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所謂機會 不爭取的機會,只是因為不在……(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3章 所謂機會 不爭取的機會,只是因為不在……
入了鑒湖社學,肖平的學業算是漸漸穩定了下來。曾夫子的狀態依然讓人摸不透,他或者很嚴厲,或者很懈怠。懈怠的時候,社學裡常常就像唱起了社戲一般,咿咿呀呀,鬧得歡騰。不過當他嚴厲的時候,他的講授又十分投入。
曾夫子是個老秀才,雖然屢次參加鄉試不中,但是在社學中講授“三百千”和四書五經,還是完全夠格的。曾芸芸聽說,他原本是有機會到文峰書院這樣的地方當先生的,可是因為脾氣糟糕,總是得罪人,所以才窩在社學之中。
因為肖平的加入,社學之中還是增添了一些不一樣的氛圍。多數學童比以前更加努力了,尤其是解鑒,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
雖然解鑒對肖平構不成壓力,但是曾芸芸可以。
作為曾經的人民教師,又是資深網蟲,曾芸芸的腦海裡到處都是雞湯文字。隨便翻點《讀者》出來,也能給肖平打上幾針雞血。
“平哥哥,你是不是很想念父親?是不是想念得厲害時,便覺得煩躁?”
“是。”
“那你就讀書、習字吧。只有學習,才能給你帶來平靜;只有努力,才能讓你獲得調查真相的能力。”
“嗯,芸芸,你說得對,我要努力!”
很簡單的一段對話,就能給肖平帶來充足的勁頭。他白日裡在社學讀書,回到家中之後,繼續讀書、練字。
前幾日,肖辯來找過肖平一次。雖然對肖平放棄在書院學習的機會去了社學感到可惜,但是看到肖平的學習還算用功,肖辯也就不再埋怨他,反倒是給他講了許多最近書院發生的事情,其中最多的就是肖近被先生責打了。
他甚至還模仿某位老先生的話語:“不通,真實狗屁不通!”
肖辯還講到,為了讓肖近能夠在書院立足,大伯在大伯母的慫恿之下,給書院所有的先生都送了份厚禮。這些禮品都是大伯母要求肖近的哥哥肖遠從府城中買來的。雖然有些先生拒絕了禮品,甚至將禮品丟出了門,但還是有一部分先生收下了禮品。因此,肖近最近在書院的日子好過了許多。
不過肖辯還提到,雖然在田地上,大伯母和大伯攝於王本財的勢力不敢來找肖平的麻煩,但是大伯母已經放出風聲,有機會一定要肖平和曾芸芸好看。肖辯囑咐肖平要小心。
對於這一點,曾芸芸和肖平都不是很擔心。要來的終歸會來,平白的擔心沒有意義。
沒有大伯母和大伯等人的打擾,曾芸芸的生活要清靜了許多。這位社學的小師妹時而隨肖平去幾日,時而留在家中。去社學多了,她倒是贏得了比肖平更多的擁護。也許是因為她是社學裡唯一的女孩子,而且長相那麼美,常常有學童來獻殷勤。不過,他們都知道了曾芸芸是肖平未過門的媳婦,在獻殷勤的同時,內心裡對肖平無疑多了一些嫉妒。
這一日下午,曾夫子正在小屋內酣睡,一個僕役來到社學,還送來了一封書信。
曾家娘子想要去叫醒曾夫子,卻被婆婆攔住了:“你叫醒他,他又會罵你,還是我來吧。”
曾夫子被母親喚醒之後,看到有書信來,便洗了把臉清醒一下,才開啟書信。
看完信,曾夫子打發走那個僕役,便來到講堂。
曾夫子揚了揚手中的書信,道:“三日之後,剛剛到任的陳知縣要到社學裡來視學。”
曾夫子的話音剛落,學童都紛紛露出激動的神色。
在後人看來,知縣並不是多大的官,可在那時候,知縣雖然僅僅是七品,但是許可權很大。所謂“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知縣是皇權在整個縣裡的代言人,絕對的說一不二。
除執掌一縣的刑名錢谷、獄訟、治安、徵收賦稅、徭役外,知縣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教化百姓。作為新到任的知縣,去縣學、書院乃至社學視察是必須做的事情。只是大家沒有想到,新任知縣會到這個小小的社學中來。
知縣到來,自然會考校學生一些問題。若是回答得好,得到知縣的稱贊,不僅僅可以為家族和父母長臉,還能得到許多好處。畢竟科舉考試的第一關縣試,考官就是知縣。若是給知縣留個好印象,就更容易在縣試中取得一個好名次。名次好的話,還有機會進入縣學,得到許許多多實惠。
這些學童的年齡雖小,但是多數都知道其中的利害,一個個摩拳擦掌,甚至做好了被知縣誇贊之後出人頭地的準備。
曾芸芸坐在最後一排,看到前面學童激動的樣子,不由搖了搖頭:知縣是什麼?多數是中過進士的。鑒湖社學這個樣子,這裡的學生想要得到知縣的賞識,實在是太難了。
曾芸芸又看了看身旁的肖平,他倒是不為所動,依然在仔細讀書。在他看來,知縣來視學,並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除了肖平,講堂內還有一個學童比較冷靜,那就是解鑒。不過,他是拼命地壓抑這種激動。當然,他也有緊張。
若是知縣考校學生,曾夫子會選他嗎?如果只是選一個學生的話,他覺得肖平比他的機會要大一點。可是也未必。因為他的年齡比肖平小一些,若是答得好,年齡越小,越容易引起知縣的注意。如果知縣心情好,考校兩個學生的話,曾夫子倒是肯定會選擇他。
可是,知縣這麼忙,會考校兩個學生嗎?想到這裡,他不由有些失落。若是肖平沒來這裡的話,他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人選。想到知縣來了之後,只考校一個學生,而自己沒有選上,他就覺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