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午後,熾熱的陽光毫無遮攔地穿透雕花窗欞,直直灑落在禦書房的案幾上。蕭淵坐在堆積如山的奏摺後,眉頭擰成了個“川”字,手中朱筆有一下沒一下地輕點桌面,發出沉悶的聲響。他只覺太陽穴突突地跳,眼前的奏摺密密麻麻如蟻群,每一本都承載著朝廷諸事,可不少大臣行文拖沓,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也能洋洋灑灑堆砌數千字,實在讓他頭疼不已。

這時,蘇懷玉端著一碗剛出鍋的麻辣燙,嫋嫋熱氣裹挾著麻辣鮮香,哼著輕快小曲兒邁進禦書房。“陛下,嘗嘗我新琢磨出來的美味!”她笑語盈盈,可目光觸及蕭淵疲憊面容和滿桌奏摺時,笑容瞬間僵住,關切問道:“陛下,您這是怎麼啦?”

蕭淵苦笑著抬手,指了指那摞奏摺,無奈道:“你瞧瞧,這些大臣寫奏摺毫無簡潔之態,翻來覆去說些廢話,朕看得腦袋都快炸開了。”

蘇懷玉放下麻辣燙,隨手拿起一本奏摺翻了翻,果不其然,通篇密密麻麻的文字,一件地方農事能扯到上古農桑之法,瑣碎細節羅列無數。她眼珠子滴溜一轉,突然拍手道:“陛下,我有個主意!您下道旨意,規定奏摺超過千字就扣俸祿。大臣們為了保住俸祿,肯定會精簡內容。”

蕭淵聽了,眼中閃過一絲光亮,旋即又猶豫起來:“這法子能行?大臣們怕是要反對吧。”

蘇懷玉滿不在乎地擺擺手:“陛下乃天子,這點小事還拿不定主意?再說,這是為了提高辦事效率、節省朝廷資源吶!”

蕭淵思忖片刻,最終點頭:“行,那就試試。不過,要是大臣們極力反對,這事兒可就棘手了。”

旨意一下,朝堂像炸開了鍋。老臣李大人胡須抖個不停,顫顫巍巍邁出佇列,雙手捧著笏板,聲音洪亮卻帶著幾分憤慨:“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古往今來,臣子上書,詳盡為要。限制字數,如何詳述事由?豈不誤了國家大事!”李大人為官數十載,一向以學識淵博、嚴謹認真著稱,在朝中威望頗高,他這一開口,便有不少老臣紛紛附和。

“是啊陛下,奏摺乃臣子與陛下溝通之要道,如此限制,實乃不妥。”王大人也跟著搖頭,臉上滿是憂慮。

“這簡直是對我等臣子的刁難!”孫大人更是激動,鬍子都氣得翹了起來。

其他大臣也紛紛加入聲討,有的皺眉指責這是對臣子的不尊重,有的擔憂會阻礙政務傳達。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蕭淵望著下方爭論不休的大臣,不禁頭疼欲裂。

蘇懷玉聽聞大臣反對,決心幫蕭淵排憂解難。她對蕭淵說:“陛下,要不咱們做個示範,讓大臣們瞧瞧精簡奏摺的妙處。您挑本冗長的奏摺,我來改短,再讓大臣們對比,高下立見。”

蕭淵覺得此計可行,便挑出一本厚如磚塊、字數最多的奏摺遞給蘇懷玉。蘇懷玉回到宮殿,埋首研究起來。這本奏摺彙報地方水利工程進展,可大臣寫得極為囉嗦,工程背景反複提及,無關緊要的細節更是長篇累牘,什麼施工隊伍哪天吃了頓好飯都要詳細記錄。

蘇懷玉提筆,大刀闊斧刪減。她精準保留關鍵資訊,如工程進度、遇到的技術難題和解決方案,將那些冗長廢話一股腦刪除。原本厚厚一本奏摺,經她之手,精簡成不到兩百字,內容卻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蕭淵拿著修改後的奏摺,再次召集大臣。他將兩本奏摺攤開展示,說道:“眾愛卿,看看,這本是原樣,這本是蘇美人修改後的。同樣彙報水利工程,諸位覺得哪本更好?”

大臣們瞧著兩本奏摺,一時啞然。片刻後,年輕的趙大人站出來,恭敬說道:“陛下,臣以為蘇美人修改後的奏摺簡潔明瞭,一目瞭然。既能節省陛下時間,也能讓臣等迅速把握重點。”趙大人是朝中的後起之秀,思想較為開明,一直主張革新政務流程。

“趙大人所言極是,簡潔的奏摺確實更便於陛下審閱。”錢大人也跟著附和,他主管錢糧事務,深知高效政務的重要性。

其他年輕大臣紛紛點頭贊同,可李大人等一眾老臣依舊滿臉不情願。李大人輕咳一聲,說道:“哼,這不過是取巧罷了,如此簡略,如何體現對朝廷事務的重視?”

然而,李大人並不甘心。回到家中,他閉門不出,挑燈夜戰,決心寫一封能說服皇帝收回成命的求情信。他鋪開宣紙,飽蘸濃墨,用最華麗、最晦澀的文言文抒發己見。信中,他引經據典,從《周禮》中的治國方略談到本朝制度沿革,又從歷代賢君理政之道闡述奏摺詳盡的重要性,洋洋灑灑寫了數千字,自覺邏輯嚴密、文采斐然。

次日,李大人鄭重將求情信呈給蕭淵。蕭淵看著密密麻麻的文字,無奈苦笑,對蘇懷玉說:“這李大人,真是執著。你瞧瞧,寫這麼多,朕都不知從何看起。”

蘇懷玉接過信,快速瀏覽一番,笑道:“陛下,李大人怕是沒領會您的意思。不過,這倒給了咱們機會,讓大家看看,即便用文言文,也不必長篇大論才能表意。”

於是,蘇懷玉伏案提筆,將李大人的求情信翻譯成簡潔白話文,還把字數嚴控在五百字以內。她不僅保留了信中的核心觀點,還在關鍵處加上了通俗易懂的解釋,使內容更加清晰易懂。

蕭淵拿著修改後的信,再次召集大臣。他將兩封信並排擺開,說道:“眾愛卿,同樣內容,簡潔表達不僅不影響意思傳達,反而更易理解。往後,大家寫奏摺,就按這標準來。”

李大人看著自己那冗長的信件和蘇懷玉修改後的簡潔版本,心中雖仍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認,修改後的內容確實更加清晰明瞭。他沉默片刻後,微微拱手道:“陛下聖明,臣等日後定當注意奏摺篇幅。”

經此一役,大臣們徹底領會蕭淵的決心。此後,奏摺字數銳減,內容愈發精煉,朝廷辦事效率大幅提升。而蘇懷玉的“奏摺超千字扣俸祿”建議,被眾人戲稱為“麻辣燙新政”,在朝廷內外傳為佳話,成為提高朝廷政務效率的一段傳奇。從那以後,朝堂上的風氣也為之一變,大臣們在撰寫奏摺時都格外注意語言的簡潔和重點的突出,每次朝會討論政務也因為奏摺的清晰明瞭而變得更加高效。而蘇懷玉也因為這件事,在朝廷中贏得了不少大臣的認可,她偶爾參與朝政討論時,提出的一些觀點也開始被大家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