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前幾天還上的那幾盧布,米哈伊爾現在的伙食可謂是大升級,已經成功由涮鍋水進化為豬食了………

當然,這個時期的俄國普通人普遍吃的都不怎麼樣。

倘若命不好,生來就是農奴,那一輩子估計連肉都很難吃上幾次,大多都靠自己種植的糧食度日,而即便他們每天都在田裡勤勤懇懇、將成噸成噸的汗水揮灑進這片永不滿足的大地,食物短缺也依舊是常有的事。

天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或者說天知道,只是這群人往往最容易管理。

其它階層你得掏出骨頭才能讓他們乖乖爬過來,對待這群人,你掏出大棒,他都還得謝謝您嘞!

關於農奴和普通人在文學裡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在如今的俄國文學界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描寫。

一類是以普希金為代表的進步貴族,在他們的筆下,農民和普通人往往是以格外純樸、善良和純真的樣貌出現,但這種歌頌只不過是貴族老爺們對農村莊園的一種失真的幻想罷了。

另一類則是以果戈理為代表,揭露了不少關於農奴們的荒唐、黑暗和自私自利以及狹隘的意識。

但這種揭露,並不是說真的在批判這一群體,更多的還是透過這一類形象來反應農奴制度對農奴們造成的精神壓迫和摧殘。

之所以說到這些,自然還是這些日子為了能夠更好的瞭解俄國如今的風貌以及當今文壇的風向,米哈伊爾沒少花時間在聖彼得堡的大街小巷散步,觀察人們的生活,以及在書店看一看當今文壇的作家們都在寫點什麼。

這一看,那真就是給米哈伊爾給整笑了。

畢竟上述所說的普希金和果戈裡,當然比較算是這個時代偏進步的詩人和作家。

而其他很多作家的寫作,確實是空洞乏味又無聊。

畢竟這年頭,寫作算是一種比較奢侈愛好,大多數時候只有有錢有閒的貴族們才能夠參與進去。

平民作家可以說幾乎沒有。

因此一書店的書,除卻那些流傳下來的古書以外,大部分書籍,不是貴族老爺們那點風花雪月的事,就是面向貴族老爺們和英雄人物的頌歌,普通人和農奴提到的次數相當少,而且大多數時候也都不是什麼正面的角色,往往低能、荒唐和滑稽。

這種荒唐、滑稽自然不會是果戈裡的那一派,單純就是貴族老爺們對於下等人的一種俯視和逗趣。

而這樣看下來,專門面向市民的那些黃色故事集和傳聞逸事,看著真要比那些玩意有意思太多了。

只能說,每個時代都充斥著大量的文藝垃圾,而那些得以留下來並聲名遠播的,也就是米哈伊爾腦中的那些文字,擱在現在這個時代,那是真容易上絞刑架啊………

光是想想米哈伊爾的脖子就開始癢了………

畢竟他又不是貴族出身的普希金、屠格涅夫和托爾斯泰,沙皇礙於面子可能不好對他們這些人動手,但像米哈伊爾這種屁民,收拾起來還不是動動手指頭的事情?

當然,鍵政這種大活,就算是貴族玩得狠了,那也是腦袋不保。

不過癢歸癢,寫還是要先寫的。

而再回到飲食問題上,比起成年累月的吃發酸的黑麥麵包和其它一些穀物的農奴們,城市的居民們就吃得稍微要豐富一些,黑麥麵包、醃魚和廉價香腸以及街頭常常會有的一些熟食。

中產跟貴族老爺們就先不說了,米哈伊爾確實想象不出自己沒怎麼見過的東西。

米哈伊爾如今的生活水平,差不多就介於普通居民和農奴之間。

一點混雜了木屑、麩質拉滿的黑麵包,一點隔夜的菜湯,運氣好了有時候還能混上一杯根本沒有幾片茶葉的茶水。

吃的艱難,住的也不怎麼樣。

空間基本上只有六步長,想來回踱步都做不到,屁股一扭就是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