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必掉落,隨時更新座標。

蓋亞設定的衛星城令牌掉落機制,將爭奪戰的殘酷體現的淋漓盡致。

伴隨著第二則王城公告,九大王城立即出現九位“幸運兒”,望著突然出現在手裡的衛星城令牌發呆。

可“幸運兒”並非真的幸運,緊隨而來的是殺戮。

殺戮一旦開了頭,就無休無止。

有人剛拿到令牌,就死在敵人劍下;也有人戰戰兢兢地東躲西藏,而最終還是難逃厄運;還有信心十足的,覺得自己是天命所歸,卻不想只是一場夢。

衛星城令牌打一出現,就不斷地在不同的人手裡轉來轉去。這哪裡是什麼寶貝令牌,根本就是催命符,擱誰手裡誰倒黴。

更混賬的是,令牌是不能交易給其他人的,連扔掉不行,就像狗皮膏藥一樣,要麼被插入城主府議事廳,要麼就等到下一位接手。

蓋亞如此設定,一則是防止行會玩傳遞接龍的把戲。令牌座標十分鐘重新整理一次,設計巧妙的話,是有本事直接將令牌一路傳遞到衛星城的。

二則是也防止有什麼混賬傢伙得到令牌之後,不管是出於避禍,還是出於某種陰暗心理,將令牌丟到河裡、臭水溝裡,甚至是扔到懸崖下。

乃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出來的特殊地形,那就成了一場鬧劇了。

最開始令牌還只是在少數人手中轉悠,廝殺也僅限於十幾人,幾十人,最多也不過百。等到令牌落到大中型行會手中,引發的可就是行會之間的大混戰了。廝殺人數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越來越多的玩家,被捲入到這一場廝殺中。

有些人是身不由己,也有些人是主動求戰,更多的還是為行會利益而戰。衛星城實在是太誘人了,以至讓玩家漸漸失去理智。

就算一些中型行會,他們明知道沒實力保住令牌,也不願拱手相讓。

“不博一把,又怎麼知道做不到,說不定就成了呢?”玩家抱著僥倖心理,都不用會長做動員,諸成員一個個主動請戰。

殺戮在蔓延,殺氣在凝聚,漸漸影響玩家的心智。

隨著時間推移,戰場從王城漸漸轉移到郊外,緩緩向衛星城方向移動。

廝殺到後面,一些玩家已是殺紅了眼。

原本玩家之間廝殺的唯一目的,是爭奪衛星城令牌。可到了後面,因為廝殺,憑空結下無數的因果。殺戮的目的,有漸漸擴大化的趨勢。

兄弟被殺,總得去復仇吧?

愛人被殺,那還忍得住嗎?

行會成員被殺,不得找回場子嗎?

各種因果糾纏,剛了結了一樁,又衍生出更多的殺戮因果,無窮無盡。

玩家之間的殺戮慾望,從沒有今天這般旺盛,猶如烈火烹油,越燒越旺,燒掉了玩家的理智跟腦子。

他們眼中只剩下殺戮。

隱藏著每一位玩家心底深處的殺戮慾望,這一頭看不見的惡獸,好像一下就被徹底釋放出來,解除了一切枷鎖,變得肆無忌憚。

也許,這也是遊戲的魅力之一吧。

遊戲中的殺戮是不需要負法律責任的,尤其是在系統任務期間,沒有紅名標註,王城捕快也不會上門找麻煩,不用蹲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