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劉文鋒率部趕到了龍潭。

龍潭的陣地上有著現成的防禦工事。

但劉文鋒卻也沒有閒著,到了之後就立刻勘探地形,準備做出一些調整。

金陵保衛戰註定失敗,這一點劉文鋒比誰都要清楚。

他拯救不了金陵,而他能做的,也僅有在這裡多殺幾個鬼子。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將要面對的,應該會是日軍的第九師團,日軍最早的十七個常設師團之一!

而這十七個最早的日軍常設師團,沒有一個是泛泛之輩!

此番面對日軍的第九師團,劉文鋒的想法很大膽,那就是吃掉這個第九師團!

在後世的案卷記錄之中,第九師團也是金陵屠殺慘案的參與者之一!

他不能將那些參與屠殺慘案的畜牲全部殺掉,但眼下遇上了一個,那麼劉文鋒想的自然是能幹掉一個算一個!

他不再搖擺不定,甚至於已經做好了在這裡和鬼子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的準備了。

2日夜,劉文鋒調整了江防部署,撤掉了江岸的所有守軍。

對於劉文鋒的這個佈置,下面的人都很不理解。

實際上這是劉文鋒根據後世的硫磺島戰役而佈置的。

硫磺島戰役,日軍作為防守方,其最高司令長官慄林忠道便一改常規的海灘佈防,放棄了沙灘的防守,將機槍陣地後移,讓鎂軍順利登陸。

等鎂軍上了沙灘之後,方才開火阻擊鎂軍。

他這麼幹是因為考慮過鎂軍的飛機和艦炮。

如果按照常規的海灘防禦佈置,當鎂軍的飛機大炮狂轟亂炸時候,海灘的陣地上還能剩下幾個人?

說白了,在那種地方佈防,就是等著挨炸的。

此次龍潭江防也是一樣,將陣地放在江岸上,江岸後面有寬達五十米的平地。

一旦鬼子的飛機大炮開轟,那就是等著挨炸,躲都沒有地方躲。

往後放,後面有個十幾米高的坡度。

在坡上挖洞,加固一下,便可形成天然的堡壘。

非但能夠規避敵人的炮擊,也能夠阻擊敵人的步兵。

將鬼子放到江岸上,鬼子相當於是沒有掩體的。

只要鬼子敢上來,那就是活靶子。

以351旅的火力配置……嘿嘿,夠小鬼子喝一壺的了!

12月3日,日軍第九師團抵達龍潭外。

步兵第7聯隊、第19聯隊、第35聯隊,三個聯隊的兵力,率先對351旅陣地,發起了攻擊。

“攻擊!”

第六步兵旅團旅團長秋山義允少將,站在炮兵陣地的高處,抽出自己的指揮刀,刀鋒直指351旅陣地,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不出所料的,鬼子方面還是老一套,炮兵先轟。

第九師團下轄一個山炮聯隊。

山炮聯隊共有24門94式山炮。

24門山炮同時開火,第一輪炮擊砸下來,相當於是打了一個招呼。

而日軍的開場,向來也不會只是一輪炮擊,起碼得轟個三輪,才能彰顯出他們大霓虹帝國蝗軍的實力。

三輪炮擊下去,351旅的陣地之上煙塵四起,硝煙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