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舊事

楊家小六出生的時候,楊元才五歲,不怎麼記事,楊文平九歲,他看見了也記下了,但有些事情也不是很明白。

倒是楊蘭,小時候不是個能待住的孩子,跑來跑去沒少聽大人們說話。知道的也就多點。

現在楊家生活在江田市的兄弟幾個,楊爸是最小的,但是他其實排行第七,下邊還有楊八叔叫楊利民,以及楊八同胞親妹妹,楊小姑。

楊八楊九的母親就是當年楊爺爺娶的最後一個媳婦,那個為楊爺爺擋槍而死的護士。

護士犧牲在戰地醫院的時候,兩個孩子還小,楊爺爺一個大男人,還要面臨戰火,怎麼能養的了孩子。

所以,後來隊伍轉移,路過護士家鄉,楊爺爺找到護士孃家,將楊八楊九一雙兒女給了孩子舅舅撫養。

楊爺爺因為先前被強制徵兵,入得是國軍隊伍,後來國內打仗的時候,國軍連連敗退,他們眼看形勢不好,一小隊偷偷摸摸商量著,脫了衣服裝老百姓,跑回來了。

就這樣,心照不宣,糊弄過去,好在沒被人翻出來,楊爺爺後來過得倒也還算平順。

建國後,他其實也帶著家裡人,去四媳婦護士孃家,想把兩個孩子接回來,但是,那時候從小在外家長大的楊八楊九,對楊家及親爹陌生的很,也不想回來。

見兩個孩子確實對這邊家沒有一點嚮往,楊爺爺將他們帶回來認認家門,給家裡祖宗掛像磕頭上香後,就又送回去了。

楊八也就是楊利民,長大後,入伍,參軍,很快在軍裡混上一官半職,引得楊爺爺得知後,很是高興一段時間,可以說,楊利民是九個孩子裡邊,混的最好的。

但是,幾年後,楊利民過來江田市探親,楊爺爺催他年齡不小,該是要個一兒半女了。楊利民無奈道出實情,不是他不想要孩子,而是他身體有問題,要不了孩子。

甚至因為這個事情,妻子跟他鬧離婚,他這次就是來辦離婚事情的,因為妻子孃家城市離這邊挺近,就順道回來看看。

楊爺爺一直很看好自己這個小兒子,猛然得知不能生育,好像完美的雕像上突然染上墨點一樣,讓他接受不了。

而且楊利民當時是排長,他的妻子是他營長的侄女,這在楊爺爺心裡,覺得失去了這樣的兒媳婦,就是沒抓住拋過來的橄欖枝,往後再想往上升,就少了助力。

後來楊爺爺帶著楊二奶奶,專門讓楊利民帶路,去了八媳婦家一趟,具體怎麼談的不知道,但回來後他的做法,就說明瞭一切。

那時候,楊媽剛生下六小子第十天,楊爺爺就來了,想幹啥呢,打主意讓楊爸將兒子過繼給楊利民。

氣的正坐月子的楊媽,扶著牆出來罵,自己親生的骨肉絕不可能給別人養,就是吃糠咽菜,割肉賣血,她的孩子她也要自己養。

當時楊媽氣得慌,捶著床板哭,本來就是大齡産婦,因為這個更是連奶水都氣回去了。

一邊是親爹步步緊逼,一邊是媳婦連哭帶罵,楊爸夾在中間,怎麼也不行。

最後楊爺爺對楊爸軟硬兼施,當老的甚至要跪下來朝兒子磕頭,楊爸妥協了,夜裡,趁楊媽睡著,把剛出生不久的小兒子抱出來,給了等在門外的楊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