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1/7頁)
章節報錯
第39章
深藍色的天空出現中一道道流星白光,醫師壇的平臺上,巨大的透明石碑折射出大量光斑,覆蓋了小半個廣場。
隨著流星在空中的運動,廣場上的光斑也遊動起來。
若不是現場眾人都一副虔誠的樣子,孟溪真要有一種被水晶燈球覆蓋的錯覺了。
咳咳,回到正題,孟溪注意到周圍的人都在許願,這應該是沙民的民俗之一。
不過此時的重點不是民俗本身,重點是異世界的沙民和藍星世界的人們有種同樣的“對流星許願”的民俗。
這會是巧合嗎?
在藍星世界“對流星許願”的民俗起源說法很多,有觀點認為,這是一種多地民眾見到流星這一日常生活中的罕見現象時,産生了自己運氣不凡的想象。所以各地的傳說大致圍繞運氣,分為樂觀和悲觀兩種型別。
樂觀的人覺得,這麼少見的事情都被我碰見了,我肯定很好運,然後延伸到我期望的事肯定會實現。
而悲觀的人會覺得,這麼少見的事都被我碰見,肯定是要倒黴了,然後延伸出掃把星之類的觀念。
這樣不同的想法,在不同的地區被人接受,然後流傳下來。
會不會在異世界,這個民俗也是如此起源的呢?
因為這裡也有流星,流星也很罕見,那人遇見罕見的事,就會對自己的運氣進行評估,從而做出一個樂觀或者悲觀的預期,然後透過社群流傳,傳承出這麼一種“對流星許願”的民俗來。
這感覺就像是相似的環境,篩選出相似的物種,相似的生態位,催生相似的生理機能。
所以相似的自然現象,帶來相似的意象,相似的民俗。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藍星世界“對流行許願”的起源還有很多,有些跟神話故事有關的,比如北歐神話說奧丁投出永恆之槍岡格尼爾,一旦投出必定擊中目標,由此引出“誓言必達,許願成真”的說法。
若是按這個起源考慮,就不好說是巧合了,除非追溯一下神話起源的自然現象。
總之,是不是巧合,尚且無法確定。
孟溪的任務也不是給這些現象下定論,她最多在報告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提供給工作組的同事們參考,真要研究,還要看專業對口的同事們。
孟溪在心中記錄下這些,眼前的超凡洗禮也進入了尾聲。
空中的流星雨即將結束,轉動的光斑越來越少直至消失,醫師石碑恢複了正常的狀態,變回了那塊在陽光下透亮的冰雕般的巨石。
醫師壇的金字塔臺上,受洗者一個個睜開眼睛,抬起了頭,她們還保持著醫師修行的姿勢,等待最後的儀式宣告。
很快,一位黃袍衛士走上金字塔,對著這些受洗的青少年,做出同樣的姿勢回應,雙小臂交疊,手心放前胸。
然後他念了一段祝詞,祝賀受洗者加入醫師的隊伍,期待他們未來的精進和為沙民做出貢獻。
醫師和劍聖一樣,沙羅的超凡者都很強調社會責任感。
沙羅願意花資源培養超凡者,也希望超凡者承擔社會義務,回饋全體沙民。
儀式宣告完成,正常洗禮儀式到此結束。
臺上的青少年終於放鬆下來,臉上的喜悅和激動按耐不住,快步下臺跑向自己的家人和父母。
家長們也是心情激動,滿眼都是孩子成才了的滿足。
旁邊來觀禮的親朋好友則是對這些家庭表示祝賀,當然偶爾也有一兩個臉色陰陽怪氣,看不得別人好的。
這場面,簡直就像孩子拿了錄取通知書。
孟溪穿過熱鬧的人群,去往醫師貝爾和小姑娘麥爾身邊。
“恭喜!”
孟溪學著沙民的用語,向麥爾表示恭喜。
貝爾和麥爾的人緣很不錯,到現場來觀禮的朋友很多,不光是沖著貝爾,許多人還是奔著麥爾來的,這說明麥爾的父母也交際廣泛。
只是不知道這對父母為什麼缺席了孩子的重要場合。
等人群差不多散開,孟溪也離開了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