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遣多少增援部隊,取決於到底有多少敵人活躍在清朝舊地,增援的人少了,無濟於事,多了又會影響正面戰場。

偏偏多爾袞就是無法確信,襲擊清朝舊地的敵軍數量。

盛京來報,只說敵軍神出鬼沒,一天之內,最多有三座城池遇襲,根本無法統計敵軍數量,保守估計也在五萬人以上。

“而且還是清一色的精銳部隊。”盛京留守官吏信誓旦旦地說。

雖然他們沒見過神武衛,但不妨礙他們將神武衛誇大,否則的話,不就顯得他們無能嗎?!

再說也確實無法統計,並非盲目誇大。

“五萬精銳?”

如果帝塵跟多爾袞在一起,就一定能看破這個謊言。以南方聯軍之實力,尤其是異人軍團,沒可能調派五萬人北上。

可多爾袞無法做出如此判斷。

按常理推斷,要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拿下山海關,全殲山海關八千守軍,還要在清朝舊地製造如此大的動靜,五萬精銳並不算多。

“這就麻煩了!”

以敵軍五萬計算,想要奪回山海關,並且深入舊地,擊潰敵軍,保守估計也要安排十五萬大軍出征。

留守燕京的清軍只有五萬,而且還不能全部北上。

也就意味著,至少要抽調十三萬部隊北上,主力戰場就只剩下三十七萬大軍。相比兩路南方聯軍的三十三萬部隊,就不再佔據明顯優勢。

以如此兵力,想要擊潰南方聯軍,簡直就是痴心妄想,多爾袞可不自大,敵對陣營的異人軍團能擊潰多鐸部,定然不凡。

思來想去,多爾袞只能取一個折中之法。

從兩路大軍中,各抽調七萬人北上,匯合留守燕京的四萬部隊,組成一支十八萬的大軍,北上攻打山海關。

以佔絕對數量優勢的浩浩大軍,爭取在一週之內,解決“後花園之患”。

至於主戰場,兩路清軍都暫且停止南下,就地休整,等到北路軍奪回山海關之後,再做打算。

原地堅守的話,多爾袞還是非常自信的。

嚴格來講,多爾袞的佈置並無不妥之處,帝塵得到訊息,心中卻是莫名一顫,生出一絲不安。

帝塵總感覺事情不會這麼簡單。

…………

轉眼之間就過去三天。

十四萬清軍已經摺返燕京,跟留守燕京的四萬部隊匯合之後,北上山海關。順利的話,次日一早就能抵達關口附近。

南明陣營負責鎮守山海關的,正是皇家艦隊,包括一萬五千名火槍手以及一萬兩千名刀盾兵。

協助軍隊防守關卡的,還有百餘門P1型火炮。

以如此防守陣容,即便清軍出動了十八萬人,山海關也能堅守三天以上。由此可見,這一場戰役,歐陽朔將南明陣營的資源簡直利用到極致。

即便如此,按眼下的進展,北上清軍只是完成多爾袞制定的作戰任務的時間,會比預期的一週,要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