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苦繞棺

卯時,也即是早晨五點,太陽初升。

李簡按照往常的習慣起身,他心裡還是有些擔憂陶知緒離魂過有礙。默不作聲去他房間看了眼,見他還好端端地熟睡著,先是心下一鬆,繼而他又發現陶知緒身上陰氣竟然又重了。

他上前檢視,安魂符好好地貼在陶知緒身上。

怎麼回事?

李簡心下憂慮了幾分,莫不是被什麼東西纏上了?可他就住隔壁,常理來說有什麼動靜他是不會錯過的。

李簡想不出個所以然,開了陰陽眼將陶知緒仔仔細細看過,只瞧得出陰氣比昨日還濃鬱。

見陶知緒仍舊睡著,輕聲掩上門尋了個僻靜處做早課。

等他做完早課,李德雲和陶知緒也起來了。

靈堂那邊也開始熱鬧起來,主家兒孫晚輩都一齊來了。

因為今天是救苦日。

救苦是這邊一個傳統民俗了。去世老人的親屬在陰陽先生的指引下,繞著老人棺材轉幾圈,為逝者送行,也是以表哀悼和對逝者的尊重。當然也不是隨便轉,什麼時候轉,轉多久,在哪裡轉,都要由陰陽先生來定奪。

繞棺救苦,自然也是希望透過這樣的儀式為自己逝去的親人解除苦難,願逝者順利到達陰間,得到解脫。

李德雲正和主家商量救苦需要的東西,香燭紙錢祭文出喪棒。

堂屋跪經還是由李簡念經文,陶知緒敲鑼打鼓吹嗩吶。兩人已經是老熟練工了,根本不需要李德雲多說什麼。

救苦一般在晚上,刨開跪經,剩下的時間都是陶知緒可支配的時間。

這種時候,陶知緒就翻開相簿,檢視以前上課時拍的課件。古焉語專業的口語錄音代代相傳,陶知緒以前特地收藏,如今開啟複習,聽著導師清亮的女聲,不由得喟嘆物是人非。

李簡更換快燃盡的香燭,探頭過來瞧了一眼:“怎麼了?忽然看這個。是你的專業書吧?”

兩人離得近了,陶知緒不期然間望進李簡的眼眸,才發覺他的眼珠子是灰黑色的。

尋常人眼瞳在幼崽時期是黑色,隨著年紀的增長漸漸變化成棕色。

“你的眼睛?”陶知緒想起昨晚兼職時古焉國長老所說,古焉人特有的灰黑色眼眸,心生疑慮。

李簡微微挑眉,那是一個表示疑惑的神情。他半拉身體靠近陶知緒,源源不斷地傳來熱度。明亮的燭火掠過他的臉龐,長長的睫毛垂下一片動人的弧光,灰黑色的眼眸中倒映著陶知緒那張白皙的臉。

陶知緒往常甚少關注一個人的臉,如今和李簡面對面,李簡的臉纖毫畢現,容色生動。

瑞鳳眼、高鼻樑、薄唇......

越山與畫像師勾勒出的敖紀有六七分相似,眼睛的瞳色卻不是灰黑色。而他面前的李簡眼瞳是灰黑色,樣貌也同敖紀有些相似。

這三人之間是有什麼聯系嗎?

陶知緒心念回轉,面上揚起一個笑:“從前還沒注意過,很漂亮。”

李簡似乎想說什麼,最後只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