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出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眾人又看過去,說話的是大將徐盛。
「其一,楚國百姓十年前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
徐盛掃視那些文臣,緩緩說道。
「朝廷苛稅、賣官賣爵、貪官橫行、餓殍遍地、易子相食、黃巾四起。今天的楚國百姓過的又是什麼樣的日子?蕪湖的碼頭每日都是進出的大船,道路上往來的商人絡繹不絕,工廠裡的絲綢堆滿倉庫,耕種者有其田,百姓存糧的米缸溢了出來要拿去公會販售,平民幼子可免三年學費,每日早起吵醒臣的都是朗朗書聲。去年王上遇險,百姓奔走相告,壯年者四處求購甲胃、提著米袋跑去軍營報到,六旬老叟皆恨不得投身軍旅以報大王!民心之堅,宛若磐石,豈是張刺史所說的那般輕易可以撼動?眼下楚國困難,哪怕徵調些許,百姓必無怨言。」
「其二,北征徐漢,既報國仇,又得徐州,軍心振奮。軍隊重整不過是稍欠磨合,只有要王上號令,全軍上下皆有無往不勝之信心!」
「其三,至於勝負無常,難道我等楚軍將領只能打必勝之仗嗎?還等個三五年再出兵?秦軍已經拿下漢中郡了!收拾掉張魯殘餘的勢力用不了幾個月,秦軍隨時會揮軍南下攻打蜀地!只有現在出兵拿下永安這塊墊腳石,等變局發生時,是趁隙攻打成都,還是妨礙秦軍進攻,我軍才能做出適當反應。不然我軍只能乾瞪眼,坐視秦人拿下蜀地。」
徐盛話還沒說完,軍方那邊就已經嚷嚷了起來。
「哎呀,說的好!」
「好小子,咱們幾個大老粗裡就你最會說話!」
程普、黃蓋兩位老將軍還一個勁給徐盛豎大拇指。
此前征戰都是朝廷府庫所存錢糧,厚積薄發罷了。眼下府庫難以支援再起戰事,按軍方的意思顯然是,苦一苦百姓。
畢竟局勢不等人啊。
哪有隻打有準備之戰的道理?
拿下永安郡,以便應對秦軍是真的說到了諸將的心坎裡。
張紘見狀直皺眉頭,繼續說道。
「蜀兵或許未必有多強的戰力,但是蜀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然掌兵將領如此輕視,只怕驕兵必敗啊。王上三思!」
這話確實頗為得罪人的。
脾氣火爆的黃蓋將軍當即指著張紘罵道。
「張老頭,我敬重你把建業經營得風風火火的本事,但你怎敢如此說話!當我不敢揍你嗎?」
孫策眼見場面快要失控,大喝了一聲。
「肅靜!」
大臣們頓時安靜了下來,轉頭看向孫策。
孫策這才開口道。
「位列臣工都是楚國的股肱之臣,也都是在為楚國謀劃,豈能像街頭吵架一般互相謾罵?」
「臣等知罪。」
張紘、黃蓋見孫策又說自己是股肱之臣,又說起大家都是為楚國謀劃,末了只輕輕責備了一句,兩人當即低頭認錯。
見場面安靜了下來,孫策看向糜竺,問道。
「糜竺先生怎麼看?」
糜竺愣了一下,沒想到孫策會問他,然後連忙回答道。
「如此大事還需王上獨斷。」
孫策又掃視眾人,問道。
「眾位臣工,還有別的意見要說嗎?」
「王上,張大人所言是為楚國積蓄國力,徐將軍所言是為楚國爭取最大的利益。相信不管採取哪條策略,只要我等齊心協力,都能使楚國更加強盛。王上只管下令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