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經夫妻結婚多年,都沒有生出孩子,夫妻兩做過檢查,沈經身體有問題,很難有孩子,於是他們決定去領養一個孩子。

他們在孤兒院裡挑中了一個三歲的男孩,也沒別的原因,主要是這個孩子看起來安靜聽話,還很聰明,應該能讓人省心,所以在一系列的手續過後,他們把這個孩子抱回了家,再為他取名“沈遲”。

“遲”這個字彷彿就是印證了沈經夫妻的遺憾,親生孩子遲遲不來,只能把別人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養。

一開始,沈經夫妻把沈遲看成了自己養老的希望,對他還是上心的,吃的穿的都不會少,沈遲的日子不說是孩子裡最好的,但是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可是這種好日子,在沈經夫妻有了親生的兒子後便截止了。

沈遲成了沈家裡的累贅,但沈經自認為是個體面人,他是萬萬不想被人說閒話的,而且沈遲是他辦了一通手續接回家的,想要棄養也不現實。

可是多養一個人,就要多一份花銷。

在這種情況下,沈遲便成了沈家裡最不受待見的人,關上門,沈家裡的髒活累活都是他做,在還沒有案臺高的時候,他已經被逼著學會了做各種家務。

但只要一開啟門,沈經夫妻就是對孩子一視同仁的好父母,在外人眼裡,沈經夫妻都是和和氣氣的人,只是他們的大兒子性格孤僻,不愛與人打交道。

有些人知道沈遲是被沈經夫妻領養的孩子,還總是感嘆沈家夫妻可真是好人,沈遲一個孤兒能夠進這麼好的家庭,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沈家人拿沈遲發洩壓力,在一個孩子的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傷痕。

在沈遲很小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了目標,他會逃出這個家,離得遠遠的,與沈家人再無瓜葛。

所以他是那麼努力的學習,就是為了讓好面子的沈經夫妻沒法讓他輟學。

沈遲還記得,自己從高中的時候就開始利用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打工賺錢,有那麼一次,沈經發現了他存起來的錢,他被抓著狠狠地打了一頓。

沈經生氣的說:“從今天開始你不用去學校了,就去外面工作吧,打工賺的錢都交給家裡,給你弟弟讀書用!”

沈經的妻子在一邊嘀咕,“我就說他一放假怎麼就往外面跑呢,原來是賺錢去了,你找到的這些錢是不是全部啊,會不會還有別的沒找到?”

他們的親生兒子坐在沙發上打遊戲,隨口說了句:“看他做什麼事情都這麼認真的地步,肯定攢了不止這麼點錢吧。”

沈經抽起皮帶,狠狠落下,“說,你還有錢藏在哪裡了!”

接下來的幾天,滿身傷痕的沈遲被關在房間裡,與外界斷了聯絡,他很安靜,就好似已經是個死人,沒有什麼好害怕,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實際上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懼,他害怕再也回不了學校,那麼他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但好在他之前的努力有了回報,高中的老師們來了沈家,話裡話外都是關心他為什麼不去學校上課了,畢竟他是學校裡的尖子生,沒有老師願意放棄他。

沈經不想把事情鬧大,只能又讓沈遲迴了學校。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沈經就斷了沈遲所有的經濟支援,雖說之前沈遲也沒有從沈家裡拿過什麼錢,但沈經好歹不會斷掉他的飯卡,當臉面徹底撕破之後,沈遲想要吃一頓飯都得靠自己。

就連讀大學的學費,也是沈遲在每一個寒暑假裡賺的。

沈遲以為進了離沈家那麼遠的大學後,與沈家的一切就斷了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