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擦掉眼淚,有些不好意思,那麼大歲數了,還動不動哭鼻子,偏偏自己眼窩淺,容易掉眼淚。

只是哭了這一場,心中的遊移不定又堅定了幾分。

“謝謝書記,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溫婉道。

“調令不知道什麼時候下來,你現在把手頭的工作都好好安排,至於那個非遺建築群建在洛市還是寧縣都沒有關系,你也不用太糾結。”張美雅有些筋疲力盡,朝溫婉擺擺手,“去忙吧,我喘口氣。”

溫婉看她收起來笑容,知道她和自己一樣需要時間消化這些訊息。

張美雅確實需要消化這兩天接二連三的壞訊息。

昨天她就接到外交部發來的調令,程筱語借調到寧縣鍛煉的時間接近,要求縣政府盡快完成程筱語的工作交接,讓她三月底準時去外交部報到。因程筱語膝蓋受傷在京養傷,工作交接都是遠端調控完成的。

而今天又接溫婉要調往省會的訊息。

還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外面是春暖花開了,她這裡是寒風驟雨,冰冷一片。

可張美雅知道,無論是程筱語還是趙恆熙,包括財政局的陶奕希,溫婉在,她們心就在,溫婉走,寧縣也沒有她們留下的理由。

幾個姑娘的友情,讓她艷羨。

誰年少時沒有幾個同進同出同睡同玩的朋友?

可像溫婉幾人,這般志同道合、攜手奮進,從青澀走向成熟,把對理想的追求與真摯的情誼緊密交織的,實在少見。

張美雅想到這,心中滿是感慨,旋即又苦笑,她還得做好趙恆熙和陶奕希要跟著跑的準備。

這心啊,扎的是左邊一個洞,右邊一個坑……

血淋淋的。

只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的星辰大海,她又怎會因為不捨而去阻擋她們前行的腳步呢?

好在如今的寧縣發展起來,有很多人才願意留在寧縣謀求發展。

而溫婉這些年也一直在為寧縣培養綜合型人才,這些人才就像一顆顆種子,早已在寧縣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他們當中,有的在產業發展領域嶄露頭角,透過創新技術和最佳化管理,推動著寧縣特色產業不斷升級;有的在基層治理中發揮關鍵作用,深入群眾,傾聽民聲,為解決民生問題出謀劃策。

張美雅想,她得趁溫婉還沒有調離寧縣,讓溫婉趕緊物色合適的接班人。

溫婉回到辦公室就摒除雜念埋頭苦幹。

接連幾天才把桌案上批完了一批又來一批的檔案完成一段落。

期間她也有知會高宇和陶奕希分析一下非遺文化建築群選址落實在寧縣或是洛市的優劣。

因此手頭上緊急檔案告一段落,溫婉便與張美雅商議,在縣會議廳開個踫頭會。

張美雅率先打破了沉默,“今天把大家召集到這裡,就是想再次深入探討非遺文化建築群的選址問題。這個專案凝聚了太多人的期望,我們必須慎之又慎,做出最有利於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決定。”

溫婉微微點頭,“大家都為這個專案付出了許多努力,從最初的調研到與百姓協呼叫地,每一步都飽含著大家的心血,說真的,若不落實在寧縣,我還真挺難受的。”

“寧縣的文化底蘊深厚,民俗特色鮮明,非遺建築群建在這裡,能夠紮根於文化的土壤,保留最純粹的文化根源。”

.vv.000

&n" target="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