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左右馳射(第1/2頁)
章節報錯
河南尹地界上,李傕與撤退下來的六百兄弟聚集在此,郡治不讓他們入城,只得流竄在山野之間,食不果腹。
屠格胡、南匈奴的戰士作戰兇猛是無話可說,順風戰捨我其誰,一旦出現敗績……許多人連語言都不通,一個漢人軍官未必能保全十個下屬,更別說數千人之巨的軍隊了。
當馬越督著五千有餘的大軍抵達河南尹時,派出探馬尋找李傕的殘餘,在河南尹城上便見到了有生之年最慘的涼州軍。
丟盔棄甲都是輕的。
一番洗涮,李傕穿著一身布袍低著頭走出治所,敗軍之將耷拉著腦袋,沒了一點從前的銳氣。
“李兄不必如此,眼下賊軍的局勢如何,可有攻城奪縣?”
馬越擺手讓李傕坐下,大堂上雙方將領都不少,馬越這邊各個威武銳氣,董卓那邊則只有華雄一臉傲氣,其餘如李傕、樊稠等人皆如霜打了的茄子。將是軍中膽,若連大將都被人打得服了氣,那士卒哪裡還會效死力作戰?
軍心不可用!
馬越有些煩躁地搖了搖頭,說道:“諸位兄長不必如此喪氣,事發突然,以有心算無心一場敗績無傷大雅,我記得仲兄曾雲軒轅關內駐紮三千有餘,如今只有這六百了嗎?”
兩天時間,同等兵力幾番廝殺五去其四,這孫堅簡直是殺戮的鬼神。
“應該不止,今日駐紮河南尹屬下已差遣人手散佈各地收攏兵馬,應當還能收攏五百之數。”李傕拱手說道:“斥候也都陸續回報訊息,據屬下所知其軍駐停與侯氏與偃師,不再西進。”
李傕起身走了兩步,地上鋪著司隸地圖,他趴在洛陽以東的地方說道:“將軍請看,偃師、侯氏、軒轅關自北向南連成一線,其間隔不過十餘里。並且眼下叛賊搭出深溝高壘,一副要據高城以死守的模樣,但三地均無何緊要。”
“因此。”李傕抬著頭言之鑿鑿地說道:“屬下斷定孫堅必有援軍,他在拖延時間!”
“不好說,孫堅此人深諳兵法虛實之道,也許讓我們看到的都是假象。”馬越皺著眉頭思考之際,關羽出言問道:“李軍侯,可探明敵軍補給輜重自何處運發?”
“嗯,業已探明。”李傕指著地圖說道:“從南向北,自軒轅關發出,但輜重數量不大,無力支撐五千兵力以上……”
“從南向北就對了!”馬越一拍手掌說道:“南陽還有個袁術呢,而前番撤退至軒轅關的王匡鮑信等人還不見蹤影,恐怕他們已經合兵一處,如此說來,孫堅應當是真打算死守偃師侯氏三城,李兄,且將斥候灑出三十里,盯緊了南邊的太谷關,全軍造飯,一個時辰後拔營東進。”
人過一百,形形**。人過一千,扯地連天。
五千有餘的兵馬一啟,浩浩蕩蕩鋪開一立有餘,有過長途行軍的西園部軍容嚴整,關羽在前徐晃在後,左甘寧右華雄,馬越與趙瑾鎮守中軍各領千人,向著侯氏鄔緩慢前行。
孫堅不著急,馬越也不能讓自己著急。
軒轅關為八關之一,易守難攻,何況容易被前後夾擊,不在攻取範圍之內。
偃師城亦高牆壁壘,難以攻破,眼下最容易進攻的就是侯氏鄔。
只是馬越想不清楚,為何孫堅會分兵雙城,即便是犄角向望,終歸他的兵力是少的,全軍不敵馬越的軍勢,卻仍舊分兵……這裡面是一定有問題的。
可以說,孫堅是在引誘馬越前去攻打他。
“將軍,將軍,喝…喝…”探馬上的騎兵垮褲被馬背磨破,勒馬在馬越身前便摔落馬下,手指著南方喘著粗氣說道:“太,太谷關,袁術的兵馬打出旌旗,四五千人,馬千騎,正面北而上,急行軍!”
袁術,還是蹦出來了!馬越環顧左右,這裡不是適合設伏的地方,急忙下令甘寧與華雄率部急行撤退至方才經過的山崗之間東西設伏,自己則率三軍北上,放出探馬十里。
時刻監視著袁術軍的動向。
無怪袁術日後能夠成為一方諸侯,單是這執掌南陽一月便聚起五千兵勢,其中還有千匹駿馬,也是有大才在身的人。
可惜這人總跟自己結仇。