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補陽還五(第1/3頁)
章節報錯
許承躍想起,陳瑾曾對他說過,她的父親陳崇義和母親江源結婚後不久,就和陳瑾的爺爺奶奶分家了。
分家後除了一間自己匆忙搭建的破房子遮風避雨,幾乎一無所有,算是白手起家。
在後來的幾年裡,他們相繼有了三個孩子。之後就是一邊努力掙錢養家,一邊籌錢供孩子們上學。
從最初的務農,到後來做起小本生意,陳崇義三十年幾乎沒歇過,才積勞成疾。
可惜陳瑾的哥哥陳琦不爭氣,上完九年義務教育就沒有再升學。
如果不是為了供兩個女兒讀書上大學,陳崇義也用不著這般辛勞,也不會年紀輕輕就得了中風。
在農村裡,多數家庭重男輕女,兒子沒上大學,女兒反而能讀大學的,簡直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許承躍的家庭條件也不好,他的親姐姐就是為了讓他好好唸書,放棄了高考。
陳瑾的父母是有多開明和艱辛,才讓陳瑾有了今日的成就。
陳瑾和他約定,要努力地幹出一番事業,除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也是為了光耀門楣,給父母長臉。
十幾分鍾後,陳瑾對陳崇義說道:“爸,我給你把把脈吧。”
隨即坐到他身旁,握著他的左手手腕,墊在早已準備好的脈枕上。
左手脈診完後換右手,接著再看舌色舌苔。
“爸,現在除了手腳不利索,還有其他什麼不舒服的?頭暈不暈?有沒有胸悶,噁心?”
“那些都沒有,就是怕冷,熱的時候也出汗,總是右邊出汗多,左邊出汗少。嘴角有時候流口水……”
陳崇義有些支支吾吾地說著。
同樣是男人,許承躍看得出來,他是有些不願意在家人面前表現出來自己軟弱無能的一面。
“承躍,你給我爸看看吧!”陳瑾看完後,又讓許承躍過來給陳崇義把脈。
對於許承躍,陳崇義並不排斥,也沒把他當外人。他知道許承躍是研究生畢業,中醫水平比陳瑾高。
這次許承躍能和陳瑾一起回來,他別提多高興了。如果沒有許承躍同行,他的膽子也沒這麼大,不敢在醫院這麼折騰。
許承躍把過脈,看過舌頭,沒多問什麼。
該問的陳瑾已經問過了,而一些沒問到的,在脈象上和舌頭上也有體現。
“你覺得我爸的情況屬於什麼證型?用什麼方子合適?”陳瑾問道。
“兩寸脈下陷,脈搏應指無力,肝氣不升,氣機沉鬱,陽氣不能榮養腦竅,應當重用黃芪以提升肝氣。”許承躍說道,
“因虛致瘀,氣虛血瘀,用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正合適。”
除了向孔仁杰師兄請教經驗,他這兩天還查閱了不少中風急救以及中風後遺症的治療方法。
目前臨床上中風後遺症最常見的是氣虛血瘀型、肝陽上亢型和風痰痺阻型。
其中氣虛血瘀型的中風患者居於首位。
這也是為什麼臨床上對治中風後遺症,使用補陽還五湯多能取效的原因。
但由於補陽還五湯重用黃芪為君藥,臨床上就存在一個問題:是否所有中風後遺症患者都適合大量使用黃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