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出彩 白鷺洲書院撿到寶了

複建之後的白鷺洲書院很大, 古色古香的建築令曾芸芸的腳步都慢了許多。

拐了幾個彎,三人經過一處高樓,發現樓前聚集了許多學生, 圍著幾張桌子在討論著什麼。

三人湊過去才得知, 原來是書院新建了大量建築。建好之後, 很多亭臺樓閣都沒有楹聯。眼前的這座樓, 為三層方形樓閣, 名字已經取好,一層為浴沂亭, 二層名風月樓, 三層叫魁星閣。這處樓, 獨獨缺一副楹聯。

聽圍觀的學生講, 為了徵集到合適的楹聯, 書院還拿出了銀子作為獎賞。若是作得好, 最高可以得到二十兩銀子。哪怕是當今的楹聯大家,潤筆費也不過如此了。

不過,想要作好此聯是很難的。一副好的楹聯, 不僅要對仗工整、平仄和諧, 還必須文意切題, 也就是說要切人、切物、切時、切景。

大家平日裡讀的是八股文,雖然會涉獵到詩詞, 但是能寫得好的, 卻寥寥無幾。尤其是在科考之中, 詩詞所佔的比重極少, 這讓讀書人愈發不重視這門學問。

不過不擅長不代表不動心。獎勵豐厚,還可揚名,這種名利雙收且無成本的事情還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

眼前的桌案前已經鋪好了筆墨紙硯, 不時有學生沉思之後上前書寫,但往往都不如意。甚至有些學生寫到中途,在眾目睽睽之下便懊惱地將紙揉成一團。畢竟,寫得糟糕,丟不起這個人。

肖平看到,沒多久,已經有十來個同窗上前試寫,但始終寫不出令人滿意的聯句。大家雖然垂涎那二十兩銀子,但是已經冷靜下來,不再輕易嘗試。

場面一時間有些安靜。

不知道何時,康嘯林和沈懋學也遊走到這裡。學生見到康嘯林,紛紛行禮。

康嘯林道:“你們繼續,我們也不過是看個熱鬧。”

隨後,康嘯林又向學生介紹了一下沈懋學。大家肅然起敬。

不過,有這兩大牛人在前,大家更不敢嘗試了。

就在這時,眾人身後有人說:“邱乘和陳克來了!”

看來,二人在白鷺洲書院的名氣確實不小。聽到他們來了,大家紛紛讓出了一條路。曾芸芸看到邱乘、陳克以及殷志三人並肩走來。

沒多久的工夫,殷志已經與白鷺洲書院的二人打成一片。

邱乘、陳克、殷志三人看到康嘯林和沈懋學都在,忙上前行禮,面色也比較激動。

三人聽說此地有題寫楹聯的活動,便商議來此,藉以揚名。沒想到康嘯林和沈懋學都在,頓時有種瞌睡了有人送枕頭的感覺。

邱乘和陳克當日在鑒湖上與社學學童比試,然後輸掉,在山長面前丟了臉面,二人都是耿耿於懷,也一直想尋找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至於殷志,則是自覺得罪了汪夫子,若是能得到康嘯林的青睞,也許能夠扳回不妙的處境。

三人相互謙讓了一番,幹脆各自執筆,對著高樓沉吟一番,便開始下筆。

楹聯難作,但有時候也好作。中國亭臺樓閣無數,多有楹聯,民間還有輯錄楹聯的書籍出版。三人看似當場吟哦,但實際早有準備。他們料定,只要是能夠得到康嘯林和沈懋學的賞識,自身的名氣將會更大。

過了一會,誓要“一雪鑒湖之恥”的陳克率先完成。只見他用顏體工工整整地寫的是:“登高望遠千家樹,長嘯臨風萬裡天。”

沈懋學點評道:“頗有氣勢。就是書法還略有稚氣。”

康嘯林則道:“平仄對仗都還好。”言下之意,就是內容還是稍稍空洞。畢竟吉安府城早已寸土寸金,樹並不多。而且眼前之樓在江中,登高望遠之下,悠悠贛江沒有得到呈現,也有些可惜。

聽了沈懋學的評價,陳克有些欣喜,又微微遺憾。楹聯可以早些準備,但是書法卻實在難以迅速提升。不過他自忖此聯不錯,又略略安心。

至於康嘯林的評價,他並沒有領會清楚,還以為康嘯林完全是誇獎。

敷粉的邱乘寫完,紙張上也沾了一些粉。只見他用的是隸書,寫的是:“大江北去千峰翠,爽氣西來兩袖青。”

沈懋學點評道:“字頗有功力,聯亦是佳句,只是與書院還不算完全契合。”

康嘯林點點頭,沒有再作評價。正如沈懋學所言,邱乘寫的這兩句頗為精妙,唯獨與白鷺洲書院沒什麼關系。這一聯用在它處亦可,換而言之,沒有書院的特色。

邱乘躬身表示感謝,心中卻有些失落。不過想來自己這一聯應該強於陳克的,又稍稍開懷了一些。

殷志是最後寫完的,用的是柳體,寫的乃是長聯:“贛水接蒼茫,看滾滾江濤,流不盡雲影天光;廬陵通咫尺,聽紛紛絲管,送來些鳥聲花氣。”

沈懋學點評道:“字不錯,可惜鋒芒太露。上聯甚好!很有氣象!只是下聯不合廬陵氣質。”

殷志聽了沈懋學的話,有些不服。為了弄到這一聯,他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他忍不住道:“為何不合?還請沈先生指教!”

沈懋學笑道:“小友莫非初來吉安嗎?羌管悠悠、鳥語花香,可用於蘇杭,卻不可用於吉安。蓋因吉安齒繁土瘠,百姓勤儉,不尚奢華。”

吉安自古有“金廬陵”之稱,殷志認為此地富庶,自然會和蘇杭一樣,為“人間天堂”,卻不想被這般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