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章節報錯
第 56 章
火鍋宴上,蘇懷玉留意到,一位頭發幾乎全白的老奶奶,在寒風中微微顫抖,身旁是個瘦弱的小孫子,眼巴巴地望著鍋中翻滾的食物。蘇懷玉立刻盛了滿滿一碗,裡面有鮮嫩的肉片、煮得軟糯的蔬菜,小心翼翼地端到祖孫倆面前。她輕輕蹲下,將碗遞給老奶奶,溫柔說道:“奶奶,快吃點熱乎的,身子暖了,心裡也就不那麼怕了。”老奶奶滿是皺紋的手顫抖著接過碗,混濁的雙眼噙滿淚水,嘴唇哆嗦,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緊緊握住蘇懷玉的手,那手上粗糙的觸感,傳遞著無盡的感激。
不遠處,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起初還帶著些拘謹和不好意思,但在火鍋溫暖的氛圍感染下,也逐漸放鬆下來。他們大口吃著食物,一邊吃一邊交流著逃生時的驚險瞬間。其中一個小夥子聲音洪亮地說:“要不是抱住了那根木頭,我這條命可就沒了!”其他人紛紛點頭,感慨著劫後餘生的幸運。蘇懷玉走過去,微笑著聽他們講述,不時插幾句話,詢問他們身體狀況,有沒有受傷。小夥子們看著這位親切的娘娘,心裡暖乎乎的,原本對未來的迷茫,也因為這一頓火鍋和蘇懷玉的關心,淡去了不少。
還有一群婦女圍坐在一起,一邊吃,一邊低聲哭訴著失去家園和親人的痛苦。蘇懷玉走到她們身邊,靜靜地聽著,等她們情緒稍微平複,才輕聲安慰:“姐妹們,災難總會過去的,只要人還在,就有希望。朝廷會幫咱們重建家園,日子會好起來的。”婦女們抬起滿是淚痕的臉,看著蘇懷玉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力量,她們相互依偎,彼此安慰,原本被悲傷填滿的心,也慢慢有了一絲慰藉。
蘇懷玉穿梭在人群中,不斷給大家添食物、遞碗筷,傾聽著他們的心聲。她將災民們提到的各種需求和困難,一樁樁、一件件,詳細地記錄在隨身攜帶的本子上。從缺少禦寒衣物,到重建房屋所需的材料,再到受災兒童的教育問題,她都一一銘記在心,想著回宮後一定要詳細告知蕭淵,不能遺漏任何一個細節。
天色漸漸暗下來,火鍋宴也接近尾聲。但溫暖和希望的種子,已經在這片被災難洗禮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災民們的臉上,不再只有絕望和無助,多了幾分對未來的期待。他們看著蘇懷玉和士兵們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滿感激,紛紛表示,一定會堅強起來,和朝廷一起,重建自己的家園。
而此時,在皇宮的禦書房裡,蕭淵正對著堆積如山的奏摺發愁。這些奏摺來自各個受災地區,每一份都詳細彙報著災情的嚴峻和賑災工作的艱難。蕭淵揉了揉疲憊的太陽穴,眼中滿是焦慮。他看著奏摺上關於糧食短缺、物資分配不均的問題,心急如焚。
就在這時,蘇懷玉派來送信計程車兵匆匆趕到,將她記錄的災民需求和現場情況,以及自己的想法,一併呈遞給蕭淵。蕭淵趕忙開啟信件,認真閱讀起來。蘇懷玉在信中不僅描述了火鍋宴上災民們的狀態,還詳細分析了當前賑災工作的不足,以及對未來重建家園的建議。她提到,各個受災地區情況複雜,受災程度不同,現有的賑災點太少,導致物資發放不及時,很多偏遠地區的災民無法及時得到救助;還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需求,合理分配物資,優先保障老人、兒童和傷病員的基本生活。
蕭淵看完信,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登基之初,曾立志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可如今這場洪災,卻讓無數百姓受苦受難。他深知,賑災不僅僅是發放物資,更是要給百姓希望,穩定民心。而蘇懷玉的建議,讓他看到了改進的方向。
第二天一大早,蕭淵便緊急召集大臣們商議賑災之事。大臣們魚貫進入禦書房,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凝重的神色。蕭淵坐在龍椅上,表情嚴肅,他先是將蘇懷玉信中的內容向大臣們轉述了一遍,然後目光掃視著眾人,問道:“眾愛卿,對於此事,你們有何看法?”
戶部尚書率先站出來,微微皺眉說道:“陛下,蘇昭儀所言極是。此次受災範圍廣,賑災物資的分配和運輸確實存在很大問題。現有的賑災點,確實難以滿足眾多災民的需求。而且,物資在運輸過程中,也時常出現損耗和延誤的情況。”
禮部侍郎也上前一步,憂心忡忡地說:“陛下,如今百姓受災,人心惶惶。我們不僅要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還要考慮到災後的重建和安撫工作。重建家園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都需要我們提前做好規劃。”
其他大臣們也紛紛點頭,表達著自己的看法和擔憂。一時間,禦書房內議論紛紛。蕭淵靜靜地聽著,心中也在權衡著各種方案。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蕭淵終於做出決定。他目光堅定地說:“從即日起,各州增設賑災點,務必保證物資及時送到災民手中。每個賑災點,都要安排得力的官員負責,嚴格監督物資的發放,杜絕貪汙腐敗現象。同時,根據受災地區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物資,優先保障受災嚴重地區和弱勢群體的需求。”
為了確保旨意能夠有效執行,蕭淵還詳細安排了後續的工作。他任命了幾位清正廉潔、能力出眾的官員,分別前往各個受災地區,負責協調賑災工作。他親自叮囑這些官員:“此次賑災,關乎百姓生死,關乎國家穩定。你們一定要盡心盡力,不可有絲毫懈怠。若有官員敢貪汙賑災物資,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官員們領命而去,蕭淵又馬不停蹄地安排戶部,加大對賑災物資的籌備力度。他要求戶部統計各地的物資需求,盡快調配糧食、衣物、藥品等物資,運往受災地區。同時,他還下令工部,制定詳細的災後重建計劃,為百姓重建家園做好準備。
蕭淵下旨“各州增設賑災點”的訊息,如同一束光,迅速傳遍了各個受災地區。災民們得知後,心中充滿了希望。他們原本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那些原本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們,也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他們相信,在朝廷的關懷和幫助下,一定能夠度過這場災難,重建美好的家園。
蘇懷玉在完成火鍋宴後,又在受災地區停留了幾日,協助當地官員安撫災民,分發物資。她看到災民們逐漸恢複了生氣,心中感到無比欣慰。她知道,這場災難雖然可怕,但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