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章節報錯
第 67 章
北境戰場的捷報猶如一陣春風,迅速吹遍了整個國家,一時間,舉國歡慶,皇宮內更是一片歡騰的景象。皇帝龍顏大悅,興致勃勃地大擺慶功宴,朝堂上下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慶功宴上,宮殿內燈火輝煌,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喜悅的面龐。大臣們身著華麗的朝服,衣袂飄飄,紛紛舉杯,向立下赫赫戰功的謝無歧致敬。他們的話語中滿是欽佩與贊嘆,稱贊謝無歧是國之棟梁,是拯救國家於危難的英雄。“瑞王此次奇襲敵營,以少勝多,實乃我朝之幸,真乃戰神在世!”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感慨道,眼中滿是贊賞。眾人紛紛附和,宴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彷彿戰爭的陰霾已經徹底消散。
然而,這份喜悅如同絢麗的煙花,雖燦爛卻短暫,並未持續太久。蠻族雖在之前的奇襲中遭受重創,軍隊折損大半,士氣低迷,但他們生性野蠻貪婪,賊心不死,一直蟄伏在暗處,暗自積蓄力量,等待著複仇的時機。他們如同隱匿在黑暗中的惡狼,時刻窺視著,謀劃著給對手致命一擊。當他們敏銳地察覺到我軍因勝利而有所鬆懈,防備逐漸鬆弛時,便毫不猶豫地再次發起了兇猛的進攻。
一日清晨,北境的天空被滾滾烏雲籠罩,黑沉沉地壓下來,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彷彿一場巨大的災難即將降臨。突然,震天動地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蠻族軍隊如洶湧的潮水般湧來,他們騎著高大的戰馬,手持鋒利的兵器,臉上帶著兇狠的神情。馬蹄聲震得大地顫抖,揚起漫天的塵土,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勢不可擋。
此時,我軍部分士兵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思想上有所麻痺,防備也變得鬆懈。面對蠻族突如其來的襲擊,一時間陣腳大亂,陷入了慌亂之中。士兵們匆忙拿起武器,卻因準備不足,顯得手忙腳亂。有計程車兵還沒來得及穿上戰甲,就被敵軍的利箭射中;有計程車兵在混亂中迷失了方向,四處逃竄。
謝無歧正在營帳中全神貫注地檢視地圖,謀劃下一步的防禦部署,力求鞏固勝利成果,確保邊境長治久安。突然,尖銳的警報聲劃破長空,他心中一緊,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妙。他迅速穿戴好戰甲,動作敏捷而熟練,每一個扣帶都系得緊緊的,確保戰甲合身穩固。他手持長槍,槍身寒光閃爍,飛奔出營帳。
只見戰場上塵土飛揚,遮天蔽日,蠻族的騎兵橫沖直撞,所到之處一片混亂。他們揮舞著長刀,肆意砍殺,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讓人膽戰心驚。謝無歧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此時軍心穩定至關重要,一邊迅速組織士兵抵抗,一邊大聲呼喊,聲音如同洪鐘般在戰場上回蕩:“兄弟們,不要慌亂!保持陣型,聽我指揮!我們是保衛家國的勇士,絕不能退縮!”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如同黑暗中的燈塔,給慌亂計程車兵們帶來了一絲希望和勇氣。
但敵軍來勢洶洶,且早有預謀,戰術配合默契,攻勢淩厲。他們利用騎兵的機動性,不斷沖擊我軍防線,我軍逐漸陷入了被動。士兵們雖奮力抵抗,但在敵軍的猛烈攻擊下,防線逐漸出現了漏洞。
謝無歧見狀,心急如焚,決定親自帶領精銳部隊沖鋒,試圖以勇猛的突擊打亂敵軍的進攻節奏,扭轉戰局。他一馬當先,騎著一匹矯健的黑馬,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沖入敵陣。長槍在他手中揮舞得虎虎生風,每一次刺出都帶著強大的力量,敵軍紛紛倒下。士兵們見王爺如此英勇,士氣大振,心中的恐懼也消散了不少,都奮力拼殺,以死相搏。
然而,蠻族此次派出了他們最精銳的勇士,其中一名身材魁梧的蠻族將領盯上了謝無歧。這名將領身高八尺有餘,肌肉發達,如同小山一般。他揮舞著一柄巨大的戰斧,戰斧足有常人手臂粗細,斧刃鋒利無比,閃爍著森冷的寒光。他咆哮著向謝無歧沖了過來,戰斧帶著呼呼的風聲,威力驚人,所到之處無人能敵。
謝無歧與之展開了激烈的搏鬥,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謝無歧憑藉著精湛的武藝和靈活的身法,巧妙地躲避著戰斧的攻擊,同時尋找機會反擊。戰鬥中,局勢瞬息萬變,謝無歧一個不慎,被對方的戰斧劃傷了手臂,鋒利的斧刃劃過他的戰甲,鮮血瞬間染紅了衣袖。但他緊咬牙關,忍住疼痛,繼續戰鬥,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意志,彷彿傷痛無法動搖他分毫。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我軍雖頑強抵抗,但面對蠻族的精銳部隊,仍傷亡慘重。戰場上橫七豎八地躺著士兵們的屍體,鮮血染紅了土地,一片慘烈景象。謝無歧深知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繼續硬拼只會導致全軍覆沒。他一邊指揮部隊且戰且退,利用地形優勢與敵軍周旋,一邊派人火速向朝廷求援,希望能得到支援,扭轉戰局。
戰報以最快的速度傳回皇宮,整個朝廷震驚不已。皇帝得知謝無歧受傷,北境戰事吃緊,局勢危急,龍顏大怒,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筆墨紙硯都被震得跳了起來:“這些蠻族竟敢如此囂張,背信棄義,朕定要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皇帝在朝堂上踱步沉思,臉色陰沉得可怕,彷彿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眾大臣們也都面露擔憂之色,紛紛進言。有的大臣建議增派援兵,認為只要兵力充足,便能擊退敵軍:“陛下,當務之急是立刻增派大軍前往北境,支援瑞王,以解燃眉之急。”有的主張與蠻族和談,試圖透過外交手段解決爭端:“戰爭只會帶來更多的傷亡和損失,不如與蠻族和談,以換取邊境的和平。”但都被皇帝一一否決,皇帝認為增派援兵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和談則是示弱的表現,只會讓蠻族更加囂張。
最終,皇帝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禦駕親徵。他認為,只有自己親臨戰場,才能最大程度地鼓舞士兵計程車氣,激發他們的鬥志,徹底擊退蠻族,保家衛國。皇帝看著滿朝文武,目光堅定,神色嚴肅地說:“朕身為一國之君,如今國家有難,將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朕又怎能坐視不管?朕將禦駕親徵,與將士們並肩作戰,定要將蠻族趕出我朝邊境,捍衛國家的尊嚴和領土完整!”
此決定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有的大臣極力勸阻,擔心皇帝的安危:“陛下乃萬金之軀,關乎國家社稷,是天下百姓的主心骨,怎能輕易涉險?前線之事,可派得力將領前往,陛下坐鎮後方,統籌全域性,才是萬全之策。”但皇帝心意已決,他神色凝重,緩緩說道:“朕心意已決,此次親徵,不僅是為了擊退敵軍,更是為了向天下彰顯我朝的威嚴,讓百姓安心。朕要讓所有人知道,我朝不可欺,犯我疆土者,雖遠必誅!”
於是,皇帝開始著手籌備親徵事宜。他精心挑選了最精銳的禦林軍,這些士兵都是從萬千將士中選拔出來的精英,武藝高強,忠誠可靠。他還下令準備了充足的糧草和兵器,確保物資供應充足。同時,他任命了幾位經驗豐富的將領隨行,協助他指揮作戰,這些將領都身經百戰,在戰場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指揮才能。
整個皇宮和朝堂都忙碌了起來,緊張的氣氛彌漫在每一個角落。工匠們日夜趕工,打造兵器、修繕戰甲;糧草官們仔細清點糧草,確保數量充足;士兵們加緊訓練,提升戰鬥技能。而遠在北境的謝無歧,在得知皇帝要禦駕親徵後,心中既感動又擔憂。他深知皇帝此舉的意義,這將極大地鼓舞全軍士氣,但也擔心皇帝的安危。他強忍著傷痛,繼續整頓軍隊,鼓舞士兵們計程車氣,準備迎接接下來更為激烈的戰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