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早行一步 黃秀才與黃秀才(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7章 早行一步 黃秀才與黃秀才
黃寬是吉水縣極為知名的訟師。
他做訟師, 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家學淵源。他的祖父、父親都是有名的訟師。不過,他曾說過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喜歡。他喜歡耍耍嘴皮子就能決定別人命運的感覺。當然, 這兩大原因有個基礎, 就是獲利豐厚。無論是誰來求他, 都要拿出足夠的銀子才行。
黃寬自小就經常跟隨祖父和父親學習如何打官司, 得到了祖父和父親的傾囊相授。後來, 他又到外地專業的學校中“深造”了幾年。
回到吉水縣之後,他的父親託關系, 讓他到縣衙裡當了一段時間的書辦, 進一步熟悉了縣衙的運作, 而且積累了不小的人脈。
偏偏黃寬的運氣也好, 又考上了秀才。這樣一來, 功名又給他提供了許多便利。
中了秀才之後的黃寬, 就不再繼續當書辦了,專心給人編造事由、代寫狀紙。因為打贏了幾件看似不可能贏的官司,黃寬名聲大臊, 找他的人便絡繹不絕。
當一個人的愛好和利益能較好地結合在一起的時候, 往往就能迸發出強大的力量。
手裡有了足夠的銀子, 黃寬的人脈便經營得更穩當,打官司也就更容易贏。如此便進入了良性迴圈。不知不覺中, 傷天害理的事情他幹了一大堆, 銀子也賺了一大堆。
因為在家中行五, 他便有了一個“黃五”的代稱, 而求他的人,則稱他為“黃五爺”。
孟二帶著黃冬生來到黃寬家門口,黃冬生很驚訝, 一個小小的訟師,宅子竟然如此氣派!不僅門口放了兩個石獅子,還在門口建了門房,有門子在門口守著。
二人到門房一看,竟然還有三四個人在等著。
足足一個時辰之後,二人才見到黃寬,這還是孟二和門子熟悉的緣故。
聽罷黃冬生編造的被騙經歷,黃寬早已心知肚明,因此很快打斷了黃冬生的嘮叨:“你就是想得到宅子,對不對?”
黃冬生點了點頭。
黃寬便敲了敲桌子。
黃冬生愣了一下,並不知道黃寬的意思。
一旁的孟二戳了他一下,提醒道:“銀子。”
黃冬生這才醒悟過來,連忙遞上了二兩銀子。
接過銀子的黃寬將銀子在手中顛了顛,一把丟在了地上,對孟二道:“孟二,你帶來的人不懂規矩啊!”
孟二忙欠身,道:“五爺,他村子裡來的,不懂事,你千萬別見怪。”
說完,孟二對黃冬生道:“還沒明白嗎?不夠,多拿點。黃五爺出面,最低五兩!”
這時,大概是等得有點不耐煩了,黃寬道:“你要那套房子,我幫你,最低十兩!”
開弓沒有回頭箭,黃冬生硬著頭皮交出了十兩銀子。
黃寬嫌他磨磨蹭蹭,道:“原覺得你也姓黃,向你少要一些,誰想到你如此不爽利!你知道我的時間多金貴嗎?因為你,我會耽誤多少事情?”
黃冬生心中暗暗罵娘,口中卻不敢反駁。
黃寬挖苦啊了黃冬生一陣,道:“我給你說個主意,你即可去試試。有我在,不用擔心。”
黃冬生耐心聽完黃寬的計策,遲疑地問:“這可行嗎?”
黃寬道:“聽我的,得到房子,否則,你另請高明!”
黃冬生又看向孟二。
孟二道:“事成之後,再給我五兩銀子,我幫你!”
黃冬生苦著臉算了算,打贏了官司,賣出了房子,還是有些盈餘的,便同意了。已經走到這一步了,若是再放棄,之前的銀子都白花了。
看黃冬生同意,黃寬提起筆來就寫狀紙。
黃冬生睜大眼睛看了看,發現黃寬幾乎沒有任何停頓,就寫好了。
黃冬生暗道:乖乖,這麼快就賺了我十兩銀子!
吹幹墨痕,黃寬將狀紙遞給了黃冬生,道:“走吧,去縣衙!”
對黃冬生來說,雖然此前曾經多次路過縣衙,不過到縣衙告狀,這卻是第一次。
吉水縣衙與他處的縣衙並沒有太大不同,居於縣城正中,坐北朝南。前面是縣衙公署,衙署西側是申明亭,右側是旌善亭,後面是廨舍,周遭則建有幕廳、庫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