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越感受到了天下大勢正在發生著變化。

各地太守、牧守、王侯,無論懷揣著輔漢還是亂漢的心,做出的事情卻都導致了幾乎同樣的結果。

皇權,在一步步地削弱。

藩鎮,權力越來越大以趨於獨立。

黃巾時期,皇帝下詔給了各地太守、刺史、豪族領兵的權力。隨後劉焉的州牧進言使朝廷再一次將治政權力下放個地方。一次次的紛爭中以馬越為首的傑出武士得到了開府的權力,隨後是袁紹……這些人如今只要沒死,都成了鎮守州郡的大諸侯。

對待格局,皇帝對待東南西北四個諸侯是截然不同的做法。宗室劉焉的益州割據,朝廷不管不問。荊揚孫堅的侵略如火,朝廷同樣放出兵馬與之對搏。侵吞幽冀的公孫瓚,更是派出大軍征討……但盤踞在西北的馬越,小皇帝的態度很是曖昧。

不徵,不討,卻也不親近,一份封國詔書禁錮馬越生生世世子子孫孫不得入關東一步。

何為關東?潼關以東。

現在的涼國是大漢境內最大的封國,所有諸侯王加在一起領地都比不上他。但如果馬姓子孫入潼關,便形同叛逆,天下共擊。

馬越知道,在他默不作聲的日子裡,天下已經翻開新的篇章,昭示著一個全新的時代大步而來。

這不是馬越時代,也不是袁紹時代。

是爭霸時代!

……

董卓走了,帶著他驍勇無比的幷州飛熊與七位侍妾離開,留下了正妻與兒子董鈍與三名奶母十幾個護衛。

馬越對董卓是一點兒脾氣沒有的,他與董卓是朋友,數次危難相互扶持就不說了,甚至於他們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從而構成兩個諸侯本應沒有主從,卻以涼國為主幷州為輔的勢力聯盟。

歸結原因,便是董卓不想做這個首領。

這個結果令馬越都感到意外,他可是董卓誒,居然不向往權力?尤其是號令他馬越的權力?只要管住他一個人,那可就意味著管住了整個涼州乃至大漢西北啊,另一個時空禍亂天下的董卓會不動心?

男人的美德有許多,不貪財不好色,勇敢堅韌等等等等,除了不夠大度,一一都能在馬越身上體現。

男人的缺點也有許多,除了仗義與氣概,基本上也都能在董卓身上一一體現。

董卓說拼了一輩子,他要享受了。

潼關有兵馬駐紮,什麼事情都不用管了,他幾乎已經可以完全實現自己年輕時的宏願……什麼都不用做,享樂就好。

當然,在董卓享受的前進道路上,還有一個最大的絆腳石,涼國需要有他的主事人,馬越一直享受,那他肩上的責任便要更重,所以董卓不喜歡。董卓這一番來訪,對馬越而言便是他態度的表示了。

妻兒交給你了,涼國大事還得你來,天塌下來你也不能藏起來。兄弟我去享受了……媽的,馬越真擔心這個滑頭會不會在幷州建起個酒池肉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