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向陽村的動靜(第1/2頁)
章節報錯
傳真技術是在20世紀20年代引入到我國得,30年代開始,電話局增添了新聞真跡傳真業務。
傳真技術在國外飛速發展,已經發展到可以用電話線來進行長距離傳真,國內的技術尚未到這一層層級,但是也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鋪設了通訊,縣級政府配備了傳真機。
北京大一些的辦事單位都配備有傳真機,此時公安局聯絡到了縣公安,讓縣公安局在縣政府的傳真機旁邊守著,把傅明彥、於學文兩人的戶口資料、村裡開的介紹信給傳真了過去。
因為北京這邊的公安表示,有學生等著要入學,讓他們加快進度,所以縣公安立即有人去翻閱了當時修改於學文戶口名字的工作記錄,同時還讓人開車去向陽村裡核實情況。
·
江川省前段時間下了一場雪,凍硬了土地,整個省的農村都在家裡貓冬。
一連四天的晴朗天氣,把雪融化了,村子裡的人也搬出來了靠背椅在曬太陽,上了年齡的人尤其是喜歡在曬穀場裡。
在1月,議論最多的事當然就是傅平離婚的事情,男女緋色感情本來就容易引人注目,更何況,這裡面搞破鞋的是個四十歲的中年婦女,和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兩人足有十幾歲的年齡差。
這個小夥子還是何萍萍前夫的弟弟,都說李俊和死去的李巖模樣特別像,每年何萍萍都要過去李家村那邊好幾次,那邊的村子才是何萍萍真正想回去的家,其實何萍萍每次回去,就是去看李俊呢。
何萍萍做出了這樣的醜事,李家人為了保全李俊,出了一千四百塊換了何萍萍和傅平的離婚,讓何萍萍和李俊領了證。
傅平說是帶著一雙兒女去北京,一方面當然是想要挽回顧玉惜這個條件不錯的兒媳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躲避村子裡的風言風語。
整個向陽村的1月嘮嗑話題都是這個,2月要過年,話題成了哪家醃製了臘肉,準備了多少年貨之類的話。
而隨著都要正月十五了,傅平那一房的人還沒回來,又難擴音起了何萍萍、傅平的舊事來,不過又有些微妙的區別。
今天的話題主要是曾經傅平的那位青梅,名字叫做金小云。
村民A:“我就說呢,傅平以前喜歡的是他家隔壁那個小丫頭,怎麼可能喜歡什麼何萍萍,你們還說何萍萍肚子裡的那個孩子是傅平的,結果根本就不對。”
村民B:“說到了那個丫頭,我記得名字裡有一個雲字,人也勤快,模樣不是特別出挑,但是性格好,老傅頭,你們當時真應該撮合那個雲丫頭和傅平在一起的。”
村民C:“叫做金小云吧,臉上有點斑不是很好看,不過一雙眼睛黑黝黝得發亮,手腳也勤快,那個才是居家過日子的人呢。”
傅家老頭白了一個眼,他說道:“今兒說我兒子前頭處得那個物件幹什麼?二平都已經是孩子都結婚了,還提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
“五十塊又不多,你們家當時真的應該把錢拿出來,要是娶了金小云,也就不用這麼丟臉,有個搞破鞋的媳婦。”
傅家老太太不樂意了,“誰說五十塊不多了,我們家哪兒有錢了?再說了,誰知道何萍萍會搞破鞋,她給我家二平生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不也可以?!”
“是啊,有兒有女了,還有一千四百塊錢。”
話又繞到了一千四百塊上去,有人提出了要給傅平介紹物件,彩禮也不高,要個兩百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