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返回社學 即將到來的科考命運……

十二月的某一天, 肖平收拾好行裝,和解鑒一併返回鑒湖社學。自然,曾芸芸和阿豐也一同從府城返回。

離開時間雖短, 卻別有一番滋味。站在鑒湖岸邊, 曾芸芸足足佇立了很久。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除了她自己之外, 哪怕是肖平也難於理解。不過, 肖平知道曾芸芸並非尋常女子,所以也不會覺得奇怪, 只是站在她身側默默陪著她。

曾芸芸離開, 最失落的無疑是愛麗娜了。她纏著曾芸芸要隨她迴文峰村。可肖平馬上要參加縣試的情況下, 哪裡能讓她去村裡折騰。因此, 曾芸芸勸她去南昌走走看看。愛麗娜早有去那裡的意思, 便答應了。

聽聞愛麗娜要走, 汪知府算是長舒了一口氣。有這個郡主在,汪知府睡覺都不踏實,生怕她出了什麼事。眼下她要走, 汪知府是求之不得。

到了社學, 曾芸芸看到曾夫子的老母親和娘子, 大概是因為生活的改善,面色也紅潤了一些。

另外, 不遠處的新村愈發有人氣了。剛剛收完番薯, 閑置下來的土地顯得無比空曠。看了看陽光, 曾芸芸想, 要不要搞個蔬菜大棚呢?不會她隨即想到這裡並沒有塑膠薄膜。如果燒制玻璃的話,在這個時代又太奢侈了。她只能暫時打消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對於肖平和解鑒返回,曾夫子既是欣慰, 又有些遺憾。透過經常來訪的康嘯林,他已經掌握兩名弟子在白鷺洲書院的表現。他知道,肖平是有機會留在那裡的。不過,他並沒有說別的。不管有沒有肖平和解鑒在,他都是本本分分地教書。只是在他們回來之後,他會額外關注二人。畢竟,縣試就要到了。

這次縣試,新來的陳知縣取消了縣內所有書院免於縣試的名額,曾夫子知道後十分贊成。後來,聽說學政大人把直接參加院試的名額都取消了,更是覺得暢快。考試,本就應該以公允為要。這樣一來,鑒湖書院的孩子機會又要多一些了。

相比曾夫子的淡然,社學的學童都很開心。肖平和解鑒回來不是關鍵,他們很樂意每天可以看到曾芸芸和阿豐。

在他們離開的日子裡,社學周圍學童開墾出來的田地也失去了神采,再加上天氣變冷,已經很少有學童去田裡奔忙。他們之中,暫時還沒有誰有這種號召力。眼下,主心骨回歸,他們已經開始商議明春開荒的大計。夏天種下去的番薯,已經是他們最享受的美食。他們對此充滿了激情。老大回來了,屬於鑒湖社學的快樂也回來了。

於是,文峰村夜晚苦讀的那盞燈,再度亮了起來。當肖平沉浸在書頁中的那一刻,白鷺洲書院的榮耀與恩怨,彷彿與他又沒有關繫了。

肖平返回社學後,湯顯祖告訴他,若是有暇,依然可以去府城請教學問。有機會的話,他還會到吉水一遊,師生還有機會在鑒湖畔見面。

肖平返回的第三天,村裡的王本財再次來訪。這一次,他沒有帶隨從,是一個人前來。

將王本財迎進院內,肖平端上茶水。王本財表示不需要這些客套,道:“我給你帶來個好訊息。”

不待肖平回話,王本財從懷裡掏出了一封信,揚了揚,道:“你父親還活著,透過特殊途徑,給你帶來了一封信。”

肖平聽了這話,心口急跳。雖然他一直確信父親還活著,但心中始終惴惴不安。不通音訊的情況下,再多的理性判斷都會顯得無力。

肖平接過信,迅速拆開讀了起來,王本財則隨意找了個椅子坐下,笑吟吟地看著肖平。

信不長,但肖平一眼就辨識出這是父親的字跡:

“吾兒:

為父在外,雖遭逢離亂,但眼下平安,切勿掛念。

你之事,我略略知道一些。你母親不在村中,凡事你多與芸芸商議。

為父之遭遇,頗為波折,且牽連到朝廷,三言兩語難以言明。雖前些日命途多舛,但形勢已經趨於明朗,歸家不是奢望。

好好讀書。若遇危急之時,可尋本財賢弟。他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