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的喊殺聲在南方山脈中響起,華野甚至都沒有去聽那些聲音,兵馬向前追擊時他這個主將的眼睛始終盯著南方的山腳。

就在山腳下的密林突然驚起大片飛鳥,滾滾煙塵透過樹林升起時,他便已經勒住韁繩,向左右傳令道:“迂迴,迂迴,南邊有大批敵人!”

這是真的生死一線,對他們這種規模的兵馬來說,一旦越界,便多半要完。

如果是像他們的敵人一般還停留在黃巾之亂時漢軍水平的兵員素質,離潼關的安全距離便只有九千步,超過九千步便是接戰時潼關大軍齊出也很難救下他們的性命。

而對他們來說,這個距離便可以遠一些,但也不能過分。

哪怕是統領著兩千涼王具裝騎,兩千重卒一千輕卒的華野,也不敢在這個安全距離上太過狂妄。

即便具裝鐵騎再強悍,但他們也只是人不是神,甚至具裝鐵騎與重步卒也有自己的缺點……在這樣的戰場上長途奔行就等於死亡。

一旦人困馬乏,等待他們的宿命便必將是死亡。

不過還好!

華野暗自攥緊了拳頭,終究還是將敵軍引誘出來了!

南面的山林中此刻突出大隊兵馬,大體上能夠看出是兩陣兵馬,一支在東、一支在西,相隔著近五里距離,剛好在華野的騎兵置於中間,左右包抄上來。

華野鐵胄中的眉頭一皺,這個時機與兵馬部署就能體現出敵軍將領的能力……是個高手!

兩支兵馬衝出密林的位置不可謂不刁鑽!左路那股兵馬直指北岸快速行進,目的便是阻斷他向西撤退的後路,而東邊右路的兵馬才是真正的殺手鐧,正衝著他的部署衝鋒而來。

這是無論如何都不想讓自己回到潼關的意思啊!

“來得好!”華野輕喝一聲,轉頭高呼道:“步卒三陣分散,將重弩護在中間,阻擊敵軍,鐵騎兵跟我來,衝碎敵軍陣線!”

華氏父子的兵馬中有不少涼州本土的羌人和幷州塞北的胡人,他們都是天生的騎手!隨著華野高呼,口中紛紛打著奇怪呼哨的異族鐵騎兵追隨主將呼嘯而出!

華野的目標,便是西邊阻路的那數千穿戴全套洛陽少府造漢軍甲冑的兵馬最堅固的陣線。

正面突破!

涼國的重甲鐵騎早在十年前便不再畏懼手持長矛的步兵陣線,而如今的具裝鐵騎更勝一籌,在華野的率領下甚至要正面突破成群結隊的步兵陣線!

漢帝國的正規軍裝備,一直以來便是專門為對抗騎兵而設定的。

無論是用來斬馬腿、切碎青銅甲冑的環首刀,還是超過一丈的步矛、鐵戈戰戟,統統都是為了對抗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

如果這個世界的戰場上只有步卒,那人人都只需要持一柄短劍,就能達到殺敵效率的目的,何必還需要弄出這麼多可怕的兵器呢?

山崗之上的張遼穩操勝券的臉上帶著狂熱,甚至鼻息都早已粗重地好似牛喘,只要這兩路兵馬將這支涼國‘最精銳的鐵騎兵’包圍,就算付出超過六千的傷亡也值得了!

那扇緊閉的潼關城門,也要開了吧?

整個戰場的關注點都在曠野上那超過萬人廝殺的戰場,而張遼在此前便已經派出將近五千敢死步卒,向著潼關最南端的城牆摸了過去,依靠著叢林的掩護,他們很有可能在潼關城門洞開,守兵營救將軍時成功爬上城牆……到時候即便數萬守軍出城,在這塊曠野上難道會是朝廷兵馬的對手?

曹丞相的部署可不僅僅只有自己這三萬人馬,不過五十里的位置,夏侯兄弟、于禁也統領著大隊人馬等待著這邊的訊號,只要潼關一下,這場戰爭朝廷便勝了!

突然,張遼狂熱的臉上一僵,眼睛瞪大了看著戰場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他看到了什麼?

那不足三千之數的騎兵竟要從正面向著五千之陣的步卒衝鋒?

難道華雄瘋了嗎?

那是重重疊疊的五千柄丈五長矛,即便涼國騎兵兇猛如虎,難道就不怕死嗎?

這是多麼的愚蠢!

但張遼沒有嘲笑,他只是靜靜地將自己的兜鍪拆了下來夾在腋下,用悲憫的目光看著那支奮勇衝鋒的騎兵。

面對重重槍陣而不畏,哪怕他們像這樣用好似送死的戰法衝向堅固的步卒陣型,張遼也不會去嘲笑他們,決然赴死,是一名武人最大的美德。

張遼認為自己找到涼國在馬越的帶領下縱橫決蕩的原因了……這是一支直面生死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