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秘文閣的變動(第1/3頁)
章節報錯
五月二十二日,夏宮。
邯鄲城一事被歐陽朔輕輕放下,因為那本就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御書房內,歐陽朔正在跟內閣首輔商議對歐陽修、陸秀夫以及文天祥三位文臣的安排。至於岳飛跟張世傑兩位武將,按例,他們將先在陸軍講武堂進修一個月,再安排到禁衛軍掛職,待下次軍隊整編時再安排合適的崗位。
年前,吏治署安排的年度考評中,有五位郡守的考評只是勉強及格,被歐陽朔列入隨時撤換名單之中。
奈何因為沒有合適的接任者,就一直耽擱下來。
姜尚的意思是,可以安排三人接任郡守之職。歐陽朔想了一下,並未完全採納姜尚的意見,只同意下放陸秀夫跟文天祥兩人。
“歐陽修還是放在朝中吧,正可發揮其在宋朝的影響力。”歐陽朔說道。
姜尚一怔,他卻沒想這麼多,慚愧說道:“王上思慮周祥,老臣慚愧。”
歐陽朔擺了擺手,“閣老以為,將歐陽修放在哪個位置比較合適?此人名氣雖大,卻也難堪大任,需選一個合適崗位。”
這也就是君臣之間的密談,擱外面歐陽朔可不會說的這般直白。
姜尚對朝堂的掌控已經頗為精到,諸般人事瞭然於心,略一想,便開口說道:“老臣斗膽啟奏,可授予歐陽修科教文衛署署長一職。”
歐陽朔略微想了一下,滿意地點了點頭,王朝的科教文衛工作在蘇轍的主持下已經走上正軌,無需再大刀闊斧地革新,正合適歐陽修這位文壇盟主。
姜尚用人確實有一套。
“對蘇轍,又該如何安排?”歐陽朔問。
蘇轍執掌科教文衛署,勞苦功高,自然不能就這樣一腳踢開。倘若將蘇轍下放到地方,按蘇轍從三品的品級,除了總督就都是降級使用。
這就有些犯難。
姜尚卻是早已盤算清楚,回道:“老臣建議將蘇轍調入秘文閣,出任秘文閣學士,雖然品級降了半級,可也算進了中樞,實為明降暗升。”
歐陽朔眼前一亮,姜尚的這個提議很是符合他的心思。
隨著王朝事務日漸繁重,壓在秘文閣學士青衣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雖說秘文閣前後增補了四位秘書郎協助青衣,可依然忙不過來。
調蘇轍進入秘文閣無疑是一步妙棋。
蘇轍在文采上雖不及乃兄大文豪蘇軾,可在政見上很是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務實的舉措,非常適合秘文閣。
有蘇轍協理,青衣就能輕鬆很多。
想了一下,歐陽朔突然問道:“風清月在蜀地行省的表現如何?”
距離風清月協助蜀地總督田文鏡肅清蜀地隱患,已經過去大半年的時間,歐陽朔在想,對風清月的考驗也該告一段落了。
風家這條線,歐陽朔並不想就這麼扯斷了。
姜尚回道:“據蜀地總督田文鏡每月傳來的邸報看,他對風清月還是非常滿意的,字裡行間不吝溢美之詞,前段時間田文鏡還提請朝廷,希望朝廷正式任命風清月為總督衙門屬官。”
“哦?”
歐陽朔還真有些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