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早上九點,寧縣政府會議廳集齊所有人。

包括何晨光和程瑾瑜也準時到場。

因為他的到場,整個會議廳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何晨光身上,等待他的發言。

何晨光穩步走上講臺,目光緩緩掃過臺下的每一個人,說道︰“同志們,今天把大家召集到寧縣,想必大家都清楚此次的目的。寧縣在短短時間內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我們河洛幅員遼闊,各縣市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我們需要學習寧縣的成功經驗,因地制宜地運用到各自的地方。”

臺下的代表們紛紛點頭,神情專注。

何晨光接著詳細闡述了此次調研學習的重要性和目標,他強調這不僅是一次經驗的交流,更是關乎河洛未來發展的關鍵契機。

隨後,程瑾瑜起身,開始介紹此次調研的具體安排。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將分組深入寧縣的各個產業、社群和鄉村。每個小組都有明確的任務,大家要帶著問題去學習,深入瞭解寧縣在政策扶持、產業規劃、基層治理等方面的舉措。”

介紹完流程後,由溫婉作為寧縣的相關負責人代表上臺分享寧縣的發展歷程和經驗以及初心。

聽到溫婉的名字,所有人都抬頭看她。

從去年到現在,溫婉就一直是各部門的話題人物。

場下的人基本都從電視機裡或網路傳播的影片裡見過她。

溫婉輕輕理了理衣角,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講臺。她面帶微笑,並沒有因為臺下三百多雙眼楮而怯場,十分從容淡定。

溫婉微微俯身,向臺下的眾人禮貌地鞠了一躬,然後抬起頭,目光掃過全場,緩緩開口︰“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很榮幸今天能在這裡,向大家分享寧縣的發展歷程、經驗以及我們一路走來堅守的初心。

曾經的寧縣,和許多地方一樣,面臨著諸多困境。經濟發展緩慢,產業結構單一,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但我們不甘於現狀,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讓寧縣煥發生機,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我們的初心很簡單,就是為了讓寧縣的每一個人都能有更好的生活,讓這片土地重新充滿希望。基於這個初心,我們開始了探索之路。

在政策扶持方面,我們深入調研,瞭解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優勢資源。

我們發現,寧縣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自然風光,只是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

於是,我們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政策,鼓勵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我們設立專項基金,對有潛力的旅遊專案進行扶持;出臺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和人才來寧縣投資創業。

在產業規劃上,我們摒棄了盲目跟風的做法,而是立足本地特色。我們挖掘傳統手工藝,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透過電商平臺推向全國市場。比如最近因為文化節火起來的寧縣水果,就是透過網購形式面向全國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