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柳懷遠這幾日跟著李昭到處走,才發覺她不僅對醫館中百姓上心,幾乎城中每家每戶都知曉幾分。

這日兩人從一商賈家中出來走在街上,柳懷遠先開口說道,“今日多虧殿下,才能說服這家讓出商鋪容納病人。”

李昭看著他笑了笑,感慨道,“都是人,都有私心,不是所有人都如柳大人般慷慨無私的。”

柳懷遠愣了愣,在心中把李昭的這句話回味了好幾遍,才恍然笑道,“是我愚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總要先思量自家的!”

柳懷遠側頭看著李昭嘴角掛著的笑,淡淡的,就連說話的語氣都是平淡的卻不知為何從中聽出嘲諷來。按理說李昭身為公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便不是個驕縱的,也不該如此通透。

李昭好似不在乎柳懷遠的窺探,看著兩旁的商鋪感嘆道,“若是太平日子裡,這裡該是熱鬧繁華的吧?”

“我看遊記裡說,西域往來商人多會在這裡擺攤叫賣,多是些長安裡不常見的玩意。”

“柳大人對這些倒是知曉?”

“臣空閑時好搜羅一些雜記之類,若是公主感興趣,臣回去後可借給公主讀閱。”

李昭笑了笑,“再往西北便是涼州了吧?聽說那裡更是開放,若能親眼去瞧瞧也是好的!”說這話時李昭眼睛微眯,神色中滿是嚮往,語氣卻帶著遺憾。

柳懷遠不知該如何接話,還是李昭接著說,“柳大人自小便一心鑽研讀書,可有什麼抱負?”

柳懷遠認真想了想,鄭重道,“男兒生於天地,不求名垂青史,但求有功於社稷,有利於百姓。”

李昭瞧著他眼中的光彩,看了良久,看的柳懷遠都有些赫然,才開口說,“那我就祝柳大人將來能入淩煙閣,得後世瞻仰。”

“公主言重,臣是萬萬不敢想的。”

“柳大人不必自謙,自小盛名於長安,得父皇贊譽,將來必有一番豐功偉績。”

兩人之間又是好一陣的沉默,過了會兒柳懷遠輕聲問道,“那公主的志向在何處?”

李昭笑了,搖搖頭說道,“平安喜樂,衣食無憂便足夠了。”

剩下一路上兩人皆是沉默。

疫病的遏制之法總算是有了效果,城中疫病的人數控制了下來,有輕微者病好後過了半月就放回家去,眾人這才鬆了口氣。

眼見著便快到了中秋,李昭一行人只能留在鳳翔府過節,李明憫來找李昭商議,想著借這個節日去去祟氣,也是給百姓一個太平。

“你既有這樣的考慮,便讓人去辦。”

李明憫開心道,“阿姐也覺得此法可行?”

見他這樣李昭哭笑不得,“你又不是小孩子了,還要我肯定啊?借這個日子做些什麼也好,你考慮的周全,我有什麼好反對的?”

蘇溪這兩日隨著眾人日夜翻閱醫書古籍,終於還是病倒了,李昭見她體力不濟還要去醫館,無奈道,“你這幾日還是安心在房中歇著吧,往常都是你勸我以自身為重,到了你這裡倒全忘了不成?”

蘇溪自知理虧,笑著說道,“這不是廢寢忘食太過著迷,一時忘了已到秋日,夜裡忘了添衣了嘛。再說了我的身子比你可好的太多,這點小病可奈何不了我!”

李昭見她心繫藥方,說道,“你且放寬心歇著吧,醫館那邊傳來訊息,這幾日試的方子很是管用,幾個嚴重的也有了好轉,怕是不過月底咱們就能啟程回京了,你在此之前定要養好身子,不然我可是不敢去你家裡呢。”

忙碌間便到了中秋,關中與京中吃食略有不同,都尉做主佈置了一桌酒席,面上雖不奢華,但卻多了幾樣辛辣菜樣,更有從西域商人那裡買回來的葡萄酒。

可惜滿場除了都尉,其他人興致都不大,“臣在此鬥膽代替鳳翔府百姓謝謝太子殿下和永寧公主,以及從長安來的諸位!臣之作為不及殿下十之一二,作為當地父母官,眼見百姓康健,實在是忍不住落淚。”

見都尉以袖掩面,語氣滿是激動,李明憫率先端起酒杯回道,“都是為了大梁百姓,談何謝字!”說完就一仰頭飲下了杯中酒,誰知喝的太急竟嗆到了,一旁的李昭急忙遞過手帕,李明憫邊揮手示意無事邊轉身過去咳嗽。都尉一一敬酒,眾人也都喝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