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腐朽的大周王朝(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歐陽朔一聲令下,大夏戰爭機器迅速運轉起來。
五月五日,孫臏率部虎賁軍,從東海行省邊境北上,悍然殺進大周魯東行省,揭開了大夏攻滅大周王朝的序幕。
次日,岳飛率領北疆軍,從北疆行省邊境西進,直取大周京都行省腹地。於此同時,左宗棠率領河東軍從河東行省突進,配合北疆軍,東西夾擊。
大夏真正出動的軍隊,就只有這三個集團軍。
剩下的包括駐紮在京師的禁衛軍,東南戰區的豹韜軍以及湘江軍,以及駐紮在西海行省的鷹揚軍,通通按兵不動。
唯有駐紮在遼金行省的鳳翔軍,安排了一個軍團南下,進駐北疆行省。
這麼做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震懾秦、唐、宋三國,三國之中,不管是哪國派兵增援大周,本土就將面臨大夏的入侵。
鷹揚軍監視大秦,豹韜軍監視大唐,湘江軍以及羽林軍監視大宋。
不難看出,大夏安排進攻大周的三個集團軍中,到有兩個隸屬邊防軍系統,但是安排監視三國的,卻是一等一的精銳部隊。
用意再明顯不過了。
如此一來,所謂的四國聯盟,在事實上已經肢解。倘若他們救援大周,本土就保不住;如果不救,大周就保不住。
而一旦大周覆滅,大夏將繼續實施各個擊破戰術。
因此,這是一個死結,不管怎麼變,四國聯盟似乎都難逃覆滅的命運。之所以造成眼下的局面,究其根由,還在於大夏強大的軍事力量。
當然,如果李靖統領的飛熊軍此刻已經攻下吐蕃,計劃就更穩妥了。
說起來,歐陽朔還得感謝蒙古帝國,如果不是蒙古帝國此時徹底陷入波斯戰場,北疆軍跟河東軍可不敢全心投入滅周之戰。
成吉思汗在利用歐陽朔,歐陽朔又何嘗不是在利用成吉思汗。
…………
五月七日,魯東行省,彭城。
作為前西楚都城,彭城既是魯東行省最大的城池,也是行省治所。於此同時,該城池還是大周丹陽軍總部所在地。
說起丹陽軍,也是命途多舛。
該軍先是在大晉戰場折損上萬人,不僅沒得到有效補充,跟著又在帝塵整編御林軍時,被迫抽調走數萬精銳。
到了魯東行省,才從預備役抽調大量新兵,這才補足兵員缺額。
這樣一支實力大損的軍隊,別說跟虎賁軍這樣的虎狼之師對抗,就是比之大夏的邊防軍也比不上。
對於守住魯東行省,丹陽軍實際上的控制人春申君可是一點信心都沒有。
偏偏帝塵下了死命令,讓丹陽軍務必堅守。帝塵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一旦魯東行省陷落,大周就沒有任何緩衝地帶,必死無疑。
彭城緊鄰魯東行省邊境,距離東海行省只有咫尺之遙。
因此,在虎賁軍攻進魯東行省的第二天,雙方就以彭城為支點,沿著漫長的行省邊境,展開一場血腥廝殺。
在過去的一個冬天,大周在兵困民乏的情況下,依然動用軍隊跟大量苦役,加強邊境防禦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