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情報的偏差,導致了磯谷廉介滿盤皆輸。

但實際上,這場仗打到現在,磯谷廉介怎麼都是必輸的局面。

哪怕是情報沒有偏差,他知道劉文鋒部還有四千人沒有現身,他也會按照之前的部署去打。

畢竟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區區四千人的部隊,能夠將自己半個師團,一萬多人包圍,並且打的自己這一萬多人還在不停的收縮。

故而磯谷廉介此時的破防,僅僅只是無能狂怒罷了。

就算是時光倒流,讓他重開一次,他依舊是會選擇將半個師團用於進攻臺莊,留下半個師團應對藏著的劉文鋒和湯恩伯。

區區四千人,頂天阻擊他們一段時間,絕對不可能將他們包圍。

在此之前,磯谷廉介只會這麼想。

日軍的情報部門的情報能力的確強大,只可惜他們面對的不是尋常的敵人,而是351旅。

351旅上次被打光之後,旅長劉文鋒還遭遇了自己人的種種打壓和針對。

同時,劉文鋒最大的靠山劉元勳,也已經倒下了。

國府高層,包括鬼子,都一致認為,劉文鋒能夠有之前的力量,全靠劉元勳的扶持。

351旅舊部全部打光,失去了劉元勳的庇護和支援,還面對己方的種種打壓。

劉文鋒就算是歷盡艱辛的重建了351旅,也絕對不可能恢復巔峰狀態。

所以鬼子的情報部門,在查到劉文鋒部出川時的兵力僅有三千五百人的時候,也是覺得合情合理。

那麼短的時間裡,沒有上級補充兵源,全靠自己招兵,劉文鋒本身還具備爭議,且他們也不知道劉家的家產到底有多少。

也就不約而同的認為,將兵力恢復到三千五百人,算是劉文鋒的極限了。

但實際上,351旅的兵力早已達到了八千之眾。

川省老百姓對於劉文鋒尤為支援,地方上有想要參軍的有志青年,都會優先考慮劉文鋒部。

跟著劉文鋒混,三天撐九頓,軍餉包括各方面的待遇,都遠比其他部隊要強得多。

在這種情況下,同樣都是當兵,那肯定是往劉文鋒的部隊裡鑽來的合適。

不出半個月,351旅的兵力就達到了八千人,而且老百姓們依舊還在積極踴躍的報名。

劉文鋒若非忌憚上級的話,別說八千人了,八萬他都能夠招的到。

但八萬人的開銷多少還是有點大的,對劉文鋒來說負擔也太大了。

也考慮到上級對他的看法,所以立馬叫停,只留下了八千人。

正所謂兵不在多,而在於精。

他現在這八千人,全都武裝到了牙齒,戰鬥力遠遠的超過了當初的巔峰時期。

這個時候,倘若是在碰上鬼子一個整編師團,與對方硬碰硬,都只能說勝負難料。

當然,前提是建立在鬼子別像上次在龍潭一樣,不講武德,直接搞來五百架飛機狂轟亂炸。

之所以出川的時候只有三千五百人,那是因為351旅之前被調去管後勤了。

部隊全都分散開來了,都在路上東一支西一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