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非洲戰區(謝盟主“待小白長髮及腰”賞)(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夏主動止戈,卻沒人能高興起來。
任誰都知道,等到大夏消化完新加入的兩百萬大軍,就是強勢出擊,發起華夏統一戰爭之時。
光是想想,都讓人膽寒。
時間進入十月,歐陽朔進入空前忙碌狀態。
打下諾大的地盤,接收兩百餘萬大軍,獲得數十位文臣武將的效忠,怎麼安排好這盤大棋,成了歐陽朔心中的頭等大事。
一連幾天,歐陽朔不是召集內閣大臣議事,就是到軍機處或者樞密院開會,或者單獨找大臣商議,忙得腳不著地。
到了十月五日,事情才算稍稍有了眉目。
歐陽朔首先做出安排的,是文官集團,因為大夏此番雖然接受三個王朝歸附,真正增加的也就是三行省之地,安排起來相對簡單。
解除雄霸資政閣大學士之職,正式任命為閩南總督。
閩南行省毗鄰江南行省,歐陽朔將雄霸放到閩南,自然是想觀察一下,在安定下來之後,雄霸是否會在暗中影響江南行省。
這是歐陽朔對雄霸的第一個考驗。
原閩南總督荀彧,調任資政閣,出任資政閣大學士。一同進入資政閣的,還有原蜀漢王朝舊臣,謀士法正。
只不過,法正被任命為資政閣學士。
資政閣陣容本就豪華,現在就強的太過,除掌印大學士張良之外,還有大學士賈詡、龐統以及荀彧,學士陳宮、沮授以及法正。
除張良外,都是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
歐陽朔已經在考慮,如何將資政閣的作用發揮起來,不讓人才閒置。
江南總督一職,由隋朝舊臣高穎出任。另外一位隋朝舊臣蘇威,則出任大晉所在的河東行省總督一職。
大隋雙壁,齊齊獲得重用。
解除主父偃中原總督一職,轉任皖南總督,中原總督由鳳囚凰接任。
中原行省的形勢已經基本穩定下來,再加上隨著朝廷拿下皖南行省,中原行省跟朝廷重新建立起了聯絡。
主父偃作為漢朝舊臣,再留守中原,就有些不合適。
而安排鳳囚凰接任中原總督,可見歐陽朔對鳳囚凰寄予了怎樣的厚望。中原行省乃中原地區中樞之地,治理好中原,鳳囚凰就是大功一件。
除了總督一級的任免,其他官吏任命主要由內閣負責,總的原則就是,讓漢、晉、隋以及蜀四國官吏,包括江南行省官吏,交叉任職,異地任職。
這是一項繁瑣工作,怕是要持續數月之久。
在圈定總督人選之後,歐陽朔就暫且撂下文官這邊之事,專心籌備大夏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輪軍隊整編。
牽涉之廣,讓人目不暇接。
僅是要理清二百二十九萬軍隊的組成,就要費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