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宗主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炎黃盟】提出的條件確實不簡單,總結起來核心就三條。
其一,【炎黃盟】出征的一應軍費開支由【雲南城邦】買單。
此處指的軍費開支,包括但不限於大軍來回的傳送費用,糧草補給消耗,裝備損耗以及戰爭撫卹等等。
除此之外,戰爭結束之後,【炎黃盟】有權優先自戰俘中挑選兵員,補充到他們的部隊當中,儘可能地避免兵員損失。
帝塵他們的算盤可是打得乒乓響,根本就是不想承擔任何戰損,就能狙擊掉山海城,胃口不是一般的大。
當然,這只是三個條件中最簡單的一條。
其二,【雲南城邦】必須額外支付一筆僱傭費用。
按春申君的說法,“現在就是僱傭傭兵團都還要花錢呢,更何況是我們這樣的正規軍,沒理由免費啊。”
這一次,帝塵等人對春申君的說法,出奇地一致透過。
具體而言,就是需要【雲南城邦】一次性支付三十萬金幣。戰爭結束之後,每年都要支付一筆可觀的費用,最低不得低於二十萬金幣。
怎麼說呢,這個價格不算貴,而且還是“分期付款”。
【炎黃盟】此舉也是在寬慰【雲南城邦】,暗示諸位領主,【炎黃盟】不是做一錘子買賣,他們願意為【雲南城邦】提供長久的軍事庇護。
其三,【雲南城邦】承認【炎黃盟】的“宗主國”地位。
簡單來講,就是【炎黃盟】在攫取宗主權。
宗主權是西方殖民國家概念,指“宗主國”對其“僕從國”的內政及外交擁有若干項的權力。對僕從國享有宗主權的國家即是宗主國,宗主國通常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僕從國的外交權,但僕從國仍保有獨立的自治權力。
嚴格來講,無論是【炎黃盟】還是【雲南城邦】,本身都還是一個鬆散的聯盟,並不具備唯一的“法人代表”。
談宗主權,似乎有些兒戲。
但是帝塵等人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將【雲南城邦】徹底綁在【炎黃盟】的戰車上,供其驅使,用以制衡他們的死敵山海城。
這一點是【雲南城邦】諸位領主最難接受的。
怎麼看,所謂的宗主權都是一種變相的殖民,或者說是藩屬關係,將雙方至於一個極度不平等的地位,有點“喪權辱國”的味道。
秦楓同樣心中不快,卻是更為理智,苦澀說道:“但是我們沒得選擇,不是嗎?”做【炎黃盟】的藩屬,總好過被山海城連根拔起。
諸位領主聽了,一個個沉默不語,神情寂寥。
在荒野,弱者屈服於強者乃是基本法則。就像秦楓說的,沒得選擇,要麼屈服,要麼滅亡。
“跟他們談吧,爭取談出一個好結果來。”
領主們最終授權秦楓,代表【雲南城邦】跟【炎黃盟】做更細緻的談判。方才羅列的三條,不過是一個框架,還有很多細節值得商榷。
“諸位放心,城邦的利益高於一切。如果我在談判中,主動損害了城邦的利益,諸位大可將我驅逐出城邦。”秦楓心中沉甸甸的。
城邦成立至今,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了感情。
再怎麼說,他們都是同一條船上的戰友,跟帝塵等人到底是不一樣的。
************
湘南行省,彩雲城。
嶺南之戰的敗退,讓彩雲之南非常沮喪。隨著戰爭落幕,山海城就像一座大山一般壓在彩雲之南頭頂,讓他窒息。
剛剛結束的城邦聯席會議上,彩雲之南提出的“關於大規模擴編盟軍以應對山海城擴張”的提案,獲得一致透過。
就算如此,彩雲之南也一點都不輕鬆。因為就算是將盟軍擴編至二十五萬,也還擋不住山海城的一個虎賁軍。
“子房,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回來之後,彩雲之南問計於張良,眼中滿是希冀。這種時候能夠教他的,唯有謀聖張良了。
張良對山海城在嶺南戰場展現出來的戰術水平,也是非常震驚。這些天,張良一直在研究相關資料,試圖想出一個破解之法。
現在,張良已是有了大致思路。
“主公,為今之計,只有內外聯手,同時加強內政外交建設,方能贏得先機。”張良也不隱瞞,一一道出他的想法。
所謂內政,不是簡單地指加強彩雲城的建設。畢竟彩雲城的體量擺在那裡,再怎麼建設也不能起決定性的作用。
而且在建設速度上,彩雲城也根本比不上山海城。要知道,山海城可是全球領地建設的教科書以及標準模板。
因此雙方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