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孤城(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九十二章孤城
樸素無華的議事廳裡,此刻悄無聲息。
這並非無人就座,從左往右,從前到後,堂下眾人錯落有序,關羽、諸葛亮、糜竺、孫乾、劉封、周倉等人赫然坐於在其中。
如何取勝?
時至今日,徐漢如何生存?
這場本該讓眾人暢所欲言的會議,可誰能給出答案?
下邳只剩下一萬精兵,臨時徵募了八千餘新兵,再加上關羽退回的殘兵勉強湊夠了兩萬士卒。可要知道,徐州已經在楚軍開戰之前徵募過一次青壯了,這次僅下邳一城又徵募八千人,其戰力如何,不言而喻。
反觀楚軍,七萬精兵手持復仇的大旗,攜勝利之勢滾滾而來,加上降兵和淪陷地投誠的世傢俬兵,足有八萬餘人。不管是兵力的質量、數量,還是士氣,都遠超漢軍。
“楚軍圍住四門,四面射來勸降書。眾位,以為如何?”
該投降嗎?
沒有一個人敢開這個口。
堂下眾人或許還有一絲出人頭地的機會,但對於現在坐於堂上的那一位來說,投降只能換來沒有盡頭的監牢。
眾人不由低下頭,盯著面前的地板,彷彿那裡雕琢著稀世的畫卷。
只有一人敢直視劉備的雙眼。
“大哥,輸就輸了。無論如何,我和三弟拼著性命也會護你北上,眼下暫時投靠曹操,他日未必沒有東山再起之日!”
在關羽看來,投降根本就不是一個選項。
關羽身旁的位置此刻空置著,那本是張飛的座位,因其重傷休養而缺席了這次會議。
關羽的這番話宛如寒冬的暖陽,照在劉備的心頭,讓他僵硬的身體得到了一絲力量。
劉備一臉的掙扎終於慢慢平復,他的臉上留下了一絲不甘、一絲惋惜,卻承認了失敗的事實。
“不想竟會變成今日這般局面······”
徐漢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般困境?
這個問題,其實眾人心裡都有答案。
第一敗,漢魏聯手。數十萬大軍絞殺的大戰,在有心算無心之下,楚國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可偏偏就讓最關鍵的孫策逃回了江東。這一去,不但之前謀劃的利益變得遙不可及,更是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第二敗,琅邪之戰。此戰之後,處在劣勢的徐漢再也維持不住防線,大幅潰敗,只能苦苦掙扎等待機會。
第三敗,荊州之戰。蜀國三萬精兵耗時兩個多月竟拔不掉一座兵力空虛的江陵城。秦國兩萬精兵突襲,迅速拿下新野,卻又終究敗於水戰,連襄陽的城頭都未能見到。至此,徐漢最後的生機也已泯滅。
我們錯失的機會太多了,又或者說,楚國太強大了,他在危急中爆發出來的力量遠遠超乎了世人的想象。
“若不是軍師大人力主聯魏伐楚,我大漢何至於今日?”
開口的是下邳城內一個世家家主,列席於劉備文臣的末座,但他的話似乎得了許多世家的認同,責難的聲音此起彼伏,一齊刺向了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