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謝

殿試的結果一般由皇帝和幾位肱骨大臣共同商議決定,先帝時,殿試往往要一個月左右才出結果。

但康元帝勵精圖治,即使拖著病體也要盡快決定前三甲人選。

康元帝看完策題後,發現江霽和傅錚二人的答卷都十分出色,他原本屬意的是傅錚做狀元,可他也從大太監口中得知了近日傅錚出醜一事。

雖說人有三急,但此事牽扯甚廣,整個洛陽城現在無人不知傅錚名諱,這事傳出去總歸不是好事,康元帝思來想去,最終還是將他從狀元一欄劃去。

洛北裡坊—桃源巷

殿試後的第三日,掌事太監領著聖旨和禮官、侍從,一同前往了各個學子的府上報喜。

江霽對自己的答卷十分有信心,雖說不能保證一甲前三,但位列前三甲應當沒什麼問題,所以他一大早便收拾齊整,坐在在院中石凳等待起來。

“咚咚咚咚”門外傳來敲鑼聲和嘈雜的交談聲,江霽心中隱隱有些不可置信,卻還是端坐在石凳上等待著。

沒過多久,門外傳來敲門聲,太監尖利的聲音也隨之傳來,“江公子可在?”

“在的!”江霽停頓片刻,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他深呼吸幾口後才疾步走向門口開門。

“咯吱”

門一開啟,便見門外站著一群人,有來傳旨的太監、禮官,也有牽著高頭大馬的侍從,更有來看熱鬧的鄰居。

“江公子恭喜恭喜!”太監笑得諂媚,“您是陛下欽點的狀元,快接旨吧!”

太監從託盤中恭敬地拿出聖旨,示意江霽接旨。

饒是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江霽還是沒從這驚喜中緩過神來,直到太監再次重複了一遍,他才猛然驚醒,立刻掀袍跪地接旨。

周圍的鄰居們也跟著跪了一片。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朕承上天之眷,總齊八荒,經緯萬端,故開明堂以納賢俊。今有宜都郡士子江霽,經明行修,博通墳典,深明教化。金闕對策,言合三統。今特擢江霽為狀元,賜帛五十匹,金百兩,以彰殊榮,欽哉!”

眾人呼萬歲。

江霽接過聖旨,又道了聲萬歲後才起身,對著太監道:

“多謝公公費心來此傳旨,不如在寒舍飲些茶再走?”

“不了不了。”太監含笑拒絕,又提醒道,“狀元郎,今日是要去謝恩的,還不換上紅袍,進宮受封啊!”

江霽看著侍從遞來的紅袍,忙再次道謝,隨後引著侍從去了寢屋。

穿戴齊整後,江霽從房裡走出,迎著鄰居們的道賀聲,坐上了高頭大馬。

侍從敲著鑼鼓,禮官高舉著“狀元及第”四字在前面開路,而江霽則坐在馬上,看著周圍越聚越多的人群。

眾人聚在街道兩側,卻不敢擠到江霽的面前來。

今日狀元及第打馬過街,人群中觀摩的有待字閨中的少女,有寒窗苦讀的學子,有耄耋老人,有垂髫兒童。但不論男女老少,俱是高聲喊著祝賀詞,為今年這位少年成才的狀元送上由衷的祝賀。

而江霽則抱拳微笑,謝過眾人。

一行人穿過長興街,便到了最繁華的天街,天街上原本還在吆喝的夥計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眾人圍在街道兩側,看著一身紅袍,帽插宮花的狀元郎穿行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