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自有風波(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一年季武過的極為深刻。
許先生預言成真,大亂已至。
首先是最初幫著押鏢的幾個月——雖說季家鏢局牽頭組建了聯盟,但該有的生計也不能斷,能被季家鏢局喊來的幾家勢力還不如他們呢,作為目前的核心力量,熊霸的存在才是武力的保證。
而能使喚的動熊霸的人,只有季雲和季武。
那自然是季雲留下來主持聯盟的大局,去和各路的商會商談,亦或是別家鏢局、武館磋商。
季武則是負責帶著熊霸押運貴重的貨物。
天災初顯之時,押鏢的途中路上便會不時的碰到一些流民,且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到了秋收之後,已呈現出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秋收,本該是豐收和喜悅的季節。
可在此時的西山郡,秋收卻成為了無數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面對顆粒無收的良田,那些已要活不下去的百姓或是傾家蕩產,或是賣兒賣女,只為換上一點糧食。
如果連這都換不到,那就只能變成流民,一路或是乞討,或是坑蒙拐騙想盡辦法討口子過活,只為了活下去。
在這般嚴峻的局勢之下,糧價飛漲,沿途的災民已經開始阻塞道路。
押運貨物的路上,季武看著一個個面黃肌瘦的身影倒在路旁,心中很不好受,卻又無能為力。
災民太多了。
整個西山郡都受到了天災的影響,其餘啟國各地,也經受了不同程度的天災。
哪怕朝廷也算是反應迅速,第一時間頒佈政令,宣告受災嚴重的地區可以免去今年的稅賦,可那又有什麼用呢?
本來就沒有的東西,難道朝廷想收就能有了嗎?
此時各地最需要的東西便是糧食!
可這也恰恰是最難的。
各地都有受災,糧食不是那麼好籌集的,運送過來也要時間。
當然,各地都有糧倉,可面對眾多流民百姓,官府的那點賑濟顯得那般微不足道,杯水車薪。
這一年秋天伊始的時候,季武帶著熊霸和聯盟的一夥人共同去押運了一批藥材。
結果因為路上流民眾多影響了隊伍的前進速度,足足花了比尋常時日多出一倍的時間,才終於將藥材送到地方。
雖然到的晚了點,但所幸中間沒有攪鬧出大的亂子,終歸是做成了。
對出發的鏢局隊伍來說,去是一趟生意,回來又是一趟生意才好,如此也算是跑一趟鏢掙兩份錢。
只不過這種好事兒並不多,出發時候的生意可以精挑細選,往往回來的時候就難免只能接差上許多的生意,說不得還要繞道一下。
但無論如何,有就比沒有強,哪怕什麼都不押運,回去的路上也難免人吃馬嚼,無非是快一點,該有的花費一樣不少,那還不如隨便接點活計呢。
季武所在的押運隊伍也同樣如此。
不過諷刺的是,現如今他們倒是不必再發愁回去接什麼爛一點的生意了。
他們去的地方受災情況比青山縣周邊多少好上一些,因此糧價也更“便宜”,只比平日裡漲了兩倍有餘。
像是青山縣周邊,在他們出發的時候,糧價普遍都漲到了五倍,甚至更多!
只要將這裡的糧食帶回青山縣,他們再自己賣了,其間獲利翻倍不止,還不用多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