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西面林地外。

望著那浩浩蕩蕩行進過的痕跡,,有兩人是攀談著。

“人進去了,把訊息傳出去,各自準備。”宋懌是沉聲道。

他估摸著,邁入林地的倭寇得有一千餘人,倒是也沒傾巢而出。

倭寇還是保留了那麼一絲絲理智。

不過留守營地的大抵只是些傷號罷了。

若是能將這一千餘人吃幹抹淨,餘下那傷的傷,殘的殘,也是沒什麼威脅。

“是。”一旁的蔣瓛沉聲應道。

言罷,便是躬身箭步,腳下用力一蹬,便是上了樹梢,悄然離去。

望著那蔣瓛離去的身影,宋懌心裡不由落寞了下來,隨口嘟囔了聲,“多拖延一陣吧,總會等得到的。”

此時,也就是蔣瓛能替他分分憂,那不靠譜的呂鴻朗是至今未歸。

烏嶽也是領著倭寇直衝入了林地,一時半會也甩不開。

至於劉大同,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已經差遣人給送回城了。

只是希望,呂鴻朗能趕在火勢蔓延前能回來,這般大家的付出也不會白費。

烏嶽已然是盡力拖延了時間,雖說他還有著力氣兜圈子,可馬已是不行。

待宋懌派人接應下烏嶽時,那馬已經是跑到滿蹄是血。

現在倭寇已經入林,最好的結果便是呂鴻朗及時趕到,大火焚燒死倭寇。

若是來不及,便也只能與倭寇兵刃相向,結果不是慘勝便是慘敗。

無論如何,他們的步伐都已是不能夠停止,但凡周旋過久,倭寇定然會生疑。

待引誘倭寇至深處時,便需要一氣呵成,將這火勢燃起,燃料到了,便是推波助燃。

即便沒燃料,也能將倭寇阻隔一番。

本來在寫計劃時,宋懌是做不成此番決定,畢竟,放火燒山,可是牢底坐穿,牽連也是甚多。

不過而今這城外村民流民,皆盡遭倭寇屠盡,宋懌也是沒了心裡負擔。

因果,是迴圈的,這把火,便該讓倭寇來承受。

良久。

外圍的箭手,已然是射下第一批箭矢,大都精準射在了外圍,宋懌是特意安排了藍家軍在外。

射術相較於錦衣衛都是更甚。

不過,倒是雷聲大雨點小,沒大多動靜,略微掀起點點火光。

目的只是為了釋放訊號,將訊息傳到林地深處,示意裡層同倭寇周旋的那批錦衣衛,可以開始撤離。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