,帶著兩個孩子,還有一群身著整齊服飾、神色莊重的宮中侍衛和侍女,簇擁著鐵鍋緩緩走出皇宮。鐵鍋似乎也敏銳地感受到了這特殊而又略帶哀傷的氛圍,它走得很慢很慢,脖子伸得長長的,不時回頭看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皇宮,看著身邊這些曾經一起度過無數時光的人們,眼神中滿是眷戀與不捨。
訊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百姓們得知鐵鍋要回歸田園,紛紛自發地從四面八方趕來送行。一時間,街道兩旁站滿了人,密密麻麻,水洩不通。大家的臉上都帶著濃濃的不捨與深深的感激,他們有的眼中含淚,有的手中拿著為鐵鍋準備的食物,想要在它離開前,再為它做些什麼。
當鐵鍋和眾人走到城門口時,百姓們早已在此等候多時。人群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率先高喊:“鵝神慢走!”這一聲呼喊,飽含著無盡的敬意與不捨,瞬間引發了人群的共鳴。百姓們紛紛跟著高呼:“鵝神慢走!鵝神慢走!”那聲音此起彼伏,越來越響亮,彷彿洶湧的浪潮,響徹雲霄,久久回蕩在京城的上空。
鐵鍋帶著它的鵝群,邁著略顯遲緩卻又堅定的步伐,緩緩邁出城門,走向廣闊無垠的田園。它的身影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有些孤單落寞,卻又充滿了對自由的嚮往與奔赴新生活的氣息。蘇懷玉和孩子們站在城門口,眼睛緊緊盯著鐵鍋遠去的方向,久久不願離去。
小皇子景軒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鐵鍋,你要好好的,我們會想你的。”他一邊哭,一邊揮舞著小手,似乎想把自己的思念與牽掛都傳遞給鐵鍋。楚蓮的孩子也默默流淚,肩膀微微顫抖,他輕輕揮手向鐵鍋告別,嘴唇微微顫動,似乎在說著無聲的祝福。
隨著鐵鍋的離去,它的故事卻在京城百姓的口中代代相傳,成為了一段永不褪色的傳奇。它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疫病的黑暗中為百姓點亮了希望的曙光,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成為了百姓心中至高無上的英雄。而它回歸田園的這一天,也成為了京城百姓心中永恆難忘的記憶。
蘇懷玉看著遠去的鐵鍋,心中默默祝福:“願你在田園裡,安享餘生,自由自在。”兩個孩子雖然心中滿是難過與不捨,但也在這一場離別中,學會了成長與放手,懂得了尊重和成全他人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